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2016-10-20 20:52高菁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1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角色定位教学方法

高菁

"

【摘要】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明确了教师不单单是课程的执行者、讲授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和解决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钻研教材,仔细领会编者意图,力求在课堂上切实关注每一个学生,组织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我校的特色双语教学,使学生经历科学的“引导”,从而真正获得新知。

【关键词】教学方法 角色定位 以学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252-02

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意识到课改的设想最终要靠教学实践去实现、去完善,因此不仅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还要着力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深刻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下面就浅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机械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例如在上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清平乐·村居》一课时,结合我校的双语教学,我创造性地渗透双语到古诗词的教学中,主要通过教学用语如“please”、“very good”、“believe yourself”等的广泛使用,以及在不违背学生理解词的含义、意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使用学过的单词、短语回答问题。根据词的主要内涵,我还确立了“温馨”(warm)和“宁静”(calm)作为这一课的双语主题词。

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又如在上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九色鹿》一文时,我让学生进行前后对比:之前,面对着对他有着救命之恩的九色鹿,调达“郑重起誓、千恩万谢”。可是现在,在重金悬赏面前,他却“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小组讨论:调达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变化呢?在大家的对比讨论过程中,我加入其中,一边聆听学生的意见,一边也适时说说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同学领悟并赞扬了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善良品质;同时也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课文的难点内容就在大家的合作讨论、学习中巧妙地解决了,这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语文教学就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不断变革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发展知识规律和原理、不断修正自己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有意识地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留出活动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

变。

作为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踏实、用心地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

【摘要】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国外语言人类学经历了从纯语言研究到关注语言在社会实践中的互动,从二元对立到三一辩证的语言哲学思想转向,产生了“对话理论”、“社会行动理论”、“移动符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等学说。研究者们面对全球化、数字化的机遇和挑战,试图从跨学科研究和对语言社会实践的关照中拓展语言人类学的发展路径。这一趋势也必将影响我国语言人类学未来的发展和走向。

【关键词】语言人类学 语言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251-02

一、引言

西方哲学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本体论阶段、认识论阶段和语言哲学阶段。人们从寻找现实的本源,到研究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再到语言论的哲学解释阶段。西方语言人类学也开始从文化资源、社会实践、历史记忆、话语权力等四个方面研究语言和语言现象。语言学家们不再把语言看作是理性的工具,而是关注语言与存在,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我国对语言人类学的研究虽然始于20世纪上半叶,但目前还停留在语言接触、语言规划等基础层面,在语言的话语权利、社会实践等方面研究力量薄弱。鉴于此,有必要分析和把握国外语言人类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为我国语言人类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国外语言人类学的发展历程

西方语言人类学始于20世纪初,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Franz Boas,1858-1942)以及他的学生萨丕尔(Edward Sapir,1884-1939)是这一学科的奠基人。博厄斯研究美洲印第安诸语言的语法结构、词汇和诗歌,指出语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窗口,语言之间不存在发达与不发达,先进与落后的区别,并以自己的研究证明全人类的心智是同一的。此后,许多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高度重视语言对社会的解释和表现作用,越来越关注语言社会实践。

语言人类学创建初期,在学科定位上经历了“语言人类学”和“人类语言学”之争。经过部分人类学者大半个世纪的努力,对语言人类学有了以下定位:语言人类学这一边缘学科研究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哲学等问题,研究方法兼顾“田野材料”和理论对话,其研究对象是真实的社会人,研究内容是社会实践者的现场话语和情感,是活动者和实践者之间的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意义。

语言人类学和其他社会人文学科在思想渊源和具体研究方法的应用上有很多交叉部分。马克思、涂尔干、布迪厄、列维-斯特劳斯等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的思想和方法,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社会人文学科的交叉使语言学走出就语言论语言的局限,更多的学者把语言看作是社会和文化的一部分,使语言与思维、现实的关系成为语言研究的主体。语言人类学者使语言研究步入人文世界,与社会、文化、认知、实践联系起来,对许多人类学主题进行了创新研究。

三、国外语言人类学的发展现状

(一)从二元对立到三一辩证

列维-斯特劳斯在雅各布森音位理论的影响下,开创和发展了结构人类学。他认为,人类的各种文化形式可以反映他们的心理结构,而结构人类学试图在文化材料中寻求结构性二元对立。在现代语言学领域,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从科学主义立场出发,指出能指-所指、言语-语言、共时-历时、组合-聚合等二元对立观,试图用逻辑、理性、稳定的结构解决纷乱无序的社会语言现象。其理论人为地割裂了人与社会、语言与价值的联系,割裂了现实与历史的联系。

巴赫金和皮尔斯以“三”对“二”,批判和修正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思想。巴赫金把索绪尔语言学的排列顺序颠倒过来,不从稳定的语言出发,而从变化的话语出发,从生活和历史事件出发,论证对话的社会属性。巴赫金为主观和客观、稳定和变化、语言和言语、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找到了一个辩证位置,不是让“二元”对立,而是对转、对话、互动、互渗。皮尔斯指号理论中对象(object)的三个维度,即拟像、标指、符号,具有特殊的、革命性的意义,它是超越二元对立,实现三一辩证的起点。这种“三”的思想正如中国的太极八卦体现了身心时常处于对转中,揭示了万物都在变化和发展中,没有绝对的“二元对立”。

(二)当代语言人类学发展的主要理论

1.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俄国思想家巴赫金(Mikhail Bakhtin)的对话理论认为,对话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也是人们认识世界、互动互通的基本方式。包括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符号在内的对话形式,归根结底是一种价值的交换关系和交换形式,其终极是审美判断。人要达到生活完美,就要对自己有“全观”的认识,但人有天然的局限,他(她)不能看到自己的全部,不能直接观察自己的面部和背部,这就是“视域剩余”。对话,即符号交流,使人克服“视域剩余”,体察自我,在主观和客观之间搭建桥梁。借助别人的眼睛反观自我,这便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2.社会行动理论

维果茨基(Lev Vygotsky)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中介活动的产物,心理工具(psychological tools)和人际交流扮演了中介角色。他指出,儿童的语言发展表明,思维和言语有着不同的起源,思维的发展经历了前语言阶段,言语的发展经历了前智力阶段。语言和思维先是各自发展,然后在一定阶段上“合流”,思维成为语言的思维,语言成为理性的语言。维果茨基的社会行动理论为语言人类学提供了崭新的心理学视角,明确指出了长期困扰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语言和思维谁决定谁”的问题,并指出语言只有在社会行动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和意义,极大地拓宽了语言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和理论基础。

3.移动符理论

雅各布森和希尔弗斯坦提出“移动符”理论。他指出,语言在表面意义之下发生“移动”,指向另外的意义,即“弦外之音”或“话中有话”。说话人发出的信息要由受话人接收;说话人对信息进行编码,受话人加以解码。移动符”即编码指向信息,只有求助于具体信息,才能确定编码的总体意义。典型的移动符有“我”、“你”、“这里”、“现在”、“昨天”等兼指时间和空间的代词或指示词,也包括语法上的事态和性别词等。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本角色定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