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2016-10-21 16:43张凤芹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茱萸佳节重阳节

张凤芹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了解本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正确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过程和方法目标:

结合注释和老师的提示自己解释诗句的意思,通过了解本诗背景和分析个别词语的意思,更深入的了解本诗的思想感情,进而有感情的诵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深入体会作者思乡情切的情感,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所蕴含的感情。在学习中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是农历八月二十七,再过几天就是农历九月初九,谁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

师:对,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

师:在我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登高、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如今,这个古老的节日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成为一年一度的“老人节”。因为九月初九中的两个九意味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

师: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年仅17岁的王维为了求学,离开家乡,告别亲人,过着漂泊他乡,举目无亲的生活。在亲人团聚的重阳节里,诗人王维孤身一人、无依无靠,浓浓的思乡之情涌上心头,挥笔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初读感知

师:谁愿意把题目读一下?

师:读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味道。要想读出古诗的味道就要声音放轻,速度减慢。

师:请同学们借助音节自由朗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朗读时要做到“字字入目,字字出声。

三、品读诗句

师:这首诗中的哪一句最能直白的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你们认为句中的“佳节”是指什么节日?

师:“每逢佳节”是什么意思?

师:这里的“佳节仅仅是指重阳节吗?

师:这里的“佳节”是指我国所有的传统节日,除了重阳节,还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师:王维只是在“每逢佳节”的时候才思念亲人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再来品读这句诗句。

师:你从哪个字知道的?(倍)

师:如果让你在“倍”字前面加一个字,该加什么字?小组讨论

师:每当到了过节的时候就加倍地思念。由“加倍”一词,你还想到了哪些词?(格外、更加、特别、非常、十分)

师:对,平日对家乡、对亲人有五分的想念,到了佳节就变得十分的思念,说明王维平日里也在思念亲人。

师:诗人王维为什么会如此思念家中的亲人?诗中的哪一句是讲他思念亲人的原因?

(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独”字是什么意思?

师:老师和你们都是湾沟人,那我们是同乡还是异乡?老师到你们家做客,是不是异客?

师:当孤身一人生活在人地生疏的外地,我们就说他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这两句诗让老师想到了我们班的孙佳林同学,为了上学,她离开了爸爸、妈妈,来到姑姑家,孙佳林生活在姑姑家,每天都在想念谁?想爸爸妈妈有时会想得怎样?

师:带着对爸爸妈妈的想念,孙佳林你来读一下这首诗的前两句。

师:孙佳林在朗读时把自己的亲身感受融入之中,潸然泪下,真让人心里酸酸的。

师:可是王维求学的地方长安与他的家乡蒲州之间路途遥远。当时,除了步行,就是坐马车、乘船,回一趟家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所以王维几年都回不了家。他只能把无尽的思念埋在心底,写在诗中。

师:五月初五端午节,王维看着碗里的粽子,吃得下吗?指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八月十五中秋节,王维望着天空的一轮明月,高兴吗?指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九月初九重阳节,王维目睹着人们成群结伴,登高插茱萸,饮酒作乐,他只能待在旅馆里,快乐吗?指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王维独自一人在旅店里会做什么?(饮酒消愁)

师:举杯消愁愁更愁。

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漂泊他乡、身居异国的游子们的共同心声,所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诗句千百年来,广泛流传,成为游子们思念家乡、思念故土的名言。

师:王维在重阳节里思念家中的谁?又想到了他们在做什么?

师:我们来读读后两句。

师:这里的“兄弟”除了指王维的同胞兄弟外,还包括王维的亲人,朋友。

师:想到亲人、朋友们在重阳节里登高插茱萸。

师:令亲人、朋友们遗憾的是——“遍插茱萸少一人”,少一人,少的是谁——王维。

師:让兄弟亲人们遗憾的是重阳节不能王维团圆,不能与王维一起插茱萸。

师:茱萸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登高时,把茱萸插在头上,或装在小布袋里带在身上,以求平安。

师:这个“萸”字很容易写错,看老师写这个字。(板书“萸”,并讲解写字要领)请大家把这个字一笔一划地写一遍。

师:王维想念家乡的亲人,家乡的亲人也在思念王维,亲情和友情让他们心心相印!

师:让我们带着王维的思念,带着亲人的遗憾齐读后两句。

师:王维是在京都长安求学,当时京都长安非常的繁华热闹,可这繁华热闹的景象丝毫没有冲淡王维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那是因为在王维眼中月是故乡明啊!

四、升华情感

师: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可是王维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仍然是那样的深沉。

师: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王维独自站在异乡的窗前,面向家的方向,深情地吟诵着——齐读整首诗

师: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王维独自登上异乡的高山,回想遍插茱萸的团圆场面,大声地吟诵着——齐读整首诗

师:王维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情感染着我们,老师相信今后你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家乡,不会忘记家中的亲人。

五、回扣诗眼、

师:结合你对诗句的理解,在小组内相互说说题目的意思。

师:题目中的“山东”不是指现在的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蒲州一带,是指诗人王维的老家。

师:这首诗的题目很长,有9个字,如果只保留一个字的话,应该保留哪个字?(“忆”)

师:因为“忆”在这里就是——思念、想念的意思。

六、配乐朗读

师: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来读这首诗,你们最想听谁读?

指名配乐朗读。

师:读着读着,有的同学不知不觉地就背下来了,能背的就背,不能背的就读。

七、古诗新唱

师:这首诗我们可以读,可以背,还可以唱。

先听唱再随唱。

八、布置作业

搜集“思念”主题的诗、歌曲等。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倍思亲

独 兄弟

少一人

猜你喜欢
茱萸佳节重阳节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佳节到
怀念一枝茱萸
每逢佳节胖三斤
重阳节
快快乐乐过佳节
重阳节为什么称为“重九”
重阳节
漫话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