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策略

2016-10-21 16:43李秀芳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礼仪行为习惯游戏

李秀芳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还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在今天,针对从小就收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的幼儿来说,在社会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尊重、谦让和合作的精神,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可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在培养幼儿礼仪教育时应注意哪些策略呢?

一、作为家长或者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礼仪教育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教育,其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优雅的气质和优美的仪表、风度;有利于培养孩子完善独立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优良个性。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写到,“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青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留下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在倡导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的今天,幼儿礼仪教育显得尤为重要。3—6岁正是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为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整儿童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家长与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以身作则做好幼儿的礼仪表率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做子女的要懂得学礼仪学孝顺。然而,现代家庭教育现状分析,现在的孩子都成了家长心中的“小皇帝”,是家长手心里的宝。在社会交往中,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尊重、谦让、合作的精神。不少家长把幼儿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看作是幼儿教育的硬任务,忽视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行为技能的训练。常人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说的不错。所以在家时,父母应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教育孩子学会懂规矩、懂礼貌。在幼儿园里,教师的一言一行势必成为孩子们的典范,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的言谈举止是孩子们的表率,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幼儿的楷模。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对自己进行礼仪知识方面的充电。老师在学习上应引导孩子学习基础礼仪及一些文明用语,让孩子从点滴中学习积累,慢慢形成习惯。幼儿良好礼仪的培养需要家长、老师两者教育密切结合,拧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对孩子产生强大的影响,促进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礼仪教育渗透于各个领域教学活动中

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是血肉相连、相互促进的。因此,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幼儿园礼仪教育生活化、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通过幼儿亲身感知、实践,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意识及礼仪行为。如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科学规划教学内容,选择贴近生活、贴近幼儿、贴近实际的故事、诗歌、散文、早期阅读等有机融入礼仪教育,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快乐中感受,实践中养成。

四、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幼儿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积累社会经验,学会怎样做人、怎样生活。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把禮仪教育灵活地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随机进行。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活动主要包括进餐、盥洗、睡觉等环 节。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为礼仪教育提供了很多契机,教育者要在日常的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情境,制定各项行为规则。同时对每个环节的行为提出具体的要求,把礼仪内容细化到各个环节中。例如,早晨入园时,安排六位身披“礼仪标兵”绶带的幼儿及礼仪教师、保健医生面带微笑用真诚的问候迎接每个家长及幼儿的到来,幼儿来园时要求幼儿仪表整洁,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等。进餐做到文明用餐,保持桌面干净,爱惜粮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餐后自觉收拾餐具,养成漱口和擦嘴的好习惯。午休时能自己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并且安静入睡等。教育者只有将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随时随地的进行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五、在游戏活动及区域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实践告诉我们,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不仅需要幼儿克服困难,还需要与他人合作共享成功的乐趣,这时向幼儿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能获得最佳效果。幼儿通过游戏认识社会、熟悉社会、适应社会,在游戏中能培养幼儿应有的道德品质,如礼貌、独立、友善等。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幼儿们在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学习各种社会规范,用不同的方式、语气与周围的人交往,从而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在区域活动的设置上,我们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创设丰富的、多功能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区域,以便于幼儿之间既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能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专注地投入游戏活动,为同伴间的友好交往奠定基石。如为培养幼儿的基本礼仪,可以创设“娃娃家”“漂亮宝贝”“我会用礼貌用语”等区域活动,再如,为培养幼儿的公共场所礼仪,可以创设“自助餐”“超市”“烧烤店”“小银行”“小剧场”“小医院”等区域活动。这些源于生活、体现生活的游戏情景,给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满足了幼儿尊重与被尊重的情感需求,为幼儿的礼仪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还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让我们在对礼仪的思考、感悟中,带着教育家们的启迪,切切实实地深入开展礼仪教育吧! 教孩子礼仪,就是教孩子优雅的过一生!教孩子礼仪,让孩子们 在点滴之中展示礼仪之邦的风范!

猜你喜欢
礼仪行为习惯游戏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筷子礼仪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礼仪篇(下)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