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八难,你躲得过吗

2016-10-18 10:08关鉴
人力资源 2016年8期
关键词:人师职场初心

关鉴

佛经里有这样一句话,一切众生最大的灾难是没有机会闻佛法。这难以见佛闻法、不能修道的八种处境被后人总结为:“一者地狱,二者畜生,三者饿鬼,四者盲聋喑哑,五世智辩聪,六佛前佛后,七郁单越国,八者寿天。”晋代净土宗高僧慧远将前四难称为“苦障”难。“郁单越国”即四大洲中的北洲,意为“胜处”,有福无慧;“长寿天”人有寿无慧。以上二难称为“乐障”之难。此外,“世智辩聪”者自以为是,称为“恶增”之难;“佛前佛后”者无从见佛闻法,称为“善微”之难。

读书至此,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我浮想联翩:职场处境与此何其相似,职场八难,大多数人是躲不过的。

苦障:苦难未必是祝福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信中写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故事激励着司马迁受刑后忍辱著《史记》,两千多年后仍是脍炙人口的励志故事。

但是,励志故事往往被企业的培训师歪曲了。我见过这样一位培训师,他引用司马迁的名言侃侃而谈:“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吃苦,没有双休日,没有五险一金……我们就是要体验苦难并在苦难中得到锻炼祝福!”喝小便池里的水、被当众打屁股、众目睽睽之下爬行、上街乞讨……各种奇葩培训和惩罚背后往往有一个共同的逻辑:苦难中才能有成就。

“文王拘”不是“演《周易》”的充分条件,“仲尼厄”也不是“著春秋”的因,“屈原放逐”和“左丘失明”都是因为无奈;如果不受膑刑,孙膑会有更大成就,就是能写出更好的兵法;吕不韦不会为著《吕览》迁蜀,韩非不会为著《说难》和《孤愤》而请求被囚于秦……司马迁的偶像们都不是“自讨苦吃”。偶像之所以成为偶像,是因为身处苦障之中仍然意志坚定、砥砺前行。

职场中的血汗工厂和奇葩培训,使员工片刻不得休息、自由被剥夺、待遇无保障,无异于佛教八难中的三恶道之苦,苦得让人没心思修行。但无良企业愿意这样打着励志的口号行剥削、压榨之实。

盲聋喑哑,相当于自身条件太差,无法理解企业文化、难以学到工作技能,也就无法适应工作,甚至有些工作比失业还要苦。但一些企业对不图挣钱只图有个地方上班的员工也来者不拒,只要待遇足够低就行。他们可以成为企业里的分母,最终吃亏的还是员工。

乐障:消磨人间英雄气

“乐障”之一:有寿无慧。工作环境不错,管得也不严,无需加班,甚至接送孩子也不耽误。简单说:离家不远,工作不累 ……无论赚钱多少,这样的环境是最易“消磨人间英雄气”的。

“乐障”之二:有福无慧。就职于某垄断部门,竞争不激烈,普通员工收入高过外企白领。如此条件,谁还想修习本领?

佛教《四十二章经》中说:“贫穷布施难,富贵学道难。”按照佛经里的说法,六道众生唯有人道容易得度。为什么?天上太乐,没有苦,也就少了忧患意识和进取之心,整日忙着去享福,对于佛苦口婆心的教诫不太容易接受。三恶道太苦,一日三餐饭都吃不饱,你叫他修行他不相信。人道是小康之家,不太富,但生活还过得去,容易觉悟。人道苦多乐少,有心思也有能力去修行,所以诸佛示现成佛一定是在人间。

对大多数人来说,要取得非凡成就应尽量远离过于优越的工作环境,要吃些苦,正如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有福无慧”和“有寿无慧”的共同点是“无慧”。“有福”和“有寿”不是“无慧”的必然条件,但“有福”和“有寿”却容易让人安于现状,丧失进取之心,这也是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的MBA同学王春雷说:“我的员工薪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工作也不累,但今年以来还是有多名员工主动离职了。原因终于找到了:工作太安逸也是对员工的伤害,不利于个人成长。更何况离职的员工也是好员工,一是不想自己像温水里的青蛙一样意志消沉,二是不想成为公司的负担。离职员工给我上了一课:好的公司就是要为员工搭建一个尽情施展的舞台,要有苦有乐、苦中作乐!”

世智辩聪:一丑遮百俊

如果说苦障和乐障是环境的问题,那么世智辩聪则完全是自己的问题。“世智辩聪”之“智”,表面上是智,实则“一丑遮百俊”,正如孔子说的那样:“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有周公之才之美,其实不会“骄且吝”的。“世智辩聪”之“智”,佛家指外道的“智”,是修习佛法的障碍。职场“世智辩聪”之“智”,只能“聪明反被聪明误”,终将自讨苦吃。

世智辩聪,相当于有点小聪明,但不能用到正地方,也就学不到真功夫,是有才无德,怀才不遇并不偶然。自恃比领导还高明,实则“只知其一 ,一无所知”。换一个工作,还是为“聪明”所累,难以融入工作中。自己单干,则“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工作无人助。“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此聪明非彼聪明。

如果说老板最需要的是“忍受孤独、无助和背叛”的能力,那么员工就应该思考:自以为很聪明的时候是不是没有站在老板的高度。所以职场中坚持到最后的不是“世智辩聪”的人,而是“三分智慧七分忠诚”的人。真正的职场智慧,一定是站在企业文化、公司战略高度去思考。

《六祖坛经》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没意智。”职场中的世智辩聪,就是“上上人没意智”。

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孔子认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不可改变的。在HR管理中,上智之人不需要改变,因为他们真正理解企业的战略,是真正的智者。下愚之人也不需要改变,他们可能对战略并不了解,但可以作为坚定的执行者。处于中间的人,如果能认为自己并不聪明,但又认为自己能改变,而且坚信能改变的人,才可以改变;如果是“世智辩聪”,就只能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方式离场。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最后一难是“佛前佛后”的“善微”之难,工作环境不错、待遇尚可、平台也很好,但缺少一个良师益友一样的好领导 。之所以称为“善微之难”,因为这是“八难”中最轻的一难,工作没有苦到食不果腹,也没有幸福到不思进取,苦障、乐障都没有。员工本人也非“世智辩聪”,有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稍微差一点的是要么企业管理者资质平庸,要么自身的岗位很难接近管理者。

《礼记》有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经师是教你知识的老师,而人师更主要是教做人。南怀瑾说:“人师是用自己的行为、品行、言语影响学生,有道德、有品性,一辈子给孩子们效法,这叫人师。”企业里从来不缺经师,企业文化、职业培训,“经师”都能做到。但如果能遇到一位能做“人师”的企业老板或者HR经理就太难了,即使在联想工作,可以领受联想的文化和制度,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柳传志或者杨元庆身边被耳濡目染。

按佛教的说法,佛陀是众生的老师,是完全觉悟的人。众生无需怀疑,只要学习就行了。企业里如果有这样的老师,稍微有一点悟性,成功就不难。得遇人师,他一声肯定的赞美,一句温馨的问候,就能使你的人生与众不同,光彩照人。正如网传的李嘉诚的司机:跟着百万赚十万,跟着千万赚百万,跟着亿万赚千万。虽然生在“佛前佛后”,但“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娑婆职场,不忘初心

“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根据佛教的说法,世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虽然苦多乐少,但有利于修行。职场也是苦多乐少,但却最利于成长。职场八难,大部分人躲不过。

佛家有句箴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所谓初心,大概是所有人最初的理想、目标和准则。每个人步入职场,都是怀揣梦想而来的。但因为职场八难的干扰,很多人的初心便随着时间烟消云散了。只有那些“不忘初心”的人才能“方得始终”。

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十九岁出家,苦行求道十二年,并没有悟道。后来他明白了“苦行非道”的道理而“知非即舍”,出来接受人家的供养。王子得到补充营养,才能在菩提树下一坐七天而观星悟道。所以,佛教不主张苦行,也不主张过度享乐,而是行中道。

人在职场,也要行中道,不要太苦,也不要太轻松。但是求职难,难于上青天。要我的我不要,我要的不要我。求生存谋发展,怕误了情怀;求理想求热爱,怕误了青春。怎么办?

如果条件苦一点,不忘初心,生于忧患;如果条件安逸,不忘初心,生于安乐。苦障、乐障都不是问题。

生与佛陀同时代,长在佛陀身边,这样的幸运可遇而不可求。释迦牟尼佛灭度的时候,教给弟子四依法:第一,依法不依人:以老师所讲的法好不好为主,不是看老师这个人好不好;第二,依义不依语:把经文的义理,像吸收营养似的吸收,不死守经文的文字语言作标准;第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是彻头彻尾的通达圆满,不了义乃是佛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对宇宙生命问题的方便说法,了义法才是根本的法;第四,依智不依识:不能依我们的心意识,不能用习惯的思想推理来解释佛经,而是要用般若智慧。娑婆职场,纵有“佛前佛后”的“善微之难”,只要像四依法一样向书本学、向历史学、向身边的人和事学,也能学到“佛法”的本质。

俗语说:“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世智辩聪被称为“恶增之难”,就是因为自以为是,妄执坚固,纵然初心不改,也会自我封闭起来,终究骄傲使人落后。

娑婆职场,苦障、乐障在所难免,但只要以学习的能力弥补“佛前佛后”的“善微之难”,以谦卑的品质远离“世智辩聪”的“恶增之难”,也一定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责编/齐向宇

猜你喜欢
人师职场初心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永远的初心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论“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加强师德建设,锻造“经师”兼“人师”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机制构建新视角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