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效益与经验初探

2016-10-19 20:11陈正国
水能经济 2016年9期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陈正国

【摘要】土地利用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垦殖指数16%、复种指数170%、土地利用率71.1%、水面利用率63%、植被覆盖率55.2%,农、林、牧业用地比例1:3.2:0.29。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665.1km2,占总土地面积的47.75%,平均侵蚀模数2200t/km2·a,年土壤侵蚀总量为767.1万吨。

【关键词】镇安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效益与经验

1、小流域建设成效

为了发展水利事业、改善生态环境、振兴山区经济,历届县委、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以建设生态文明大县、旅游经济名县和循环经济强县为目标,组织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治山河,兴利除害求发展,坚持不懈地治理“九分山”,开发“水资源”,建设“半分田”。

1.1 早在六七十年代就采取大会战形式,一年四季连轴转,大搞以石坎水平梯田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先后建成了锡铜沟、磨石沟、黄龙铺等一批小流域综合治理典型,涌现出了鸽子、罗家营、西川、梅子、乡中等一批农田基本建设示范工程,带动了全县生态治理工作的均衡开展,到1994年率先在全省实现农业人口人均占有1亩基本农田目标。

1.2 抢抓西部大开發机遇,集中捆绑使用工赈、国债、甘露、世行贷款等各类资金,全面实行山、水、林、田、路、堤、渠、井、园、村“十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掀起以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为重点的小流域建设热潮,建成了米家沟、木王河、洞子沟、富家庄等56处重点小流域工程。

1.3 实施以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为依托,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生态修复为重点,按照分区治理、因需施措、沟坡兼治、注重示范、严格质量、系统推进的思路,新修坡改梯工程1280hm2、建设蓄水池(窖)420口、新建拦砂坝谷坊148座、新修河堤35.8km、田间道路40.2km,营造水保林、经济林16049hm2、实施生态修复29070hm2,治理水土流失46407hm2,在“丹治”项目区内基本实现了缓坡耕地梯田化、荒山荒坡植被化、园林建设规模化、村庄道路规范化目标,建成了县河、乾佑河、岩屋河、龙脖子、程家川五个项目区的木元沟、杨家湾、小河子、龙洞川等13条清洁型、经济型精品小流域。

经过多年的努力,到2015年底,全县累计兴修石坎水平梯田12000hm2、营造水保林97510hm2、营造经济林38030hm2、种草6450hm2、实施封禁治理44020hm2,全县板栗园面积达到21200hm2,核桃园面积达到6580hm2,桑树总株数达到2700万株。新修引水渠道349km,完成旱改水面积4333hm2。新增水产养殖面积25hm2,年水产品产量达到1100t。新建防洪工程67处,河堤157km。建设人饮工程459处、水窖1850眼,解决了5.1万人、1.9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全县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累计达到1980.1km2,拦截泥砂351.4万吨,拦截径流0.53亿m3,土壤侵蚀模数从治理前的3200t/km2·a下降到2200t/km2·a。

2、主要做法

2.1 坚持科学规划。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小流域建设规划始终坚持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分类指导、合理布局,科学配置各项防治措施的规划原则,同时结合县情实际坚持有水兴水走水路,有土改土走土路,有山治山走山路“高山经济林、浅山坡改梯、川道旱改水”的规划思路,组织水利、林业专业技术干部和富有经验的农民技术员组成强有力的规划小组,深入到全县各乡(镇)、村、组、农户,田间、地头逐流域进行踏勘,编制中、长期小流域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逐年分步实施,达到以小流域为单元,对一架山、一面坡、一条沟进行一次性规划设计,全方位开发治理的效果。

2.2 坚持质量标准。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在小型水利水保设施建设上做到“先上后下,节节闸坝,土地平整,渠水畅通”。在整坡造林上实行坑田、条田结合,起到“节节拦蓄、减灾增效”的目的。同时强化工程管理、规范施工标准,建立任务、技术、质量负责制和质量保修制度。施工中采取治理任务到村组,开挖备料到农户和专业队伍施工的办法,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在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措施保证下,全县的小流域建设真正实现了质量高、效益好。我县的石坎梯田建设全国闻名,原李先念主席批示说:“农田水利,北有吴旗,南有镇安”。涌现出了大坪鸽子、柴坪梅子沟等一批高标准石坎梯田示范工程。九十年代末水保治理进一步从单一修地、零敲碎打转变到综合治理、规模推进上来,建成了梓桥沟、米家沟、木王河等一批生态效益型精品流域。

2.3 坚持示范创新。在小流域建设中,长期坚持治理模式创新,提高治理效益。选择坡度缓、光照足、土壤条件好、有水源的地方,采取截、渗、引等多种有效形式,大搞旱改水工程,已基本实现户均一亩水浇地的奋斗目标。通过治理模式创新,全县初步形成了板栗、核桃、茶叶、蚕桑、蔬菜、水产等一批生态产业,广大农村实现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多村、多村连基地、基地促产业”的特色经济发展链条。

2.4 坚持典型引路。按照“点上出经验,面上抓推广,总体上水平”的要求,突出综合治理的区域特色。围绕板栗、核桃、茶叶、蚕桑等优势产业,集中对城周、县河、乾佑河、云东、磨木、商沙、冷老路沿线250以上直观坡面实行综合治理,培育典型样板工程,在治理区不仅形成了“山顶松杉戴帽,半山茶果缠腰,山脚粮田铺底,沿川粮桑并茂,河滩塘坝镶镜”的生态经济格局,而且促进了全县小流域建设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实现了山绿起来,水清起来,人富起来的目标。

2.5 坚持政策激励。经过探索与实践,逐步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明确投入主体,完善激励机制,促进流治理步入“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促治理”的良性发展轨道。初步形成了项目依托、资金捆绑、农民投劳的投入机制;任务到村组、安全到人、质量追究的责任机制;项目法人制、施工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资金报帐制的管理机制,以及全民广泛参与的治理机制。

猜你喜欢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建昌县兴隆沟小流域治理项目效益分析
涉毒案件场所变化趋势的分析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探讨
新型军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浅析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的优势
浅析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