临川区一晚(中稻)杂交稻直播不同用种量试验初报*

2016-10-17 09:39付长松华育坚吴长茂王冠东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种量抚州抚州市

付长松,华育坚,吴长茂,王冠东,吴 昊

(1.江西省抚州市农业局,抚州 344000;2.江西省抚州市农科所,抚州 344000;3.江西省临川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抚州 344100)

临川区一晚(中稻)杂交稻直播不同用种量试验初报*

付长松1,华育坚2,吴长茂3,王冠东1,吴 昊2

(1.江西省抚州市农业局,抚州 344000;2.江西省抚州市农科所,抚州 344000;3.江西省临川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抚州 34410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一晚(中稻)杂交稻直播不同用种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用种量范围内,随着用种量的增加,基本苗、有效穗随之增加,产量增加。当达到一定用种量时,用种量增加产量反而会下降,一晚(中稻)杂交稻直播以1.75 kg/667 m2最佳。

一晚(中稻)杂交稻 直播 用种量 产量

近几年来,随着规模化种植程度的提高及农村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种粮大户越来越偏向轻简栽培,如抚州市临川区2015年6.67 hm2以上种粮大户近700户,水稻播种面积达1.33万hm2,占全区的16%。水稻直播具有省工、省力、省成本,增产、增效的优点,深受广大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欢迎,目前在各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探索一晚(中稻)直播不同用种量对产量的影响,研究不同用种量与产量的关系,2015年进行了一晚(中稻)杂交稻直播不同用种量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试验安排在临川区腾桥镇皇溪村进行,土壤质地为壤土,土壤肥力中上,肥力均匀,排灌便利。参试品种为北京金色农华科技股份责任有限公司的荣优华占。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每667 m2用种量:处理1为1 kg,处理2为1.25 kg,处理3为1.5 kg,处理4为1.75 kg,处理5为2 kg。重复1次,小区面积为66.7 m2,随机排列,四周设保护行,小区间用50 cm隔行分隔开。

1.3 试验方法与测定内容

(1)整田作畦。5月19日,稻田泥糊不烂,面平,无杂草。

(2)种子处理。播前翻晒,清选,5月20日早上用500倍强氯精液浸种12 h,起水,待种子破胸即播种。

(3)播种。5月21日,整田后待水田糊泥沉实后播种,按畦称种,来回重复匀播。

(4)施肥。5月20日,基肥每667 m2用45%复合肥25 kg,46.4%的二化尿素5 kg,磷肥30 kg;6月9日,追肥尿素5 kg,氯化钾5 kg;8月15日,尿素3 kg,氯化钾5 kg。

(5)化学除草。5月9日,每667 m2用50%杀草丹250 ml,兑水50 kg喷雾除杂草1次;5月23日,每667 m2用30%的扫弗特100 ml,兑水30 kg喷雾;6月6日,每667 m2用25%二氯苄40 g,兑水30 kg喷雾。使用除草剂后,保持水分呈饱和状态,24 h后可复水。

(6)防病灭虫。一晚(中稻)直播早生快发,前期生长较旺,要特别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稻飞虱。其它措施和一般中稻田相似。

(7)测定内容。9月24日收割,按小区单割、单打、单晒,计算实际产量。记载其生育期、有效穗、成穗率。成熟期在各小区随机取1.44 m2作为有效穗计算的依据。然后在小区内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水稻植株10丛,作考种材料。计算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用种量对产量的影响(表1)

5个处理的实际产量,以处理4产量最高,达578 kg/667 m2,比处理1增产17.72%,增产显著,分别比处理2、处理3增产9.68%、5.09%,增产较明显,比处理5增产4.52%,差异不大。表明中稻直播用种量以2 kg/667 m2最佳,其次是2 kg/667 m2、1.5 kg/667 m2。

2.2 不同用种量对穗粒结构的影响

由表1可知,各处理达到高产群体结构时的最高苗数随着用种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为处理5,达36.1万穗/667 m2,比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分别增72.87%、40.09%、28.97%、13.8%。有效穗随着用种量的增加而增多,最高为处理5的24.5万穗,比处理1、处理2、处理3分别增36.42%、22.10%、8.87%,其次为处理4的23.8万穗/667 m2,比处理1、处理2、处理3分别增32.10%、18.23%、5.4%,增幅明显,而处理4、处理5的667 m2有效穗差异较小。成穗率随着用种量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每穗实粒数随着用种量的增加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但处理3、处理4、处理5的差异不大。结实率和千粒重,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这表明一晚(中稻)直播随着用种量的增加,有效穗随着增多,而每穗粒数则随着用种量的增加而有所下降。因此,大田生产技术上要找到最佳用种量。争穗是关键,大穗是选择。

表1 各处理的穗粒结构

表2 各处理的全生育期

2.3 不同用种量对生育期的影响(表2)

由表2可知,生育期随着用种量的增加逐渐缩短。以处理1的生育期最长,达127 d,比处理2长1 d,比处理3、处理4长2 d,比处理5长3 d。

3 小结与讨论

由试验可知,一晚(中稻)杂交稻直播,在一定的用种量范围内,随着用种量的增加,产量增加;当超出一定种量时,用种量的增加产量反而会下降。表明亩用种量为1.75 kg最宜。增加用种量是通过增加基本苗和有效穗来提高单产水平,由于基本苗增加,每穗粒数有所减少,田间荫蔽加大,纹枯病危害加重。因此必须加强田管,适当增施穗肥,保持茎杆健壮,适时提早晒田控苗,提高成穗率,搞好纹枯病和稻飞虱的防治,防止倒伏。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资助和江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资助

猜你喜欢
种量抚州抚州市
油菜机械离心式集排器排种量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Task 10
尧曦燕作品
箭舌豌豆不同品种及用种量对土壤培肥效果初探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鼓浪屿
2018年“茶香中国”首届全国采茶戏汇演研讨会在抚州召开
江西省高速公路抚州管理处通信系统改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