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016-10-21 16:43武慧琴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创造性新课程探究

武慧琴

针对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课程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简称为“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对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呢?下面我想谈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一、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唤醒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敢于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各种问题;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智力活动。只有在民主、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水涨船高,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度显著加强。因此,教师要把自己与学生真正地平等起来,“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这样的课堂,师生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补充与讨论,赏识与肯定,倾听与沟通,尊重与信任,平等与合作。我们做教师的往往会反对学生上课“插嘴”。其实,学生不由自主地“插嘴”时,正是他积极思考,产生新思想的时候,如果我们对其批评或置之不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激发学生质疑解难

基于探究性学习的问题教学,教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思考。

1.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传统的教学提问,将学生放在被动考问的位置上,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标准化,势必导致学习主体的错位、主动参与的丧失、自信心的受损。而问题教学在预习、导入、课中、课尾以至课后,学生都有权利不断地提出和补充问题。它鼓励学生提真实的问题,不鄙视学生问题的幼稚,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和合作解决问题,真诚地欣赏学生不断萌发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参与中的个性化表达。

2.学生应是解疑的主体

问题教学不是简单地由过去的教师问学生答,变为学生问教师答。学生有提问的权利,同样也承担着解疑的义务。因此,依赖问题产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现,能自然和恰到好处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表达能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也就在自主提问、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实现。

3.不要追求死答案

在倡导珍视学生个体感知的今天,教学中可运用求异创新大胆设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很有启发性。例如我在教学《中彩那天》这篇课文时,我相机要求学生续编故事,想象当库伯将中彩的汽车开走以后,爸爸、妈妈和“我”会怎么想?会说些什么?学生中出现了各种想象,同学们从中受到了启发,创造性思路也拓宽了。

三、把学习的绣球抛给学生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氛围。这是创新的土壤,这片土壤的大门是需要教师用亲切、饱满、稳定的教态去打开的。

1.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

我认为学习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2.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语文教与学的全过程,通过系统训练来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智慧,使他们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创造。

3.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表述

教学中,我尽量启发学生自己去说,促进学生积极地、自觉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发展智力。同时,通过说,反馈信息,使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在有限的40分钟里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四、多一点激励,少一点批评

上课时,教师常爱轻率地下结论,对于一个学生的回答,马上轻率地评价“对”或“错”。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展现学生思维的过程,发现不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丧失了许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宝贵时机。教师应将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可以这样评价,如“你想得真棒,有不同的想法吗?”“你说得真不错,谁能超过他?”等,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发表个人独特的见解。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即使偶尔失误,教师也应宽容大度,肯定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勇气和态度,对其获得成功的那一部分,哪怕是极微小的创造性,也需加以充分肯定和激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对学生学习语文来说是科学、实用而又富有时代特征的。在运用中,我们不仅要全面理解、探究内涵,而且要有开阔的视野,不断地总结和发现,这样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

猜你喜欢
创造性新课程探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设问引导探究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