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及心理调整

2016-10-21 16:43鲍珺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逆境挫折幼儿教师

鲍珺

许多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幼儿教师往往无法正确认识自己所应扮演的多种角色而产生迷惘,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不适应。本文将从造成青年幼儿教师环境适应不良的原因和如何有效克服环境适应不良等问题入手分析,帮助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幼儿教师合理调适自我的心理,形成良好的环境适应,促进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抽样调查表明,在青年新任幼儿教师群体中,往往会出现环境适应困难的心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学校的硬件设施、经济待遇、学生状况、教师岗位、领导与新教师的关系等难以适应,他们不同程度地为此苦恼。

我通过与本校十几位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幼儿教师共同探讨了解,發现造成这些幼儿教师“环境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新时期的幼儿教师角色认识不足

许多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幼儿教师对角色认识不足,或片面或单一地理解幼儿教师角色,从而导致幼儿教师角色适应困难。

如有些新幼儿教师把自己的角色仅仅局限于幼儿的玩伴,言语随意、行为散漫,在学生中没有树立起威信,导致无法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而有些新幼儿教师只是扮演一个“纪律的监督执行者”的角色,对学生缺乏爱心与耐心,成天摆出一副严厉的面孔,动辄对学生批评、挖苦、嘲讽、惩罚,造成严重的师生对立情绪。

二、学校环境条件的要求大多存在理想化倾向

刚刚迈出师范院校大门的新老师,受到理想化教育的影响,加之社会阅历不足,往往对学校的生活条件、人际关系、学生状况、领导关注等各方面的要求过于理想化。虽然都是合理的,但现实与理想还存在一定差距的。部分新教师由于对承受这些困难的心理准备不足,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难以接受,屡屡挫败,最终只能怨天尤人或封闭自我。

三、新幼儿教师往往自我期望值过高,追求完美主义

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迈上工作岗位的新幼儿教师是多次竞争的优胜者,在其成长经历中,多受到教师、家长的青睐。由于他们对幼儿教师角色的认识片面,往往把幼儿教师视为“完美的知识、精湛的技艺与人格的化身”,因此也把“完美”当作自己为人处事的目标,然而追求“完美”的心态容易忽略自身条件的限制,如个性能力、机遇、学生状况等。

幼儿教师的成熟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而新幼儿教师对此认识不够,一旦过高的自我期望目标不能实现,就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而过多失败体验的积累,必会成为阻碍其适应学校的心理障碍。

那么,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幼儿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克服“学校适应不良”的问题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适自己的心理。

一、形成正确的学校适应观,适当调节工作压力

我认为正确的环境适应观应包括对幼儿教师角色的适应,即首先应了解幼儿教师该干些什么,如何做,可以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并通过工作中的实践与情感来感受幼儿教师职业的崇高与神圣,进而使个体的幼儿教师角色行为符合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角色期望。青年幼儿教师应正确理解幼儿教师角色的多样性,而不应片面地局限于某一个角色的扮演,那势必会与社会中另外一部分人所期望的幼儿教师角色发生冲突。因此幼儿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个度,并善于化解社会中不同的人对幼儿教师角色期望的冲突。

当压力到来时,也应学习一些松弛与调适的技巧:如进行体育锻炼,合理宣泄;采用曲线抗压,适度逃避,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来重新面对压力;面对现实,认识自我,有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提高超越挫折的能力;或是找年长的有经验的老教师咨询,请求他们的帮助与指导,这些都不失为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

二、有一定的超越挫折的能力

面对现实,认识自我,可以说是为承受挫折做好心理准备,而一旦挫折降临时,我们应该具有超越挫折的能力。即受到挫折后保持冷静,面对现实审时度势,采取更积极更务实的态度。新幼儿教师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提高自己超越挫折的能力:

1.坚持目标,矢志不移

人生的征途不可能一番风顺,遭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目标是正确的,就绝不可轻言放弃。

2.调整进程,从长计议

长远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若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3.珍惜逆境,磨练意志

逆境不是坏事,它是孕育成功的摇篮,磨练意志的学校。新幼儿教师应学会珍惜逆境,在逆境中磨练自己,在逆境中生存、发展和成熟起来。

三、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际关系

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个体,往往可以主动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提出健康人格应具有六个特点:具有自我适应的能力;具有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具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接纳;具有现实性的知觉;具有自我客体化的表现;具有一致的人生观。根据阿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结合教师的工作特点,我认为教师的健康人格应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具有健康的成就动机

刚上岗的新幼儿教师,首先应明确自我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以此作为以后工作的动力和克服工作中所遇困难的精神支柱。

2.具有较稳定的工作情绪

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幼儿教师工作情绪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一名幼儿教师具有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对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3.具有准确的自我观念并能悦纳自己

准确的自我观念是指对真实的自己有一个较清醒的认识,既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并能愉快、坦然地接纳自我。对于可以改变的不足之处应不急不躁地加以锻炼和改善;对于不能改变的不足之处,也不否认和回避,而是坦然地接受现实,在工作中扬长避短。

4.具有较为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求教师职能的转变,给幼儿教师的角色赋予了新的内容,青年幼儿教师应对幼儿教师角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具备较强的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尽快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儿童,才能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以不断的创新精神推动素质教育的前进。

猜你喜欢
逆境挫折幼儿教师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Holism in Education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挫折
终身不遇
完形填空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