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研发支出900强企业分布以及中国企业的地位
——基于欧盟全球研发排行榜的分析

2016-10-17 05:11金莉洪震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排行榜制药强度

金莉,洪震

(1.阳光学院人文社科系,福建福州350015,2.阳光学院财会金融系,福建福州350015)

全球研发支出900强企业分布以及中国企业的地位
——基于欧盟全球研发排行榜的分析

金莉1,洪震2

(1.阳光学院人文社科系,福建福州350015,2.阳光学院财会金融系,福建福州350015)

对2004年以来欧盟技术创新中心发布的全球研发排行榜10年数据以及中国企业研发状况的分析发现,企业研发支出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每年的增长率并不均衡,行业间的差异很大,且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不同,汽车及零部件、航天和国防等行业的研发支出保持稳定,IT、制药等行业的研发投资高速增长。中国企业10年来上榜企业数从2004年的3家增长到2013年的40家,平均研发强度从2004年的0.66%增长到2013年的1.36%,但与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地位还很不相称。

研发支出;世界研发排行榜900强;中国企业;欧盟技术创新中心;研发强度

从2004年起,欧盟技术创新中心每年均公布全球范围内研发投入最多的公司排行榜,公布其在研发支出、销售、利润和雇员等方面的数据,形成了排行榜的分析报告,成为了全球技术创新的一份重要资料。由于2004年公布的数据仅包含900家企业,为了保持可比性,笔者选取了2004—2013年全球研发支出最多的900家企业作为分析依据,研究研发支出在国别、行业间的发展趋势。

2004—2013年全球研发支出排名前900名公司的总投入如表1所示。从总体上看近十年来全球研发投资额最大的900家企业的总支出呈上升趋势,投资总额从2004年的30亿欧元增长到2013年的47亿欧元,但每年的增长率并不均衡,2005年增长率高达97%,而2007年、2010年和2013年却出现了负增长,尤其是2007年和2010年,研发投资分别比2006年和2009年下降17.43%和34.44%。从平均研发强度看,近十年来研发强度(研发投资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十年的平均值为3.608%,研发强度最高的为2006年,研发强度为3.92%;最低的是2011年,研发强度为3.43%。

表1 2004—2013年全球研发支出前900名公司研发投资总体状况

一、2004—2013年Top900研发支出的行业、国家(地区)分布和资金分布

2004年研发支出前900名公司的主要10个行业和国家分布的比例如表2、表3所示。2004年研发支出总额前10位的行业分别是汽车及零部件、IT硬件、生物和制药、电子信息、软件和计算机服务、航天和国防、化工、工程和机械、健康和电信服务。其中汽车及零部件、IT硬件及生物和制药三个行业研发支出占上榜企业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9.02%、18.67%和18.14%,三个行业研发支出总额占上榜企业总额的比例高达55.8%。从平均研发强度上看,生物和制药、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分别为15.31%和10.69%。从国别上看,美国、日本和德国上榜企业的数量分别是382家、193家和59家,占比分别是42.44%、21.44%和6.56%;从研发强度上看,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研发强度分别是4.54%、3.98%和4.17%,而荷兰、瑞士和丹麦这三个国家上榜公司的平均研发强度最高,分别为7.05%、6.52%和4.41%,而中国仅有3家公司的研发投入进入前900家,平均研发强度仅为0.66%。

表2 2004年全球研发排行榜前900家公司的行业分布

表3 2004年全球研发排行榜前900家公司的国家(地区)分布

到了2009年,由于行业划分的变更,此时进入前900的公司的十大行业分别是制药、汽车及零部件、电信设备、半导体、软件、化工、电子设备、航空和国防、计算机硬件和休闲用品。制药、汽车及零部件和电信设备这三个行业的公司研发支出总额占上榜企业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93%、9.36%和3.58%。行业的集中度较2004年有明显的下降。从平均研发强度看,有四个行业的研发强度超过10%,分别是半导体、制药、软件和电信设备,研发强度分别为16.96%、15.61%、14.57%和12.80%。从国别看,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国家仍然是上榜企业最多的国家,这三个国家上榜公司占全部上榜公司的比例达到了61.89%。但美国的上榜公司从382家降到294家,德国从59家上升至75家。从上榜公司最多的10个国家的平均研发强度看,瑞士、荷兰和美国的平均研发强度最高,分别是7.17%、5.00%和4.93%。此时中国已经有16家公司上榜,排名第9,但这16家公司的研发强度仅有1.21%(见表4、表5)。

表4 2009年全球研发排行榜前900家公司的行业分布

表5 2009年全球研发排行榜前900家公司的国家(地区)分布

进入2013年,由于行业的重新划分,此时进入排行前900家公司行业又有一定的变化,上榜公司数最多的十个行业分别是生物和制药、技术硬件和设备、汽车及零部件、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电子和电器设备、工业工程、航天和国防、化工、一般工业和休闲用品。其中生物和制药、技术硬件和设备、汽车及零部件这三个行业上榜公司数占比分别是19.06%、16.89%和14.63%,三者总比例为50.58%。从平均研发强度上看,生物和制药、软件和计算机服务、技术硬件和设备、休闲用品四个行业公司的平均研发强度在5%以上,分别是14.74%、11.35%、7.72%和8.13%。从国别上看,上榜公司数最多的三个国家仍然是美国、日本和德国,但上榜公司数较2009年均有一定的下降,尤其是日本从2009年188家下降到2013年的152家,减少了36家。从上榜公司最多的10个国家的平均研发强度看,瑞士、瑞典和美国的平均研发强度最高,分别是7.39%、5.44%和5.22%。中国公司进入排名前900家的公司数大幅度增加,从2009年的16家增加到40家,平均研发强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从2009年的1.21%上升到1.36%(见表6、表7)。

表6 2013年全球研发排行榜前900家公司的行业分布

二、中国大陆企业的情况

表7 2013年全球研发排行榜前900家公司的国家(地区)分布

2004年中国仅有3家企业进入全球研发投资排行900强,分别是中国石油、中兴通讯和中国石化。近十年来上榜公司数呈现大幅增长,从2004年的3家增加至2013年的40家。从2013年的数据看,虽然有40家公司进入研发投资排行前900家,但也仅占上榜公司数的4.44%,在全球排行第六,这与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地位是极其不相称的。从最高排名看,2004—2008年在排行榜中排名最高的公司均为中国石油,最高排名从202名上升至108名;从2009年开始华为就取代中国石油成为研发排行最高的公司,排名从70名上升至26名(见表8)。

表8 2004年中国进入全球研发900强的公司

从2013年上榜企业的行业分布看,40家上榜的公司分布于汽车及零部件、建筑建材、工业工程、技术硬件和设备、油气生产等13个行业。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建筑建材、工业工程三个行业分别有8家、7家、7家企业上榜,占中国上榜公司总数的55%。从研发强度看,中国上榜公司的平均研发强度均低于排行榜中行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例如上榜的8家汽车及零部件公司的平均研发强度仅为1.83%,而上榜的同行业公司的平均研发强度为4.38%(见表9)。

从2004—2013年中国上榜公司的数据看,上榜的公司集中于汽车及零部件、建筑建材、工业工程等传统经济领域,而生物制药、软件、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公司还仅有华为、中兴通讯等少量企业,说明近十年来我国企业正在重视研发活动,但由于国内各方面环境和条件的制约,我国企业整体研发强度与世界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经济体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正是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实现制造业2025规划中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表9 2013年中国大陆上榜公司行业分布

[1]Economics of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The 2013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R/OL]. http://iri.jrc.ec.europa.eu/scoreboard13.html.

[2]Economics of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The 2012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R/OL]. http://iri.jrc.ec.europa.eu/scoreboard12.html.

[3]Economics of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The 2011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R/OL]. http://iri.jrc.ec.europa.eu/scoreboard11.html.

[4]Economics of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The 2010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R/OL]. http://iri.jrc.ec.europa.eu/scoreboard10.html.

[5]Economics of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The 2009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R/OL]. http://iri.jrc.ec.europa.eu/scoreboard09.html.

[6]Economics of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The 2008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R/OL]. http://iri.jrc.ec.europa.eu/scoreboard08.html.

[7]Economics of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The 2007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R/OL]. http://iri.jrc.ec.europa.eu/scoreboard07.html.

[8]Economics of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The 2006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R/OL]. http://iri.jrc.ec.europa.eu/scoreboard06.html.

[9]Economics of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The 2005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R/OL]. http://iri.jrc.ec.europa.eu/scoreboard05.html.

[10]Economics of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The 2004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R/OL]. http://iri.jrc.ec.europa.eu/scoreboard04.html.

责任编辑、校对:武玲玲

Distribution of World Top 900 Enterprises with R&D Expenditure and the Status of Chinese Enterprises——An Analysis on EU G lobal Industrial R&D Ranking

Jin Li1,Hong Zhen2
(1.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Yango College,Fuzhou 350015,China;2.Department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Yango College,Fuzhou 350015,China)

s:The paper analyzes 10 years'data of global R&D ranking form EU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since 2004 and the R&D status of Chinese enterprises.The study shows that business R&D expenditure is on the rise in general but with imbalanced annual growth rate and great industry differences.The number of listed Chinese enterprises increased from 3 to 40 and the average R&D intensity from 0.66%to 1.36%,which still does not fit with the GDP of China.

R&D expenditure,World R&D rank top 900,Chinese enterprises,EU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R&D intensity

F414

A

1673-1573(2016)01-0062-04

2015-11-13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市场化进程,政治关联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2014C124)阶段性成果之一

金莉(1980-),女,辽宁昌图人,阳光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商业伦理;洪震(1979-),男,福建福清人,阳光学院财会金融系副教授,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为公司财务。

猜你喜欢
排行榜制药强度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排行榜
排行榜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排行榜
皮尔法伯制药(中国)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地埋管绝热措施下的换热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