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尝试准备助推尝试教学

2016-10-21 15:11张良朋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针对性

【摘 要】尝试准备处于尝试教学活动过程的开端,为学生取得尝试成功提供必要的铺垫,是保证尝试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条件。尝试准备的内容涵盖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活动经验、情意态度、教学材料等五大方面。做好尝试准备的基本策略有三个:综合分析,提高尝试准备的针对性;讲究方法,提高尝试准备的助推力;持续优化,提高尝试准备的效能感。

【关键词】尝试教学;尝试准备;针对性;助推力;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5-0009-03

尝试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对尝试教学不太了解的教师往往心存疑虑: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又还没有讲,学生真能尝试成功吗?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分析——寻找一个陌生的地点,有三种方法:第一种,不动脑筋跟着别人走,去的过程一定很顺畅,也很省力,可是一旦离开别人的帮助,自己再去走,就又不认识路了。第二种,自己摸索探路,找人问路,这样做费时会比较多,很可能要走不少弯路,甚至找不到目的地,但走了一遍后印象格外深刻,记忆牢固。第三种,出发前先掌握看地图的技能,然后再按地图上的位置和路线自行找到目的地。这种方法一开始要费些准备时间,但掌握了看地图的技能后,为自己接下来的寻找活动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去同一个地点,可以轻松找到几条不同的路线,即使换作其他目的地,也能迅速、准确地找到。

尝试教学好比是第三种方法,它既不像第一种方法那样只图方便省事而忽視了学生的自主活动体验,也不像第二种方法那样虽然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活动体验却陷入了费时多、效能低的泥潭。邱学华老师说过,学生的尝试学习不应是盲目的尝试,而是有准备、有指导的尝试。为此,尝试教学中专门设置了一个尝试准备环节。尝试准备处于尝试教学活动过程的开端,为学生取得尝试成功提供必要的铺垫,是保证尝试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条件。

一、尝试准备的内容

尝试教学创立之初,把尝试准备的内容主要放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尝试活动本质的更深一层的认识,尝试准备的内容也有了与时俱进的拓展,主要涵盖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活动经验、情意态度、教学材料五大方面。

1. 知识技能准备

尝试学习活动其实质就是“利用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自主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显然,知识与技能是学生进行尝试学习活动的基础要素,也是尝试教学活动赖以展开的基本条件。如果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准备不充分,将大大制约尝试活动的开展进程,甚至使之寸步难行。比如,在开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尝试学习之前,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等技能要做到熟练掌握,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单位等知识也要做到清晰理解,否则,尝试学习活动必然进行得磕磕绊绊,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思想方法准备

思想方法是尝试学习活动顺利展开的桥梁与中介,决定着尝试活动的运转效能。换句话说,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决定着知识与技能能否在尝试活动中真正运转起来。不少学生的尝试障碍往往源于思想方法方面准备不足。比如,在开展“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尝试学习之前,学生除了对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数格法等知识技能做好准备外,对“转化”的思想方法也应该有所感悟和准备,例如可将一个新图形通过剪拼的方法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明白把一个新问题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如果思想方法方面准备不足,学生很难在尝试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主体作用。

3. 活动经验准备

学生的尝试素养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已有的相似的活动经验对后续尝试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突出的迁移功效。比如,在开展“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的尝试学习之前,激活刚刚经历过的“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这一推导经验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教师只顾及到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复习和记忆,却忽视了对推导活动经验的储备和再次激活,那么不少学生会因缺少推导活动经验的支撑无法切实参与到尝试活动中去。

4. 情意态度准备

情意态度是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逐步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性方法的动力,它对学生的尝试活动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能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在开展“圆的面积的计算”的尝试学习之前,学生往往因为对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感到无计可施而产生畏难情绪,这对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尝试活动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此时就需要教师通过举例子、讲道理等教学措施想方设法把学生的尝试勇气激发和调动起来。

5. 教学材料准备

尝试活动的开展,有时要借助一定数量的物质材料才能顺利进行。这是由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所决定的。比如,在开展“长方体的认识”的尝试学习之前,学生应当准备一定数量的材质和形态各异的长方体器物,像鞋盒、牙膏盒、厚书、长方体木块等,以及剪刀、直尺等工具。这些活动材料,既是学生开展尝试学习活动的研究工具,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载体。

总之,做好尝试准备工作就是要为尝试教学的高质量进行提供各方面的保障条件,既可以夯实尝试活动所需的学习经验、教学材料、情意态度等基础条件,又能减缓尝试过程的坡度、理顺尝试活动的路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大胆尝试的信心。

二、做好尝试准备的基本策略

1. 综合分析,提高尝试准备的针对性

尝试准备的五个方面,每一个都会对尝试教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每一节课都得让学生从这五个方面来做准备。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真实学情有选择地做出应对。有时估计学生独立解决尝试问题困难不大,就不必再专设尝试准备环节。如果什么都要“铺垫”一下,“启发”一下,“暗示”一下,也就失去了尝试的意义。确实需要做准备的,也要针对差异,有所侧重,切不可平均用力。

比如,“小数除以整数”这节课预估的尝试准备包含如表1所示的各个方面:

但具体到这节课要做的尝试准备,没必要按上述表格所列内容一一去完成。知识技能方面,可选择对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作用最突出的整数除法和商的变化规律来准备;思想方法方面,主要是转化自觉意识的唤醒,具体的转化方法不必课前做准备,这样是为了给学生课上尝试预留足够充分的空间;活动经验、情意态度方面,主要依托以前的长期渗透,不必专设环节来准备;教学材料方面,本节课不需要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课件由教师准备完成。如此看来,尝试准备的有些方面有赖于日常教学的长期积累,那些对尝试课堂教学而言急需的、用度高的内容才需要课上拿出时间做专门准备。

2. 讲究方法,提高尝试准备的助推力

基于實施时机的不同,尝试准备分为课前准备、课上准备两种。

课前准备可采取复习旧知或预习新知的办法,各有侧重。如果学生对课堂上即将用到的旧知已经生疏而且知识量比较大,教师可以提前一天或几天布置相关的复习任务,使学生在课前补好这个漏洞,从而在课堂上把主要精力花在尝试学习新知上。如果新知学习难度较大、内容庞杂,预习新知就成了十分重要的准备策略。课前准备往往具有长期性,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要求较高,容易流于形式,需要教师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做好分步实施。

课上准备与当节课要教学的内容直接关联,针对性更强,体现了教师的主要教学意图。教师一般会选择影响尝试教学活动开展质量的某一个或两个关键的学习要素(如知识要点、思想原理、特殊思路、学习方法中的一个或两个)。比如,“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一课,选择20以内的进位加法作为基本训练题来为突破尝试难点作铺垫,选择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作为准备题来唤醒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这样做,用时经济,学生参与度高,效果立竿见影。

基于内容性质的不同,尝试准备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这里提三点:(1)常用知识技能要经常练。比如,数学学科中的基本口算、常用数量关系、常用数学性质、重点公式等内容应用频率很高,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地训练(如设置“基本训练3分钟”环节),加深其熟练程度和理解深度。(2)重要的思想方法、活动经验、情意态度要结合练。这里的“结合”是指将“长期渗透”与“定向强化”结合起来。不要教学时用到了才临时想起让学生应急式的练一下,这样做虽有一定的即时效果但很难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素养。在着眼于“长期渗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尝试内容再做“定向激活与强化”准备效果最为显著。(3)教学材料要因需准备。教学材料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特定的教学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综合分析教学内容、学情、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条件等的基础上提出操作性强的准备方案。

3. 持续优化,提高尝试准备的效能感

尝试准备的主体是谁?应当是教师和学生。比较而言,学生是主要的,教师起辅助作用。从培养的角度看,在尝试准备的初期阶段,教师要担负起更多的引领作用,要从尝试准备的内容、方法、态度等多方面给予学生具体明确的指导,可以说学生是被教师“扶着走”。随着学生尝试准备经验的逐渐丰富,教师的职责变得更偏重方向性和策略性指引,“放”得更多了,学生能够自主决定和参与的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多。换言之,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准备越来越充分,他们能够“自己走”了。由教师具体规定下的尝试准备,发展到学生自主完成的尝试准备,尝试准备所释放出来的效能感会变得越来越强,对尝试教学活动的贡献度也会变得越来越高。这里特别提醒一下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的重要性。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课前对新知学习就形成了初步的了解,对于尝试学习的重点已是心知肚明,新旧知识的桥梁就搭建起来了,这样做有助于他们更深刻、更灵活地掌握新知。养成预习习惯,无疑是最好的尝试准备。因此,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习惯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教学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地认真完成好。

参考文献:

[1] 邱学华,张良朋.怎样用尝试教学法上课[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1.

(编辑:胡 璐)

猜你喜欢
针对性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患者中的作用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分析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预习
对加强村社干部法治思维、法治能力的对策思考
以网络为平台,加强远程教育培训系统的应用与实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提高针对性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中考英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针对性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