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山1号”白榆选育研究

2016-10-17 08:34王连洲赵思思纪清巨梁海永刘泽勇
河北林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沧州胸径河北

王连洲,赵思思,纪清巨,梁海永,刘泽勇

(1.盐山县农林局,河北盐山 061300;2.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 071000;

3.沧州市林业局,河北沧州 061000;4.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 050061)

“盐山1号”白榆选育研究

王连洲1,赵思思2,纪清巨3,梁海永2,刘泽勇4

(1.盐山县农林局,河北盐山 061300;2.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 071000;

3.沧州市林业局,河北沧州 061000;4.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 050061)

“盐山1号”是盐山县国家抗盐碱树种良种基地与河北农业大学从基地榆树种质圃中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为了更好的研究“盐山1号”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沧州盐山县和保定进行了多年的品种对比试验及区域试种。结果表明:“盐山1号”能够较好地适应该地区环境条件,表现为生长较快、树形姿态美观、叶片宽阔;可作为园林观赏树种、水土保持树种的多用途白榆品种。

白榆;无性系;品种选育;盐山1号

在我国榆属树种非常丰富,遍及全国,共有20余种。如北方有白榆、黑榆、大果榆、青榆等[1-3]。榆树喜光,耐旱,耐盐碱,适应性强,木材坚韧,,是优良速生的用材树种和干旱地区、盐碱地造林的优良树种。我国一直将榆树育种目标重点放在提高速生性、缩短培育周期、改进干型遗传品质、提高抗虫能力、增强适应性等方面,也先后培育出一些优良的无性系[4-5]。“盐山1号”是白榆的一个优良品系,叶片大,生长迅速。单叶叶长10~18cm,宽5~8cm,近卵圆形。其干形、冠形、枝叶与普通白榆有较大不同,树冠枝条粗壮稀疏,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该品种抗病虫、烟尘、耐盐碱的能力较强,是较好的观赏乔木品种之一。为了更好的研究“盐山1号”白榆在不同地区的适应能力、生长的表现,栽植于河北盐山县、衡水深县、河北保定市南市区等不同地区,为该品种进一步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方法

“盐山1号”等6个白榆无性系,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国家耐盐碱树种良种繁育基地、衡水深州市北四王村、保定市河北农业大学实验苗圃建立了无性系对比试验林。无性系盐榆1~5号及盐山1号白榆为嫁接繁育,普通白榆为对照。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6个无性系,设4次重复,每小区5株。

1.2 试验地概况

盐山县抗盐碱树种良种繁育基地位于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盐山镇大韩庄,地处河北东部平原地区。沧州地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均日照时数2638.5h,多年平均无霜期约为195d,≥10℃积温4314.6℃,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4.3mm。土壤主要有沙壤质潮土、区域沉积环境中长期形成的盐碱土壤,土壤耕层土壤pH值5~8.6,有机质含量0.465%~ 1.220%。属轻度、中度盐碱地适合耐盐树种的选育。

保定市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区,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明显,大陆季风气候显著。年平均气温12.5℃,年极端高温43.2℃(1961年6月12日),年极端低温-23.4℃(1985年12月8日)。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5℃,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6.4℃。年平均降水量494mm,年最大降水量为1007.1mm(1963年)。7~8月份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的56.2%。年日照时数2711.4h,日照率61.2%。无霜期190d。

深州市位于北纬38°,东经115°,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区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特点显著,光势资源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均气温13.4℃,最高气温为42.7℃,最低气温为1985年的-21.9℃。昼夜温差较大,年降水量480.7mm,主要集中在7、8月份。地处滹沱河故道,属黑龙港流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以壤质潮土为主,占总面积的86.2%。土壤为弱碱性,pH值7.8,质地适中,土壤肥沃,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1.12%。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山1号”在沧州盐山的物候观察

白榆属于寒带、暖温带及北亚热带的阔叶林类型,耐寒冷,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也能生长。通过以上的气象资料显示沧州盐山县的气候比较适宜榆树的生长,但不同的无性系会对气候产生不同的反应,2010年对各无性系的物候期观察和初步的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结果见表1。

表1 榆树不同无性系物候期观测记录

由表1可以看出:各无性系间的物候期差异不大,盐榆1号、盐榆2号、盐榆3号的萌芽期、展叶期较早,封顶期、落叶期比较晚,而普通白榆CK、盐榆5号、盐山1号相对萌芽、展叶较晚,封顶期、落叶期较早,盐榆1号、盐榆2号、盐榆3号比对照生长期长17~19d。

2.2 “盐山1号”在盐山的生长表现

各无性系于2008年3月份选择生长一致的幼树,栽植到试验地并于2m截干,2010~2013年春季发芽前分别调查试验林生长状况。栽培条件为粗放,立地条件为一般林业用地,但均表现出了较好的生长状况,各无性系苗木生长状况见表2。

表2 白榆各无性系在盐山县的生长表现

由表2可以看出:各无性系在2010年树高最高为盐榆1号,平均树高达到6.47m,最低普通白榆,平均值达到4.33m,2010年胸径最大值为盐榆1号,达到7.64cm,最小值为普通白榆,平均值达到4.22cm,2011年树高最大值为盐榆1号,达到7.35m,最小值为普通白榆,达到4.89m,2011年胸径最大的仍为盐榆1号,达到9.16cm,最低为普通白榆(CK),为5.32cm。2013年树高最大值为盐榆3号,达到8.5m,最小值为普通白榆,达到5.96m,2013年胸径最高为盐榆1号,达到10.25cm,最低普通白榆,为6.73cm。另外在2012年调查了通直度,通直度最好的是盐榆5号为0.29,最差是盐榆2号为1.6。综合4a的生长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各无性系中盐榆1号生长量表现最好,无论是树高、还是胸径,都明显优于其它无性系,这与观测的结果是一致的。“盐山1号”的生长表现良好,树干通直,干形好,表皮红色且光滑,生长迅速,枝条粗壮,树形美观。

2.3 “盐山1号”在保定的生长表现

各无性系在2012年“盐山1号”树高最高,平均树高达到4.01m,最低为普通白榆CK,平均值达到2.45m,2012年地径最大值为盐榆1号,达到2.58cm,最小为普通白榆CK,平均值达到1.62cm,2013年树高最大为盐榆1号,达到4.55m,最小为普通白榆CK,达到3.25m(表3),2013年胸径最高为盐榆1号,达到5.65cm,最低为普通白榆CK,为3.53cm。综合2a的生长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各无性系中盐榆1号生长表现最好,无论是树高、胸径还是地径都优于其它无性系。“盐山1号”生长表现中等,但叶形最大,枝条粗壮分枝少。

表3 白榆各无性系在保定的生长表现

2.4 “盐山1号”叶片生长特性

2012年8 月上旬对在保定生长的白榆试验林进行植物学特性的调查。每个无性系随机选5棵树,每棵树在同一部位测定叶片长度、宽度、叶面积等指标,共10次重复,整理完数据后取平均值。测定结果见表4。

表4 白榆各无性系叶片生长调查

由表4可以看出:“盐山1号”的叶片平均长度为14.67cm,平均叶宽7.24cm,最大叶长17.8cm,最大叶宽8.5cm,平均叶面积65.191cm2,盐山1号与其他无性系相比,叶片宽大,叶面积较大。

3 小结

“盐山1号”白榆较其他无性系展叶的时间略晚,落叶迟。从物候的观察结果来看,各无性系间物候期差异不大,说明各引种无性系比较适应试验林区的气候。“盐山1号”的树干通直,干形好,表皮白色且光滑,生长迅速,叶片宽大,枝条粗壮,分枝少,生长健壮,树形别致,综合性状良好,有望作为园林绿化、造林、薪炭、饲料兼用或多用途树种。白榆各无性系在保定、沧州的表现,中盐榆1号生长表现最好,无论是树高、胸径还是地径,还是枝下高和通直度,都显著的优于其他无性系。6a生胸径达到10.25cm,树高则达到8.34m。但“盐山1号”的叶片最大,平均长度为14.67cm,平均叶宽7.24cm,最大叶长17.8cm,最大叶宽8.5cm,平均叶面积65.191cm2,叶面积是其他无性系的3~5倍。

近年来,榆树的品种选育都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少量观赏品种得到推广,如金叶榆、大叶榆、垂榆等。主要是由于前期推广的一些榆树优良无性系后期生长速度减慢;另外,对优良特性认识不足。其在恶劣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抗寒、抗旱、抗盐碱等,以及木材材质等优良特性也是其它树种所不能替代的[6]。区域试验表明:总体上“盐山1号”白榆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在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立地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且树高、胸径、冠幅等生长性状指标均好于普通白榆对照。在沧州、衡水、保定等地区短期内表现为一个优良的无性系,但长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其它地区的能否表现优良有待于进一步扩大区域试验范围。

[1]孙立元,任宪威.河北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127-134.

[2]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48-156.

[3]张敦论,林新福,王铁章,等.白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4]顾万春,刘德安,田玉林.白榆种源与家系的选种研究[J].林业科学,1987,23(4):415-424.

[5]朱延林,董铁民,茹桃勤.白榆速生、高抗榆蓝叶甲优良无性系65212选育研究[J].林业科学,1997,33(专刊1):39-46.

[6]朱延林,李培菊.白榆优良无性系选择的新方法[A].涂忠虞,黄敏仁主编.主要速生丰产树种良种选育文集:阔叶树遗传改良[C].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Yanshan 1’A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Breeding of White Elm

WANG Lian-zhou1,ZHAO Si-si2,JIQing-ju3,LIANG Hai-yong2,LIU Ze-yong4
(1.Yanshan Forestry Bureau,Yanshan Hebei 061300,China;2.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Hebei 071000,China;3.Cangzhou Forestry Bureau Cangzhou Hebei 061000,China;4.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 of 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Hebei 050061,China)

White Elm(Ulmus pumila Linn.)is a deciduous tree,which has high ecological greening and ornamental value." Yanshan 1"Yanshan County National anti saline species breeding base and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from Elm germplasm nursery base breeding of superior clones.In order to study the adaptability of Yanshan 1 to the environment.Comparative experiment of varieties and regional planting years in Yanshan County of Cangzhou city and Baoding city.Results show that:"Yanshan 1 can better adapt to loc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performance growth faster,the tree beautiful posture, leaf blade broad,as a garden ornamental tree species,soil and kept out of the tree Multi-Purpose White Elm cultivars.

Ulmus pumila;elm clones;Variety breeding

S792.19.04

A

1002-3356(2016)01-0020-03

2015-12-25

“耐盐白榆优良无性系选育及快繁技术研究”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4273203D

王连洲(1968-),学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果技术推广工作。

梁海永(1979-),副教授,主要从事林木育种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沧州胸径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赤松纯林胸径结构对枯梢病发生的效应
武汉5种常见园林绿化树种胸径与树高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抽样调查中胸径测量精度范围的精准确定
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