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6-10-21 16:43托慧慧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思维

托慧慧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很多数学教师的口头禅,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学生,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营造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与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2.重视提出问题,扶持创新行为

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得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奇谈怪论和异常举止。”才能扶持他们的创新行为。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其次,有了问题意识之后,应进一步地从不同的方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扶持其创新行为,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抒写出具有个性的见解。

3.培养总结归纳意识,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基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难易适度又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就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创新兴趣和求知欲。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教师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创新兴趣,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条件和帮助,尽量使他们的创新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要重视总结学生的创新精神的点滴经验,好的经验要大力宣传,使学生逐渐树立起“我会创新、我能创新”的信心和勇气,养成创新这一好习惯。例如《椭圆》这一章中,“椭圆的定义”利用课件制做画图过徎,可使学生进一步形象地观察所学的知识。高中数学的解析几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能展开学生想像的能力,更好地能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們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思维就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一)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然后,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最后,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注意培养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

3.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

4.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重视解题教学,发展创新思维

1.利用一题多变,训练创新思维

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我精选例题,对学生进行灵活多变的变式训练。如采用改变叙述方式,改变量的关系,改变设问角度或因果关系,改变已知条件,改变题目结论,改变题目类型等方式。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剖析,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引导学生从比较中寻找一类解题规律,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促使学生从顺、逆、侧等不同角度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2.一题多解,拓新固本,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一题多解从方法的角度考虑,具有变通性的特征。开展一题多解训练,能使学生思维朝这各个方面发散。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尽可能的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每一个例题,也要求学生用不同几种解法完成作业,这样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通过高中数学新课改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感受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社会更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师要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初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思维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