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2016-10-21 16:43卢婷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研幼儿园

卢婷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教师有“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的职责。为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幼儿园教研活动正是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创设的重要学习平台。但是在幼儿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今天,教师们的教研活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的积极性、参与性不强,业务学习效果不理想,教研活动过程中的形式化、教条化、低效化严重,导致教研活动成效欠佳。为什么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显得如此消极、被动?怎样做才能发挥教研活动的真正作用?为此,我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教研活动。

一、当前幼儿园教研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研活动疏于管理,导致形式化严重

有些幼儿教师没有认识到教研活动的重要性,缺乏对重要性的认识,必然会导致幼儿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为教研活动做准备。在教研活动中,有些幼儿教师无思想,无目标,无“备”而来,特别是一些新手教师无话可说,或是感到自身水平不高,怕贻笑大方,不愿多说,习惯于当“忠实的听众”,导致教研活动成了主讲人的独角戏。在这样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不能很好地进行交流,缺少深入地思考和主动对话交流意识,缺少智慧的碰撞和共享,教师们的专业技能无法得到提高。教研活动也没有凸显出“合作、探究”的理念,完全是应付、走过场,使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二)教研活动过程中采用“一刀切”的工作方法

一所发展中的幼儿园,师资队伍是逐步趋向多元化的:既有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又有教学经验相对丰富的老教师;既有擅长教学活动的教师,又有擅长生活活动的教师,教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学历不同、风格不同、经验水平也不相同。而教学是一个个性化非常强的活动,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是在教研活动过程中,却采用整齐划一的“一刀切”的教师教研模式,导致教师不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三)教研活动缺乏及时性

有些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没有形成常态,有时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才能组织一次,有时完全取决于园领导的随意性,有时甚至因为某位领导不能参加,教研活动就取消了。这样使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使教研活动缺乏及时性。

(四)教研活动重“教师”轻“幼儿”

教研活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青年教师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有些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内容多是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层面的东西,教研的结果多为教学得失的经验总结。表面上看似乎是关乎教研活动,实质上却是在写教案,而将教研活动作为一种园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忽视了。

传统的教研主要是备幼儿、备教材、备教法这“三备”,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就是“备幼儿”,然而有些幼儿园视“教学效益高于一切”,教研活动中确定的一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必须服务于教学效益,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甚至违背了幼儿的意愿,将“以幼儿为本”为本教学观抛之脑后。

(五)教研活动内容不平衡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即“一日生活皆课程”。然而教师在教研活动的时候,对于教研的内容、组织方式等方面有着诸多的不平衡。

二、对教研活动的改进建议

(一)做好教研活动的管理工作

幼儿园管理者要不断完善教研活动的组织、流程工作。首先,要提前确定教研活动的内容、范围,并根据教学进度提前通知主备人和其它成员做好准备;其次,主备人在接受到教研任务之后,就要肩负起教研工作的主要责任;再次,在教研活动阶段,教师要共同研讨,完善教案,主备人要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成员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最后,教研活动之后,成员要根据本班幼儿和自己的教学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理顺思路,把教研活动的成果内化为自己的思路。

(二)根据教师的能力,将教师分层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只有具体地分析特殊的矛盾,我们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加以区别,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特殊原因,从而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因此幼儿园的管理者要根据教师的能力,把教师分为三层,即新手型、骨干型、名師型,根据教师不同发展层次,制定出不同的教研活动的模式。此外,作为管理者还要多提供一些供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交流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三)要突破时空界限,让教研活动常态化

有研究者认为教研活动缺乏灵活性,因此,管理者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来开展教研活动活动,真正做到教学缺什么,我们就给予什么。笔者认为除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教研活动外,教研活动还要突破时空界限,让之常态化,教师在教学中随时都会遇到问题,随时进行交流和探讨,这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教研活动相结合的模式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可能更有实效。

(四)从关注教师“我们的教”到关注幼儿“他们的学”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这就要求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关注幼儿,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特别是教研阶段均能了解儿童的原有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特点、智慧策略等,将“儿童为本”的理念注入到教研过程中,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学观。

(五)教师要学会平衡教研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目标已不再适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作为给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者,必须转变培养方法,因此,在教研活动时,教师要有平衡教研的意识,从幼儿的一日生活入手。平衡教研是现代课程观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幼儿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那么,平衡教研具体表现在哪里呢?第一,生活、运动、游戏、学习活动教研的平衡。第二,室内活动与户外活动教研的平衡。第三,统一的集体活动与自由的个别活动教研的平衡。总之,在“平衡教研”思想下,使各种活动统筹安排,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教研幼儿园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