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产量因子的通径分析

2016-10-20 04:30邓丽华毛金雄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通径分析四川省产量

邓丽华 毛金雄

摘要 通过对四川省8个玉米杂交种的行粒数、穗行数、出籽率、百粒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及其对单株产量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百粒重对单株产量的贡献最大,行粒数次之,穗行数较小,出籽率的直接作用为负效应。

关键词 玉米;产量;产量因子;通径分析;四川省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09-01

Abstrac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ent of 4 economical traits(kernels per row,ear row number,seed rate,100 seed weight)and their roles in grain yield per plant of 8 hybrid maize varieties were studied in the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00 kernel weight was the greatest contributor to grain yield per plant,followed by kernels per row,ear row number was the least.And the effect of seed rate was negative.

Key words maize;yield;components of yield;path analysis;Sichuan Province

玉米產量性状具有复杂的数量遗传特点,受多种因数影响,其中穗部性状的影响最为突出[1-3]。对玉米的穗部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以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本文资料来源于2014年四川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全省共10个试点。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33 m2,密度为48 000株/hm2。

2 结果与分析

2.1 穗部因子与玉米产量的相关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行粒数、穗行数、出籽率、百粒重均与单株产量极显著正相关,行粒数与穗行数、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出籽率与穗行数、百粒重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育种实践中,应选择行粒数较多且出粒较高的杂交组合。

2.2 通径分析

p1-0.326 0p2-0.092 0p3-0.450 1p4=0.553 8-0.326 0p1+p2+0.329 7p3+0.184 3p3=0.434 1-0.092 0p1+0.329 2p2+p3+0.842 9 p4=0.380 6-0.450 1p1+0.184 3p2+0.842 9p3+p4=0.114 1

得到通径系数:

py1=1.414 2,py2=0.965 6,py3=-1.002,py4=1.415 8;决定系数:p2y.123 4=0.982 5,pye=0.132 2。

2.3 通径系数的显著性测验

sp1=0.161 8 sp2=0.129 4 sp3=0.129 4 sp4=0.299 8

t1=804 278 t2=7.460 1 t3=3.544 3 t4=4.720 9

查表,得t0.01=2.631 0计算的t值均大于2.631 0,故py1、py2、py3、py4均达到极显著。

2.4 通径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测验

sp1-p2=0.065 6 sp1-p3=0.218 4 sp1-p4=0.207 5

sp2-p3=0.219 4 sp2-p4=0.207 5 sp3-p4=0.300 2

t12=6.838 4 t13=11.062 3 t14=0.007 7

t23=8.968 0 t24=2.188 0 t34=8.054 0

查表得:t0.01=2.631计算的t12、t13、t23、t34均大于2.632,表明行粒数、百粒重与穗行数、出籽率对单株产量的作用确实显著。

2.5 单株产量组成的通径分析结果

单株产量组成见表2。

3 结论

分析结果表明:行粒数、百粒重、穗行数、出籽率决定了玉米单株产量变异的98%。说明这4个因素是玉米产量的主要构成因子。百粒重和行粒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且差异不显著,穗行数对产量的影响也为正向作用,出籽率对产量直接效应为负值,但其通过百粒重的间接作用p34=1.193 3大于其直接作用p3y=-1.002。

四川省玉米获得高产,应先考虑百粒重和行粒数,其次为穗行数和出籽率。由于百粒重和穗行数、出籽率正相关,行粒数和其他3个因素负相关,因此在实际育种操作中,保持一定行粒数的同时,追求较高的百粒重,可取得较好效果[4-6]。

4 参考文献

[1] 郑祖平.玉米产量构成因子的总贡献分析[J].玉米科学,1999(增刊):23-26.

[2] 卢广远,谢幸华.玉米穗部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9(5):52-53.

[3] 广成,薛雁,苟升学.玉米10个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01(1):96-99.

[4] 黄开健.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广西农业科学,1993(1):12-14.

[5] 刘帆,石海春,余学杰.玉米果穗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玉米科学,2005(3):17-20.

[6] 梁晓玲,阿布来提,冯国俊,等.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比较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玉米科学,2001(1):16-20.

猜你喜欢
通径分析四川省产量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湖南主要辣椒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