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分曹射覆喝酒去

2016-10-18 13:05冯伟
看历史 2016年7期
关键词:酒令曲水流觞席间

冯伟

分曹射覆,千余年来流传不衰,形式多变,以至于现在的人喝酒聚会时还乐此不疲,却不自知是在“分曹射覆”罢了。

李商隐《无题》诸诗多千古名句,如《昨夜星辰昨夜风》一首,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脍炙人口,诗意极雅,却是写饮酒欢会席间情事。下一句“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不知典故的人会感到费解,恍惚有“暗地里刀光剑影”的即视感。即视感确实饱满、灵动有神,然而却非刀光剑影,而是喝酒行令助兴,耍得正酣。

分曹射覆

隔座送钩,是古时聚会喝酒时玩的一种游戏,唤作“藏钩”。就是将一小钩暗里在诸人间藏来藏去,由此转彼,叫人来猜钩在谁手。猜的中,则藏钩之人罚酒;猜不中则反之,猜者罚酒。此游戏据称源出汉武帝时钩弋夫人——相传钩弋夫人赵氏天香国色,但自小双手蜷曲。偶为汉武帝所遇,武帝尝披展其手,“手即时伸”,发现手中却藏着一把小小玉钩,此即“藏钩”之名由来。汉武帝纳赵氏为婕妤,安置在钩弋宫,因以得名。后世仿此为“藏钩”之戏,逐渐发展成一种聚会时玩的游乐项目,初在妇女间流行,大致以后就不限于妇女,也不限于藏钩了。

再说“分曹射覆”。“分曹”就是两两分对、分组的意思;“射”非射箭之射,而是猜度;“覆”则是覆盖。说白了,就是聚会宴饮时大家分成两组,一方将某物藏于杯瓶碗碟等具之下、另一方猜其为何物的游戏。此后代代相传,早已不限于猜物,而进化出文字游戏等更为丰富多变的玩法。分曹射覆历史悠久,可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资格的古董;因其简便易行,饶有趣味,最适合拿来助酒兴,所以生命力强悍,千余年来流传不衰,而又形式多变,以至于现在的人喝酒聚会时还乐此不疲,却不自知是在“分曹射覆”罢了。

在中国历史上,“射覆”稍晚起,先来说说“分曹”。宴饮时分曹相戏以助兴,是中国人古今一以贯之的饮食文化传统。古人设宴欢会,鼓乐歌舞、赋诗弹琴、杂技百戏,助酒兴的办法是很多的,而其中最宜于调动席间气氛、拉近感情的,大概就是分曹以为戏乐了。起初,这种分曹相戏更强调的是仪式感,着重“待人以礼”,娱乐尚在其次,是一种规定严格、极为讲究的社交活动,一般行于王公贵族之间,寻常百姓是不玩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分曹游戏,大概是先秦就有的射箭了——所以此射虽非彼射,却也称得上有些渊源。

先秦人重礼重仪式,举凡吃饭喝酒,都必须依礼而行,不可造次随意。其规矩之大,繁文缛节之刻板,没有哪个现代人受得了。今人聚会饮酒,粗放随意多了,但犹有古人遗风。比如现代人吃席,常见没吃几口,就有人开始挨个敬酒,俗称“打一圈”。无非先向贵者长者敬酒,然后挑个方向,顺时针逆时针轮番敬过去。打圈之后,便是自由酬酢,或倾肺腑,或行酒令,两两单挑。这些程序,其实古已有之,精细完备非今日可比。如西周“乡饮酒礼”中就记载有“旅酬”“无算爵”的规矩。“旅酬”,其实就是现在的“打一圈”;“无算爵”就是现在的自由敬酒。

吃饭喝酒之余,席间游戏,也是如此。只要看看射箭的礼节,就知早期宴饮分曹游戏之严格,重在礼而不在戏。先秦时有关射箭的礼节,有大射礼、乡射礼、燕射礼及宾射礼四种,区别只在目的不同,形式上则大同小异。

酒令

说起酒令,现代人大概都还略知一二。即使不喝酒的人,也听过“两只小蜜蜂”“棒子棒子鸡”“剪刀石头布”之类的席间酒戏。然而,酒令的范围自古以来是极宽泛的,只要是饮酒时立下的规矩,都可以酒令称之,如家喻户晓的“曲水流觞”“画蛇添足”故事,其实都是酒令。曲水流觞,是将盛满酒的杯子置于弯弯流水之上,聚会者沿岸分坐,酒杯漂至何人附近停下,则何人饮酒,以此为令,后演变为文人雅事。而画蛇添足,则是以画蛇为酒令,先画完者可饮美酒。添足者得杯在手,酒却终是没喝成,那是因他不遵酒令、多此一举,“作的一手好死”。

酒令的历史也极为久远,《韩诗外传》载春秋时期齐桓公管仲饮酒故事,已见“酒令”之名,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至汉时酒令逐渐普及,甚至成为文人创作体裁之一种。后世酒令大行,席间甚至出现专设的行令主持人。如唐代的“明府”,“盖二十人为饮,而一人为明府,所以观其斟酌之道,每一明府管骰子一双,酒杓一只”,其实就是总监酒。明府之外,又有“律录事”主要负责行令、“觥录事”主要负责维持秩序。三人合作,看谁还敢不好好喝酒。

早期酒令,正如前述,设计上是比较直接的。无论是曲水流觞,还是歌舞酬唱,甚至就是单纯的不满饮就罚酒,其规则都较简单,重点在助酒而已——直至强调趣味性的分曹射覆出现,几乎成为酒令的代名词。现在流行的酒令,大多都是分曹射覆的当代版本。

“射覆”一词,最早见于《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守宫,就是壁虎。汉武帝将壁虎扣藏于盆下,让众人猜,最后由东方朔占卦猜中了。所以最早时,“射覆”是指一种占卜游戏,将某物藏于容器之下,通过解析卦象来猜其为何物。此种游戏,原为无稽,后世又将其引申为猜谜游戏,故猜谜古时又称“射覆”,只不过所覆者为文字罢了。汉时“藏钩”之戏,其实也是一种“射覆”——“藏钩”与猜谜引入酒令,即为宴饮分曹射覆之滥觞。

狭义的分曹射覆,发展到后世,专指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没有较好的文学修养的人,是玩不转这个文字游戏的。

今天的人们在酒桌上捉鬼、抓卧底,隐隐觉得有弄潮之感,却不知道自己其实只是个“换了马甲”的北宋人。英谚有云:“You are what you eat”,你所饮所食及你的饮食方式,最能体现你究竟是什么人,又浸润在何种传统。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坐上酒席,那些分曹射覆的兴奋就已流淌在你的血脉里,无须外寻,不必懂诗,也不用查字典。

所以不是历史,而是如假包换的今人今事——来来来,大家喝酒去,分曹射覆。

猜你喜欢
酒令曲水流觞席间
“曲水流觞”园林景境营造的现代转译
古人酒令花样多
夜酌
鸟鸣
让“最严禁酒令”带电生威
试论景观艺术的研究与探索
唐朝定居指南·贰 酒令
想通了
别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