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对话架起医学技术合作国际桥梁

2016-10-19 06:10桑榆纪玉英陈广晶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21期
关键词:医学工程食药监中关村

●桑榆 纪玉英 陈广晶/文

“2016北京国际医学工程转化高峰论坛”侧记

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地处北京市海淀区永丰屯英才创业园区,这里实现了古典建筑之美和现代化技术精髓的完美结合。金秋时节,这里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周。在这个时空汇聚点,由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转化中心共同主办的“2016北京国际医学工程转化高峰论坛”隆重召开了。此次高峰论坛立足面向国际,英才汇聚,旨在通过进行医学工程高端对话,推动医学工程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架起了医学技术合作的国际桥梁。2016年10月12日~13日,650余人在这个园区里欢聚一堂,共同就医学转化问题展开了高端对话。

一次促进我国转化医学发展的盛会

10月12日上午9∶00,“2016北京国际医学工程转化高峰论坛”主会场高朋满座。在论坛的主会场大厅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焦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丛骆骆,及其他来自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工信部、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局和北京市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中美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学者、国家转化医学项目研究学科领衔科学家、生命科学中心总裁、医学转化中心主任等科学家、医学专家在前排一一落座。来自国内相关三甲医院、医药科研机构、企业家和投资人等也纷纷就坐。论坛在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邢念增教授的主持下开幕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医院名誉院长郭应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中医心血管病专家吴以岭,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肾病专科医院院长陈香美,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感染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等我国著名医学专家,以及马萨诸塞生命科学中心创始人兼总裁及首席执行官Susan R.Windham-Banniser博士,澳大利亚中央数据网络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Robert Zanier等医学转化领域的国际知名人士分享了最新的学术研究及成果转化情况。论坛还连线了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Craig C.Mello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儿童医院基因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上基因组扫描和基因疾病相关性分析开拓者之一——Hankon Hakonarson。嘉宾们认真聆听并就前沿问题与国外专家进行了探讨。与会者纷纷表示,这是一次转化医学研究领域高端的国际学术研讨交流会,也是一次促进我国转化医学发展的大会,更是一次知行务实、与时俱进和发挥引领作用的盛会。

聚焦医学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转化医学这一学科被科学界提出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它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很多国家的重视,也日益受到各国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在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建设和具体实施方面也有较快的进展,但客观而言,我国转化医学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距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的距离,特别是从“基础”到“临床”科研成果转化率还很低。基于这一现实,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成立。该中心是推动国家食药监管总局促进转化医学发展优惠政策落地、由北京市食药监管局等相关单位以先行先试的精神创建的医药创业创新的科技孵化器。根据北京市食药监管局局长丛骆骆的介绍,该中心已成功地构建了10大服务平台,引进工程院院士、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及海归人员等高端人才170余人,引进创新企业110家、专利成果343项,业务领域涵盖转化医学的诸多层面,初步形成多领域、多业态集聚发展的模式。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副局长焦红在讲话中强调:“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转化医学的国际会议,具有特殊的积极意义,为了突破转化医学中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瓶颈,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政策助力了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的创建和发展。中心在开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积极构建了集科研、临床、检验检测认证、投资、市场及相关配套服务为一体的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激发创新创业,推动中关村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相关产业向高端发展,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这不仅在北京而且在全国医学转化领域,也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也表示:“转化医学成功实现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本次大会就给我们创建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和学习的平台。我们要一同构建沟通中西医的桥梁,推动中西医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融合发展,实现中医药发展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副局长焦红在开幕式上讲话

▲北京市食药监管局局长丛骆骆介绍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情况

▲论坛外方主席、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博士Harvey F.Lodish为大会致辞

▲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就医药技术交易中心、医药保险、医药影像等项目与国际、国内相关机构、企业现场签约

▲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副局长焦红(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左二)、北京市食药监管局局长丛骆骆(右二)、北京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北京市食药监管局原局长张志宽(右一),参观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

论坛中方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转化医学领域科学家、博士生导师、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教授和论坛外方主席、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博士Harvey F.Lodish先生也都表达了对此次会议的赞许。未能到会的桑国卫教授在贺信中表示:“加速转化医学研究进程,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人民健康,是研究转化医学最终追求的理想和目标。这次大会以推动中国医学转化工程与国际接轨,有机地整合国际相关资源和要素,创新和发展中国医学工程转化为宗旨,强调公开、协作和合作的转化医学研发模式,对推动我国转化医学的深入发展意义深远。”Harvey F.Lodish在致辞中说道:“我十分高兴地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政府对转化医学支持的力度很大,这样的大会在这样一个科技氛围很浓的园区举办,让理论和实践联系得更加紧密了。”

碰撞与交流实现前沿信息共享

此次高峰论坛以主论坛为中心,下设“中医药国际化研究与发展”、“细胞治疗与基因检测研究应用”、“肿瘤精确治疗”、“肠道微生物与疾病治疗”、“国际注册与临床多中心研究”、“国际食品药品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合作”等6个分论坛,以特邀主题报告、分会场专题报告、转化医学研究技术新进展报告、产学研专题研讨等形式,就转化医学前沿的最新进展和转化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在主论坛,中方大会主席桑国卫因工作原因未能出席会议,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邢念增受委托代做主题报告——《中国创新药物发展与转化医学》。桑国卫在报告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疾病谱发生了改变,肿瘤和代谢疾病等复杂性疾病正在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4500多种疾病中90%以上无药可治,临床对新药研发有很迫切的需求。我国虽然是医药大国但不是医药强国,上市新药以“me-too”为主,很少有“me-better”,而“me-better”又恰是临床最需要的,实验室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及制药企业必须全力协作以设计更合理的药物来改善治疗效果,以强调公开、协作和合作的转化医学研发模式来发展创新药物。随后,陈香美院士的“关于从肾性贫血治疗谈肾脏病科领域的医学成果转化与应用”、吴以岭院士的“络病研究与转化医学”,以及郭应禄教授关于冲击波治疗疾病的“微能量医学”的演讲等都给了与会者耳目一新的感受。

论坛期间,工作人员还通过网络连线到了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Craig C.Mello先生。Mello先生在美国的家里与北京会场的中国学者分享了自己在基因学和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效果。他说,这是基因学和遗传学非常关键的时刻,此次高峰论坛也是非常令人兴奋的盛会。Mello先生很遗憾不能亲临会议现场。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本次大会外方 主 席Harvey F.Lodish先 生、宾 夕法尼亚大学基因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HanKon Hakonarson先生、麻省生命科学中心总裁Susan R.Windham-Bannister女士、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执行总裁Mike Dethick先生、IHE高级专家评审委员Robert Zanier先生等也分别从生物医学工程和转化医学的未来、科学家在医学工程转化中的作用、基因检测及基因编辑、政府在加快生物医学创新中的新角色、跨国药企与中国医疗改革和医疗影像大数据的应用等领域做了演讲。这些前沿的理念和研究成果也使与会者深受启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郭应禄、吴以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美国科学院院士及专家Harvey F.Lodish先生、Susan R. Windham-Bannister女士被聘为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顾问。在每位专家演讲结束后,论坛主席为他们颁发了聘书并合影留念。

在两天的时间里,大会共进行了40余个主题和专题演讲,其间还穿插了听众与嘉宾问答交流、座谈交流等,紧张有序,精彩迭出。其中,“肠道微生物与疾病治疗”等分论坛受到与会者的广泛欢迎。在这个高水平的平台上,大师同行,精英为伍,碰撞是为了寻找共同,借鉴是为了融合发展,信息共享是为了相互促进。

推动创新,助力健康中国

当前,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创新也成为医药工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词。随着健康中国的战略落地,大健康大卫生产业将引领新一轮经济发展浪潮,这都给转化医学提供了历史发展的机遇。大会的适时召开,是我国转化医学领域抓住机遇推进发展的一个新起点。论坛期间,由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北京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发起成立了“中国医学工程转化联盟”,联盟将进一步深入推动我国转化医学的研究与发展。

在论坛结束前,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检验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在“国际食品药品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合作”分论坛上宣告成立。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院长路勇担任主任委员。会上还宣读了《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检验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管理规范》。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负责人张志宽来到了现场,并对检验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提出要求和希望。他说,我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检验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肩负着艰巨的使命。此次论坛期间,现场嘉宾还见证了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就医药技术交易中心、医药保险、医药影像等项目,与欧盟、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国内相关机构、企业举行的重大签约仪式。其中,医药技术交易中心项目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此外,大会还分享了转化医学优秀企业和机构新技术、新产品与新仪器成果等。有签约、有路演、有洽谈,论坛从多角度、多视角呈现了转化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

10月13日下午,“2016北京国际医学工程转化高峰论坛”圆满落幕。古今中外的智慧在这里汇聚、碰撞、融合,架起了医学技术合作的国际桥梁。

▲论坛现场连线了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Mello先生

▲分论坛的嘉宾就各自的论坛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猜你喜欢
医学工程食药监中关村
数字化技术助力食药监管 为民生安全保驾护航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侨胞任洪亮率团斩获全球医学工程创新大赛金奖等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北京市2016年第四季度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的公告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调和油的消费提示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现榨果蔬汁的消费提示
硅谷与中关村自主创新政策的比较
我院医学工程科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