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电视剧做足文章,地面频道方能突出重围

2016-10-21 11:33牟燕红
电视指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后台频道武汉

牟燕红

案例:武汉广播电视台电视剧频道

2016年上半年,武汉广播电视台电视剧频道一方面锁定《少帅》《太太万岁》等品质上乘、阵容俱佳的年度大剧热剧,另一方面选购《欢乐颂》《虎妈猫爸》《花千骨》等优质二轮剧播出,大大提升了平台的质感与美誉度。尤其是《少帅》作为在全国卫视之前播出的唯一一家地面频道,武汉广播电视台电视剧频道获得了极大的影响力。事实上,武汉广播电视台电视剧频道一直很优秀:全年共播出电视剧200余部7700余集。每年晚间首播电视剧60余部2300余集,很多优秀电视剧璀璨荧屏,脍炙人口,是武汉地区高覆盖、高收视、高回报的强势地面频道。其在购剧方面紧跟市场,量入为出,并能做到:视本土的社会民情和收视需求加大对二轮甚至是三轮影视剧的播出编排。它能够在同类型平台中突出重围,自然有一套自己的看家本领,值得一探究竟。

找准自身定位 才有核心竞争力

在全国城市台收视下滑、举步维艰的形势下,武汉电视剧频道收视依然坚挺,成为为数不多的能与省级地面频道抗衡的强势播出平台和电视剧收视风向标。频道围绕电视剧的特色做足文章,本着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理念,咬定收视率目标,优选精品剧集,打造活动特色。武汉台在武汉地区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节目也是电视剧和新闻类节目。

而电视剧频道(武汉二套)作为武汉广播电视台专业的电视剧频道,始终秉承“引领舆论、关注民生、担当文化、打造品牌”的办台理念,坚持以“精品剧集、精彩生活”为频道传播理念,以准确的受众定位、科学的节目编排,一直致力于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电视剧频道。电视剧频道依托专业团队运作,每年投入巨资采购最新、最优、最热门的电视剧,在武汉地区首轮播放。全天24小时优秀电视剧轮播,剧剧精彩不断,集集好戏连台,构建稳固庞大的收视群,形成“新剧、好剧、大剧尽在武汉二套”的收视品牌效应。

2015年,武汉电视剧频道晚间电视剧在全年52周中有17周排名位居所有频道(含央视、各省级卫视、地面频道、数字电视专业频道等)第一!《嫂子嫂子》夺得2015年本地区收视最高的“剧王”。武汉电视剧频道成为江城百姓最喜爱的电视剧首播平台。

购剧准则 紧跟市场量入为出

武汉广播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有一套自己的购剧准则:

题材。这涉及到项目操作的具体问题,因为电视剧创作的周期通常比较长,所以在题材的选择上其实需要下功夫。大纲创作时或许是目前最热门的题材,但操作到了成品时指不定已经成了残羹冷炙。所以,是什么样题材的作品?市场价值何在?是否具有前瞻性?这都是考察点。

人物及人物关系。这才是电视剧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角色是否有特点,能立得住,有新意?人物关系的构建是否紧密,钩织是否巧妙,是否有戏剧张力,是否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一般情况下,人物和人物关系一出,有经验的人都能够预测到故事的走向,所以最基础的这两项一定要牢靠,要有可行性。

故事核心。由人物和人物关系能牵扯出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来,这个故事有没有趣,有没有戏剧张力,这是最容易被人一眼看出的部分,虽然比不上人物及人物关系重要,但这一项能够非常有力地反映电视剧创作者的功底。

商业价值。电视剧毕竟是个商品。有没有商业卖点,有没有话题性,有没有创造出商业卖点话题性的可能?这是就电视剧呈现状态的市场化考量。

人文价值。虽然说电视剧是商品,但我个人觉得像电视剧电影小说等等,既然有着传递创作者思想的功能,就应该担负起相对应的责任,在思想层次上有一定的深度。

武汉广播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在购买电视剧方面努力做到:紧跟市场,量入为出,视本土的社会民情和收视需求加大对二轮甚至是三轮影视剧的播出编排。同时,根据现有的各频道不同的风格以及收视目标人群的差异采购不同类型的电视剧。

电视剧频道是一个全类型的专业电视剧频道,战争、都市情感、古装等多种风格的电视剧均在该平台播出。另外也会根据一些节日、寒暑假等大型时间节点内,重点购买部分剧目,如寒暑假期间,购买了当时话题性强、收视火爆的电视剧《花千骨》《欢乐颂》等用来吸引年轻的观众观看,丰富平台受众人群类型,拉升了频道收视;去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期间,重点购买了战争剧《英雄戟之影子战士》《枪侠》等硬剧正剧,均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效果。

主题化排播 打好组合拳

武汉广电每天播出电视剧12部41集(非黄金档9部32集,黄金档3部9集)。武汉2套电视剧频道全天播出时长为1440分钟,电视剧播出时长为973分钟,电视剧播出时长占比高达76.7%。电视剧播出时长占比过半的频道还有武汉4套经济频道,在全天播出1146分钟的情况下,电视剧播出时间高达668分钟,占全天播出时间的67.5%。其余的武汉1套新闻综合频道和武汉6套外语频道,全天节目播出时长分别为1240分钟、1092分钟,其中电视剧播出时间A为205分钟、90分钟,分别占全天节目播出时长的18.6%和10.5%。如此丰沛的电视剧时长,电视剧城市频道是如何编排的呢?

就拿2015年来说,电视剧频道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实施主题化编播战术,努力打好组合拳,力争电视剧的集群编播效果。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电视剧频道从6月底开始就在晚间黄金档“钻石剧场”提前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编播季,共播出《枪神》《决杀》《血色青春》等优秀抗战题材电视剧10部380集,取得了今年的收视高峰。紧接着10-12月,频道又在“天天影视汇”推出“都市恋爱季”,播出《爱情回来了》《爱情睡醒了》《爱情启示录》《爱情大都市》等系列现代都市爱情题材电视剧集,锁定时段目标观众,也取得了良好的播出效果。此外,寒、暑假及春节、国庆长假,频道也均打破常规格局,为不同的收视群体实施特别编播季。

2016年上半年,频道在坚持电视剧品质和频道美誉度两手抓,提前锁定了《少帅》《太太万岁》等品质上乘、阵容俱佳的年度大剧热剧;另一方面选购了《欢乐颂》《虎妈猫爸》《花千骨》等优质二轮剧播出,有效地节约购剧成本。上半年,电视剧频道白天收视份额平均值达2.754,比2015年同时段的1.835增长了0.919,上升50%;电视剧频道晚间收视份额平均值达5.994,比2015年同时段增长了0.02。

未来全媒体平台播放或将成为新常态,媒体间的受众、周期、传播效果的优势互补与跨媒体合作,也将为电视台、视频网站及制作公司带来更多利益。

自2015年各地方卫视开始执行“一剧两星”政策以来,传统影视公司的播放平台缩水,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剧与传统电视剧呈现出由博弈到融合的转型可以说是一种必然。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全媒体平台播放或将成为新常态,媒体间的受众、周期、传播效果的优势互补与跨媒体合作,也将为电视台、视频网站及制作公司带来更多利益。

具备“标杆”意义的成功“台网联动”

近期热播的台网联动剧《老九门》自7月4日首播后,收视率领跑卫视节目黄金档。并且在网络上的表现也是不俗,上线12小时点击量达到1.7亿人次,首周播放量超过7亿人次,在微博热搜和线上话题榜单也是居高不下。虽然该剧被一大堆原著党吐槽,盗墓剧改成了抗日言情剧,但在“盗墓”的外壳下注入了“民族大义”的内核,也正是该剧能够上星播出的关键所在,也免去了“上交给国家”的尴尬。

制片人白一骢表示,作为一部网台联动的剧集,创作者必须要考虑内容对于视频网站和电视台两个平台的兼容性:“视频网站和电视台的核心观众群肯定是有所不同的,必须要考虑兼顾,这点从创作初期就有所准备了。”2014年被称为“自制剧元年”,2015年网络剧发展方兴未艾,2016年则逐步迈入了成熟期。《老九门》的出现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内容融合”的一次向前迈进,但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剧情太过于拖沓饱受观众诟病,但从某种程度来说,《老九门》的成功具备着“标杆”意义。

自《蜀山战纪》《班淑传奇》开创的“先网后台”模式实现了传统电视台与网络视频平台播出的鸿沟转化之后,“网台联动”的趋势大大加快,台网融合的趋势已显现。而此次《老九门》的排播是“先网后台”的另一种演化版本。

《老九门》选择周播本身对于IP夯实和其衍生品如游戏、周边商品售卖的收入非常有利,而系列IP经过前期的沉淀,对粉丝的感化力更强。作为《盗墓笔记》前传,《老九门》选择周播是水到渠成。

而在这个模式中,爱奇艺VIP会员始终能每周抢先看4集,充分满足了粉丝们提前观剧的心理,让爱奇艺粉丝永远“先睹为快”,拥有“剧透”的优势,粉丝的讨论乃至吐槽不断发酵《老九门》的口碑,助推电视剧的收视率。而每周更新时的台网同步,每次的全网跟播无疑再次提升电视剧的关注度,既实现了用户覆盖互补,又可以实现台网的互相导流,拉长了网剧的热度周期,可谓一举多得。站在《盗墓笔记》肩膀上的《老九门》,通过系列创新,成功刷新了前者的口碑。

“先网后台”到底是消化库存还是开辟新路

《遇见王沥川》这部改编自同名IP的言情剧杀青于2013年,让书粉们望眼欲穿近四年之后, 7月22日登陆视频网站,安徽卫视却要到7月31日才播出。即先网络播出后电视台播出。先网后台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2015年,《蜀山战纪》开此先河,迄今已有十几部剧选择了先网后台模式,尤其今年6、7月份,国产剧界再次迎来先网后台模式的井喷,《遇见王沥川》与《缘来幸福》《吉祥天宝》《六扇门》《怒江之战》等先后加入,粗略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13部传统电视剧选择了先网后台。

众所周知,不是所有拍了的剧,都允许播出来的。国际电视电影节目交易中心负责人龙童就曾介绍,一部剧,“经过剧本报批备案、拍摄许可、发行许可等多层审核,才能真正进入市场。”多层审核之下,电视剧就不知道会卡在哪一步而播不了。此外,如今的电视台还受限于“一剧两星”“收视对赌”“限古令”等调控政策的影响,在档期上对电视剧的消化能力有限。此外,剧方要价太高,发行公司不给力,或是演员的“咖位”不够,都是剧集在电视台卖不出去的原因。相较于电视台一年播出的剧集有限,视频网站对于电视剧的胃口可就大得多了,不怕买来了剧没有档期可上。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多屏时代到来,观众利用手机、PC等设备观看电视剧的行为也逐渐增多。这都是视频网站相对于电视台的优势。另外,视频网站也往往不仅是电视剧买家,还是金主,例如《蜀山战纪》,正午阳光团队出品、选择网台同步播出的《如果蜗牛有爱情》,都有视频网站的投资,这也是电视剧选择先网后台的主动因素之所在。

不可否认,在互联网时代,先网后台这种更具互联网气质的播出方式,也已成为在电视台发行困难或卖不出理想价钱的电视剧的一条新出路。

而对处于电视剧终端的观众来说,相对于只能跟着电视台按集观看,作为视频网站会员,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更灵活地追剧,甚至一次性看全集来过把瘾。因此,业内难免会点赞“先网后台”,以消解电视台与视频网站之间的界限。

然而,先网后台这条“康庄大道”似乎并没有多光明。即使是《蜀山战纪》,它也曾面临在电视台卖不出理想的首播价格,选择先网后台也有退而求其次之嫌,此外,先网后台仍然是一种有风险的新模式,不少电视台并不接受。特别是在卫视播出时将会获得高收视率从而带动广告收益的热门上星剧,若也先网后台,电视台恐怕会损失惨重。仍以《蜀山战纪》为例,在安徽卫视落后于网络半年播出后,收视成绩并不能说绝对理想。

最关键的是,包括《蜀山战纪》在内的13部先网后台剧,并没有一部是真正在筹备、制作阶段就主动选择先网后台的剧,并未对网络观众观剧喜好做出内容、剪辑上的配合,比如集长更短、悬念梗埋得更合理等。

几乎没有主流大剧问津这种模式,而选择先网后台的几部剧,纵然有的大咖云集,但大多却是积压许久的“老剧”。到目前为止,国产剧选择先网后台背后,依旧有着一声无奈的叹息。

IP“感染”网络剧,自制剧持续升温

相比往年,今年上半年的网络剧市场出现了几个不得不提的明显趋向:首先是IP改编扩散至网络剧,热度持续增加,甚至已超过原创剧。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表示:“爱奇艺是一个开放型的平台,所以爱奇艺跟拥有IP的各种类型的公司合作。”在《老九门》项目中,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路IP孵化思想。IP的特征就是系列化、可衍生,《老九门》是由超级IP改编而来,而且与平台另一爆款《盗墓笔记》同宗同源,这本身就是爱奇艺平台IP体系的一脉相承。而《老九门》的番外篇现在也进入了拍摄当中,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表示,“拍摄《老九门》系列番外,是爱奇艺尝试将IP品牌化、娱乐化,致力于全面激发优质超级IP巨大潜力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后台频道武汉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Wu Fenghua:Yueju Opera Artist
后台暗恋
寒假快乐频道
频道
后台的风景
专家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