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景幼“笑”园人文管理的探索

2016-10-21 16:43叶惠枝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共育幼儿园家长

叶惠枝

一、幼儿园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南海民办幼儿园管理现状及分析

通过对南海民办幼儿园管理的调查发现,民办园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特点: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主动意识不强,部分教师的服务意识淡漠,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形成了幼儿园管理链条的薄弱环节。而作为管理者往往只是从教师身上寻找问题的原因,殊不知如若管理者能够关注到每一位教职工,了解每一个人的想法,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及时的给予她们以正确的指导,让她们在工作中找到方法、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那么她们就会把这个团队当成是自己的“家”,同时也会用心的去“经营”这个“家”。

办好一所幼儿园,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倡导怎样的管理理念呢?所有企业的发展,其在管理上基本都会经历三个比较重要的阶段,即人管人、制度管人和文化管人。每一个阶段都代表着改革和进步。在《企业团队与文化》中讲到“一流企业卖文化,二流企业卖标准,三流企业卖产品。从管理实践看,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死人,文化管人管灵魂。”好的幼儿园的管理也应遵循优秀企业管理的一些普适应原则。如若将幼儿园的管理也按照上述管理层次的划分,现今南海的幼教领域中,使用最多的仍然是制度管人,有的甚至停留在人管人的層次。这就需要我们透过从人管,制管去探究对幼儿园的深层的文化管理。

(二)我园的实际情况分析

我园属民营企业,是一所高起点、高投入、高标准、设备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于一体的儿童乐园。开园至今已经十年,一直以来我们都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惑:我们的师资很充足,教师们各有所长,她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充分发挥着各自的才能以及潜力。可是与师资相映衬得是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的质量没有得到稳步的提升,教师流动性非常大。在长年实践的摸索与反思中发现,在这个经济突飞猛进的社会里,每个个体都充满激情与责任,但每个个体在拥有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意识的同时,合作、团队意识却很薄弱。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枯,个人能力再强、本领再大、素质再好也只是一滴清水,难以绘制宏图。因此,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与能力固然重要,但想要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实现幼儿园教育的宗旨,促进幼儿园的成长成熟以及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增强团队意识发挥整体合力优势,汇水滴成江河大海。但这种引汇过程并不是单有严谨、合理的规章制度就能做到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内在的文化,把文化融入教师们的“灵魂”里,将其渗透在生活的点滴中,渗透在教师的思想、意识、言行之中。

2008年,我们开始尝试用“文化管人”这一高层管理思想作为指引我园发展的正确方向。在幼儿园中,“笑”园文化是无声无息的社会公众形象,是每个教职员工工作和事业的核心与准则,它体现着每时每刻、每个人思想和行为在每件事情上的表现,而这种表现又预示着幼儿园的管理层次和办学品质。这是一项汲取与集聚人心、人情、人力的灵魂工程,是工程就必须精心打造,如何打造以及有效利用幼儿园这样一种特定教育环境,服务性质的“笑”园文化?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探索。

二、富景幼“笑”园文化引领的内容

(一)教育教学理念

1.让“笑”着的环境说话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幼儿园环境是指教育赖以进行德一切条件的总和。环境能告诉别人这里所有的人和事,因为眼睛和心灵是最好的评委。微笑时身为幼儿教师所应该时刻保留的姿态,是幼儿园最基本的人文环境。微笑是亲和力的有力象征,它能增近儿童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微笑的环境让同事之间有更多的沟通与交流,拥有更多的愉悦的心情,能让家长亲临幼儿教师的和善,家长的放心与赞赏将促进家园共育的顺利实施。环境除了人文环境之外还有物质环境,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让幼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受到良好的熏陶以及教育。

2.和孩子一样高

外在形体的一样高,能拉近成人与儿童彼此之间的空间距离,能感知儿童的位置以及处境;内在情感的一样高,能缩短成人与儿童思维的距离,心灵交融,能感知孩子的内心以及思绪。一个真正了解儿童的教师,面对儿童生活和学习中的突发事件,她能迅速将思维降低到与其相同的年龄阶段并加以询问、理解,而后做出正确的引导。

3.伙伴关系的达成

有合作,有共同的目标以及理想才能形成伙伴。在幼儿园中,孩子与老师是共同的学习伙伴,他们共同完成教育目标,实现幼儿教育的理想;家长与幼儿园是教育的伙伴,他们共同为了幼儿的发展,为了幼儿教育事业的繁荣与昌盛;教师与幼儿园是生存的工作伙伴,他们共同为了幼儿园的发展,为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奋斗。我们要真正形成这样的伙伴关系,发扬团队精神,形成集体意识,才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更好的完善幼儿园的教育。

4.渗透与创造

教育的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一个长大的过程,需要时间、空间,需要来自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汇集和努力。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长期的人文环境、知识、道德等方方面面滴水穿石的渗透。思路引领 悟性训练;方法迁移 创新创造;教无定法 殊途同归。老师劳动的特征是——创造。创造性的、独立性的工作必须成为金幼教职工的第一专业技能。社会不断地在进步,教育业随之变化,教师要适应这样的变化,不断的创造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

5.问题,学习与反思

不管是领导干部、带班老师、后勤人员或我们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先思而后行。每件事、每个人,每个教育活动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有问题就有探究与学习。从未知到已知,从知之不多到甚解,每一阶段的跨越都是进步,都是质的飞跃。反思是重要且必要的,是承前启后的,只有在反思中总结前面的经验教训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走的更远更顺畅。懂得发问、懂得学习、懂得反思的人文教学才是进步的教学。

(二)教育管理理念

1.名字前的定语——FOR KING 未来

个人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质量的保证都和集体事业发展息息相关。集体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只有当集体事业发展了,个人事业才能真正的得到发展。优秀的教师必须在优秀的团队中生存与发展,而优秀的团队一定会孕育出更多优秀的教师,优秀的团队又需要优秀的教师。因此我们都有同一个称谓——FOR KING未来的XXX。金色未来,这是一种期望,也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财富。

2.捆抱前行,共同发展

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任务,只有牵涉其中的所有人都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我们的教育对象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成长。教育对象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成长。教育这个职业不是个人单枪匹马能完成的,它必须要合作、交流、协商和分享。教育成果的取得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每个个体的努力都将决定着团队的命运,也深刻的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教育过程是团队力量体现的过程,个人只融入与团队中,才能发挥其巨大的潜能。

3.和谐管理

从古至今“和”的理念一直得以延续,从古代的“仁”“和”到现在的“和谐社会”,“和”的思想鉴定着我国的发展。有“和”,人类才能才有生存和发展,幼儿园的管理也是如此。居高临下,权威式的管理已经不是这个个性突出的社会所需求的,只有在和谐之中,海纳百川,才能在集体的智慧中创造幼儿园教育的辉煌。有智慧的人,不管别人意见和你是否相左,每个角度的意见都值得去思考采纳,重要的不是站的角度,而是思考的广度。“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她的可取之处,为富景幼人必须懂得、必须谨记并付诸于行动之理念。

4.输赢在二分之间

“差不多先生”心理要不得!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要尽力避免陷入到这个误区当中去。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多问自己几次“真的可以‘差不多吗?差的那么一点会给自己、给学校、给孩子、家长带来什么害处?”消灭“差不多”心理,完善自己的责任意识系统,这不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梦。我们所缺少的不是技术、设备流程和理念,而是心,消灭这种“差不多就可以”的心理决心。“差不多”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血液之中,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一种处事方式,它已经成为阻止我们事业发展、个人发展的严重障碍。作为肩负教育下一代的使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从自己开始去改变、去影响我们周围的人,不要成为“差不多先生”。“差不多”决定了教育输赢的最后“二分”。

5.一流的员工找方法,发挥主动性

不要把问题留给上司或伙伴,办法总比问题多。在教育生活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各种问题的困扰,它们的出现,就像太阳日升夜落般自然。遇到问题时,不要幻想逃避,可以借鉴但不要依赖他人的意见,要敢于做出自己的判断,只有自己主动地面对问题才能真正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迎向新的契机。

6.节俭与再生资源

古语云: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是一种责任与美德,聚沙成塔,聚腋成裘。整理也是节俭的一种表现。有些事情不适合用“提前式”的行动去解决,就像明天的落葉无法今天去清扫。但我们能提前整理好清扫的思绪,这样节俭下来的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宝贵的时间;自觉也是一种节俭。如自己借用的公共教具没有自觉的及时归还,结果就直接影响后来者使用。稍微自觉一点,就节俭了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身边小事做起感染孩子,以榜样力量耳濡目染影响孩子。节俭是凝聚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结晶,是一种人格的塑造是人文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家园共育理念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家园共育理念,做好家园共育中的家长工作。

第一,当家长不理解的时候不全是家长的错,反思我们的工作是否还不到位。

在现今的家园共育活动中,家长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他们需要了解,也有权利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和服务。只有在知晓的前提下才能合作,才能参与,才能产生1+1>2的教育效果。当家长有疑问、出现任何问题时,我们要问自己的就是:“我,还能做的更好吗?”只有在做好我们的家长工作之后,才能更好的让家长主动地参与到家园共育之中。

第二,一个孩子对教师来说也许是1%,而对家长来说是100%。

第三,家庭与幼儿园是教育的合作伙伴。

学——家长、园校、孩子共同在特定的环境里游戏、活动。

习——耳听、目测、嘴说、手动等各种感官来感受。

三、富景幼“笑”园文化引领的方法

用“滴水穿石”的精神将金幼“笑”园文化的精髓渗透到处理任何问题中去。用“环境渲染”的途径,把金幼“笑”园文化的内容融入其中,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用“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重复温习富景幼“笑”园文化并成为“富景幼人”自觉工作的行为准则。用“富景幼人”的“和谐的家”的理念主导所有工作。

管理无处不在。琼.玛格丽博士认为:管理不是领导者的专利,人人都是管理者。要让所有的员工都感觉自己是一名管理者,都肩负着为大家共同的事业而努力,只有这样大家才会由被动变为主动,遇到任何问题都会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幼儿园中的每一位老师也都是管理者。科学探索之路无止境,在未来发展中,我们将增强理论素养,在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的检验之中,探索更深层次的幼儿园人文管理。

猜你喜欢
共育幼儿园家长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长错了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