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实为虚:探究诗歌深刻意蕴的必备思维

2016-10-21 21:08高萍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沙鸥含蓄芭蕉

高萍

高考语文中的诗歌鉴赏是学生感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应该说高中三年对于诗歌鉴赏的训练也不少,但成效甚微。究其原因还是学生没有真正领会诗歌的深刻意蕴。想要真正读懂诗歌,在把握诗歌具体内容的同时,还得学会化实为虚,探究其具体内容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一、诗歌中的虚实

众所周知,“实”即为眼前的实实在在的物或景,而“虚”即为过去的、将来的或梦中情景。但本文所要论述的“虚”是指作者通过诗歌具体事物或景物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诗歌语言含蓄凝练,诗人要在几十个汉字中完成一篇散文所要表述的内容,难度可想而知。诗人长期造就的这种“浓缩”的思维所创造的诗歌,再多的内容也会受字数的限制,使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含蓄隐晦,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诗歌时不仅要启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更要调动全部的知识积累。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诗歌时,要想真正弄懂作者的心思,平时就得多积累文化知识。那么,阅读诗歌时该如何“化实为虚”呢?

二、化实为虚的技巧

(一)在意象中化虚为实

对于一些特殊意象所蕴含的特定情愫的知识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如:

1.“芭蕉”,蕴含着孤独忧愁、离情别绪的凄凉哀伤之情。葛胜冲的《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静听雨打芭蕉传出的丝丝凉意,梦中追逐芭蕉叶上的雨听,更添凄凉哀婉。如果不知道芭蕉的蕴意,就很难深刻体会其中“愁”之深,伤之切。

2.“蝉”不仅有品行高洁(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之意,还有悲凉凄切(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和人生短暂、怜惜生命(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之意。对于这些有多重意蕴的意象,如果积累太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会影响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3.“白衣苍狗”(白云苍狗),用变幻莫测的浮云来比喻世事变化无常(杜甫《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学生经过长期的积累,会了解很多意象及其特定意蕴,但是如果见到陌生的意象可以联系前后文的内容进行猜测,决不能停留在意象的表面,否则不仅不能准确把握表达技巧,更不会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在典故中化实为虚

古诗词中会有很多典故,即作者引用故事或经传词句来委婉地表达自己不能明说的情感。这类诗词下一般会有相关注释,如果遇到没有注释的诗歌,且不了解其中的典故,就不能明白作者的意蕴。

1.文下有注释的诗歌,就要详细阅读注解中的内容,还要多角度地分析注解。如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中“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文下注解所叙羊公碑的故事,一方面写作者追思羊公的政绩,另一方面更是伤感自己的一事无成。

2.对于没有注解的诗歌,就要根据诗中所提及的历史内容回顾历史事件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们可根据诗中“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个信息联系到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的历史,来体会作者对项羽绝不苟活于世的英雄气概的赞美。

(三)在修辞中化实为虚

为了造就优美典雅、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诗歌中大量运用了修辞,如比喻、比拟、借代、双关等,这些手法把深奥的、难以捉摸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到一个个可触可感的实体上。如:

1.比喻。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其中“沙鸥”是作者自喻,借天地之间的一只孤独无依的小沙鸥,来抒发身在寥廓宇宙中漂泊无助的孤苦。

2.比擬。韩愈《晚春》中“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其中“杨花”“榆荚”无才思,却来凑热闹,呈现活泼可爱之态,作者赋予它们以人的神态,抒发作者对春景的热爱之深。

3.借代。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其中“吴钩”本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此处却指代杀敌武器,“把吴钩看了”暗示作者意欲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无人会”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无奈。

(四)在寓言中化实为虚

含蓄凝练是诗歌的一大特点,而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叙事的,也是用含蓄委婉的语言告诉人们一些道理。所以常有诗歌借助寓言来表达难以直说的心意,以达到寓意深刻,使人读来意犹未尽。

如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首诗表面上只写了一位蚕妇一天的经历,如果学生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就无法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蚕妇的所见,身着绫罗绸缎的人却非辛勤劳动的百姓,讽刺了统治阶级压榨百姓的实质。如果只看表面义,不联系时代背景,就无法体会作者在这一个小故事中蕴藏的良苦用心。

想要在考场上快速高效地读懂诗歌,取得高分,就离不开平时的文化知识积累,厚积薄发,在关键时刻才能灵活调度,在短短几十个字中探究隐藏在实物背后的多层深刻寓意。也只有化实为虚,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所要抒发的复杂情感。

作者单位:江苏东海县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沙鸥含蓄芭蕉
含蓄
爸爸跟我争芭蕉
芭蕉上练字
沙鸥数点向青天
含蓄
心随沙鸥飞何处?
含蓄
靓诺 含蓄中的优雅
芭蕉琴
长相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