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的测评及相关研究

2016-10-20 18:11杨邵峰郭丰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特征

杨邵峰+郭丰波

摘 要 自恋型人格具有自大或傲慢的行为、权利感、共情缺乏和乐意剥削其他个体的特点,具有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个体一方面具有内在的自我积极性,另一方面具有人际间的防御性,它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自恋型人格特征、测评方法以及相关研究。下一步的研究趋向应重点关注自恋型人格的性别差异及其社会互动特点。

关键词 自恋型人格 特征 评估测量 认知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自恋最早出现于希腊神话,而作为心理学概念,它最早由Ellis提出并被精神分析学家进一步阐明。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II)中被描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它是一种过度沉迷于自我,需要崇拜和浮夸、缺乏同情的人格障碍。近年来,随着对自恋型人格研究的深入和测量工具的开发,自恋被认为是从健康个体自尊的基本特质到严重病理性人格障碍的连续体。临床心理学家将自恋视为人格障碍,其特征是具有自大或傲慢的行为、权利感、缺乏共情和乐意剥削他人,它与情绪的不稳定性和负性情绪状态体验倾向有关。而社会-人格心理学家则认为自恋是一种存在于正常人群中的人格特质,这种亚临床的自恋具有一定的情绪弹性和外向性。最近的调查研究表明,随着近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表现出明显的自恋倾向,尤其是年轻人。以大学生为样本的人格障碍调查研究发现自恋型人格障碍在大学生人格障碍亚型中占有较高比重,其阳性检出率为14.5%,且男性高于女性。这表明自恋型人格在我国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类型,因此有必要对自恋型人格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自恋性人格的特征、测评方法及其相关研究。

1自恋型人格的特征

随着对研究的深入和测量工具的开发,社会-人格心理学家认为自恋可以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存在于正常人群之中。自恋个体具有高度膨胀、积极但不现实的自我观点,他们对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兴趣,并表现出采用自我调节策略来验证积极自我观点的特点。自恋个体具有较高但不稳定的自尊,通常善于处理新的社会环境并开展新的社会关系,但他们所寻求的社会关系通常可以提升其社会地位和积极自我观点。当前研究也发现,自恋个体好指使人且很少关注他人,这可能与其较差的情感共情能力有关,且他们在识别自身的情感和思维上也存在局限,这被视为述情障碍,其关键特征是识别自身的情绪及其原因的能力降低。这种识别自身情绪的缺陷可能与识别他人的情绪的能力有关,一定程度上也是自恋型人格的一个特征。总之,自恋个体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内心的自我积极性,表现为过度关注和刻意追求积极地自我意象,采取各种方法来维护、促进自己给他人的印象;二是人际间的防御性,当他人对其自我意象产生威胁时(如否定其能力),会表现出愤怒、敌意、甚至攻击行为。

2自恋型人格的测评

自恋型人格可以被区分为夸张性自恋和脆弱性自恋两个维度。当前研究者主要采用自恋人格问卷(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NPI) 对夸张性自恋进行测评,该问卷由40个自我报告的项目构成,每个项目包括两个自恋和中性的陈述句,被试在两个语句中选择一个最能描述自身人格特征的句子。采用0/1计分,总分为0-40,得分越高表示自恋水平越高。由于NPI项目较多,施测效率较低,Ames等在NPI-40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16个项目的简版自恋人格问卷,该量表用于对一般人群自恋的测量,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重测信度为0.85;对于脆弱性自恋,当前研究者主要采用过敏性自恋量表(hypersensitive narcissism scale, HSNS)对其进行测量,该量表由10个项目构成,采用里克特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恋水平越高。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s a = .75),能够较好地测量一般人群中的自恋的敏感性。

最近研究者开发了一个可同时测量夸张性自恋和脆弱性自恋的病理性自恋人格问卷(pathological narcissism inventory, PNI)。该量表由52个6点计分的项目构成,该量表包括7个因素,其中,不稳定的自尊(Contingent Self-Esteem, CSE)、隐藏的自我(Hiding the Self, HS)和贬损(Devaluing, DEV)构成自恋的脆弱性(vulnerability);剥削(Exploitativeness, EXP)、自我牺牲而自我提升(Self-Sacrificing Self-Enhancement, SSSE)、夸张的幻想(Grandiose Fantasy, GF)和特权愤怒(Entitlement Rage, ER)构成自恋的夸张性(Grandiosity)。该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0.92。由于该量表项目较多,影响施测效率。最近研究者在PNI-52的基础上开发了简版自恋人格问卷(B-PNI),该量表由28个项目构成,采用里克特6点计分方法。该量表仍然由上述7个维度及2个高阶因子构成。简版自恋人格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0.93。

3自恋型人格的相关研究

3.1自恋型人格与自尊

自尊(self-esteem)是个体对自我所持有的一种情感性评价,由自我报告测量的自我评价是外显自尊,对自我自动地、立即回忆地和无意识地评估是内隐自尊。当前在一般人群中的研究表明自恋与高外显自尊有关。但在临床样本中自恋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尚不一致,有研究者发现精神病障碍住院病人的自恋(由NPI测量)与外显自尊正相关。而研究者在混合性精神障碍患者中,采用病理性自恋量表评估患者的自恋水平,结果发现自恋与外显自尊呈负相关。对临床自恋者、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和非临床控制组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外显自尊上,临床自恋者比非临床控制组得分更低;相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临床自恋者在外显和内隐自尊上的得分均较高。并且在临床自恋者中,自尊缺陷与更高的自恋的精神病理性有关。总之,当前对于自恋与自尊的关系尚无一致的观点,这可能与自恋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测量工具不一致有关。

3.2自恋型人格与共情

共情(empathy)是个体对他人情绪和精神状态的理解及对其行为的推测,它包括对他人行为的情感体验或推断他人的情感状态和对他人情感状态的认知和理解。研究表明自恋者在观看面部表情时会表现出情绪认知功能缺陷,且当观看情绪情景时会出现镜像情绪和共情有关的缺陷。研究者采用人际反应指数(IRI)、多层面共情测量(MET)和社会认知评估电影(MASC)对临床自恋个体、非临床控制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情感共情上,虽然三组被试在自我报告的情感共情上不存在差异,但在更具生态效度的MET任务上,自恋者比控制组具有更低的情感共情分数。在认知共情上,自我报告的数据表明自恋者具有显著的认知共情缺陷。但在更具生态效度的MET任务中,并未发现自恋者存在认知共情损伤。虽然通过更敏感的MASC任务对认知共情进行评估揭示出自恋个体存在认知共情缺陷,但是这些缺陷可以由共病性的边缘型人格障碍个体所解释。总之,自恋者的共情缺陷主要体现在情感共情方面。

3.3自恋型人格与羞耻

羞耻(shame)是由一个对稳定地、整体地自我负性评价和感知到由失败所引起的情绪,它可以被区分为外显羞耻和内隐羞耻。研究者采用自我报告的羞耻体验量表和自我意识的情感测量(Test of Self- Conscious Affects, TOSCA-3)问卷评估外显羞耻,采用由焦虑作为羞耻的参考类别的改版内隐联想测量(IAT)对内隐羞耻进行评估,对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和非临床控制组的羞耻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恋者的外显状态羞耻和外显羞怯倾向显著高于非临床控制组,但是显著低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重要的是,内隐测量表明相对于两个控制组,自恋者有最高水平的内隐羞耻自我联系,也就是说自恋者存在外显羞耻和羞耻倾向。

4未来研究的展望

自恋型人格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类型,其在自我控制、情感调节、共情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存在问题,研究表明在年轻人中自恋倾向越来越明显。未来对自恋型人格的研究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自恋型人格的性别差异,如自恋型人格性别差异的强度和可变性,以及自恋的不同类型或成分的性别差异等;

(2)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互动的社会环境之中,未来亦可对自恋个体在参与社会互动/人际互动加工时的行为特点及大脑活动机制。

参考文献

[1] 凌辉,黄希庭,窦刚,等.中国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现状调查[J].心理科学,2008,31(2):277-281.

[2] Cai H,Kwan V S Y,Sedikides C.A Sociocultural Approach to Narcissism:The Case of Modern China [J].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12,26(26):529-535.

[3] Raskin R N,Hall C S.A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J].Psychological Reports,1979,45(45):590-590.

[4] Ames D R,Rose P,Anderson C P.The NPI-16 as a short measure of narcissism [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6,40(4):440-450.

[5] Hendin H M,Cheek J M.Assessing hypersensitive narcissism:A reexamination of Murray's Narcissism Scale [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1997,31(4):588-599.

[6] Pincus A L,Ansell E B,Pimentel C A,et al.Initial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Pathological Narcissism Inventory[J].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09,21(3):365-79.

[7] Schoenleber M,Roche M J,Wetzel E,et al.Development of a brief version of the Pathological Narcissism Inventory[J].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15,27(4):1520.

[8] Bosson J K,Lakey C E,Campbell W K,et al.Untangling the links between narcissism and self‐esteem: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J].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2008,2(3):1415-1439.

[9] Svindseth M F,N?ttestad J A,Wallin J,et al. Narcissism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psychiatric acute wards: its relation to violence, suicidality and other psychopathology [J].BMC psychiatry, 2008,8(1):1.

[10] Vater A, Ritter K, Schr?der-Ab€?M, et al. When grandiosity and vulnerability collide: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lf-esteem in patients with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J].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2013,44(1):37-47.

[11] Marissen M A E,Deen M L,Franken I H A.Disturbed emotion recognition in patients with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J].Psychiatry research,2012,198(2):269-273.

[12] Wai M,Tiliopoulos N.The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empathic nature of the dark triad of personalit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2,52(7):794-799.

[13] Ritter K,Dziobek I,Prei?ler S, et al. Lack of empathy in patients with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J]. Psychiatry Research,2011,187(1-2):241-247.

[14] Ritter K,Vater A,R€黶ch N,et al.Shame in patients with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J]. Psychiatry research,2014,215(2):429-437.

猜你喜欢
特征
具有两个P’维非线性不可约特征标的非可解群
月震特征及与地震的对比
如何表达“特征”
被k(2≤k≤16)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詈语的文化蕴含与现代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21株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的鉴定与特征
基于特征筛选的模型选择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