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勿忘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2016-10-21 16:43陈焕容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思品责任意识责任感

陈焕容

责任意识是指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是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是与人的理想、志向和价值观的统一。

在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道德缺失,责任感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我们中学生当中也不例外。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是博学多才的,需要有终生学习的观念,需要有与人协作能力,需要具备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等,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责任心。如果一个人没有认真负责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做一切事情都会失败。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而责任意识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勇敢地面对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已成为全社会的最高呼声,也是思品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思品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本人的几点浅见。

一、挖掘教材 知责明责

思品课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起着重要作用。思品教材中就有大量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的内容和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相关教材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如在学习《角色与责任》一节内容时,我先提出在课室见到地面上有垃圾、课室无人时光管亮着你会怎样做,家人生病时你会怎样做,过马路时你又会怎样做等一系列学生身边常出现的问题。然后在学生的讨论、回答中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责任,学会负责任是一个人成熟长大的标志之一。再让学生充分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之中,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就要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做好笔记,独立完成各科作业。

二、榜样激励 潜移默化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它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列举社会上的典型实例,为学生树立榜样,更为形象,易于学生领会和模仿。

在学习《维护公共生活的安全》的内容时,我在课堂上大量列举典型事例。如大连市公交车司机黄志全的感人故事:“黄志全司机在一次行车途中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做了三件事:一是把车徐徐地停在路边;二是用生命的最后一点力气拉下手动刹;三是把车门打开,让乘客下车,然后熄灭了发动机。做完这三件事后,他静静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故事讲完后,我及时引导:“是什么原因使到黄志全这样做?”这时学生七嘴八舌的答开了,有人说他太傻、太蠢,有人说是他崇高的品格,也有人说是他工作责任心强等,这时我一边分析,一边引导,最终强调说是他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责任感。正是他强烈的责任感,才保证了全车乘客的生命安全。这样,学生被这一感人的故事所感染,懂得应做好自己应做的事,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同时布置学生课后收集杨利伟、袁隆平等名人们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事例。

通过典型事例列举,名人事例收集的方法,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地让学生来感受黄志全、杨利伟等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引发学生的深思、让学生感受到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树立起责任意识。

三、反面警醒 认清代价

一个道德缺失,责任心不强的人不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也无法与他人合作,必然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尽责任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不负责任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学习《角色与责任》这节内容时,我列举了几个反面教材来印证不负责任的代价。例如2002年6月,当时轰动全国的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事件,嫌疑犯竟是两名不满15岁的中学生,他们经常逃学去网吧玩。因与网吧服务员发生纠纷,于是起了报复之心,遂购买汽油纵火,导致了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两名中学生也遭受法律的制裁。提出问题讨论: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透过对“两名不满15岁的中学生也遭受法律的制裁”问题的讨论,理解并体会到这两名中学生的行为就是对自己(学习、行为)、对他人和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他们这种法律意识淡薄、无视社会责任的行为必然要遭受法律的制裁。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讨论、思考,让学生吸取教训,对自己的错误或过失造成的后果,要承担责任。当自己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某种不良后果,无论是自己的错误还是无意中的过失,都应该勇敢地、老老实实地承担责任,逃避或推委自己的责任可能付出更沉重的代价。这样,通过反面事例的警醒,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敢于承担责任的意识。

四、参与实践 强化责任

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外在具体表现。而导行就是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指导,使其知道应该怎样做,这也是思品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和理论教育,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思品教师在开展责任教育时,以课堂为基础,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如利用学生平时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参加志愿者服务,近段時间我市“创文明城市 做文明市民”创文活动等机会,引导学生结合课堂学习的知识审视我市的社会现象,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了解社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公民责任感。在本市的“创文”活动中,我结合“创文”活动的相关知识,学校对学生的要求,社会责任感等,让学生明白参加社会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引领导行,让学生明白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当中,用行动来说话、证明。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强化责任意识,践行责任行动。

责任是一个既古老又永恒的话题,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千年不变的主题,更是思品课的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在社会上营造正义的,积极向上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更多的人关注他人、关注集体、关注社会,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大地得到传承和发展。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励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我们一起努力吧!

猜你喜欢
思品责任意识责任感
大学生恋爱过激行为分析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责任感等2则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
班里那点事儿
试论责任感的评价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