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亦足纳须弥

2016-10-21 21:37胡素鸿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侍女如梦令篇幅

胡素鸿

在九百多年前的一个暮春的早上,经过一夜的睡眠,李清照消去了睡前酒意。看着窗外刚有些放晴的天空,她不由得想:昨夜的雨不是很大,但风却很急,院子里的海棠怎么样了?她问侍女,侍女不解女主人的心理,随便看了一眼海棠花,既没有欹斜也没有折断,回答说:还是和昨天一样。李清照有些不高兴了,她对侍女说:知道吗?经过一夜的风雨,叶子更肥硕了,花却稀少了。

这是李清照《如梦令·昨夜》词的情景再现,原词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整首词只有33个字,但在这极小的篇幅里,初具小说的规模。有时间——昨夜、今晨,有地点——内室、庭院,有环境描写——雨疏风骤,有人物——女词人和侍女,有情节——发生于一个贵族之家的生活片段。尤其精彩的是词中的语言描写,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表现出人物性格。侍女身份低微,自然没有受过文化教育,一大早大约又有许多事要忙,她不会去关心海棠花怎么样了,面对女主人的问话,她也许只是淡漠地看了两眼海棠花,便回答说“海棠依旧”。李清照自然不一样,她有丰厚的学养,有对美敏锐的感知,她不必出去看,也知道,一夜的风雨使叶子更加苍翠,而花朵却漸渐减少。从她有些急促的两个问句“知否”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浓郁的惜春、伤春之情。

让极小的篇幅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如大匠运斤于鼻翼,难度远远超过长篇作品的设计,非胸中有大丘壑者不能为也。用语上需言简义丰,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这首《如梦令》明白如话,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构思上要以点带面,面面俱到又有所突出。整首词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人物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上既要紧致,又要留出足够的想象空间,从“浓睡不消残酒”中,读者不由得在想:李清照为什么要在睡前小酌?是否为了排遣风雨潇潇带走残春的惆怅?主题上既要鲜明,却又不可直接点出,这首词惜春伤春的主题,通过海棠花叶子和花朵的变化体现出来,春日的韶光就在几场风雨中渐行渐远。

我们再来看南宋词人蒋捷的一首《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这首小词极显情节摇曳生姿之美,读来如行春山,不时遇到惊喜。词中有两个人物——主人和折花人,主人是在室内,窗上又垂着轻纱,他看不清院子里折花人的形容,他也没有定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这样就产生了悬念:是谁来折花?知折去、向谁家?主人是豁达慷慨的,他没有因为有人来院子折花而气恼,既然都是爱花人,折上几枝花算得了什么。下片是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主人当然知道哪条枝上的花最美,那就是靠近屋檐的几枝,因为它们最得阳光的钟爱,他想:可以踮起脚尖,折取高的枝条。他只有一个希望:折花的人,把花斜插在鬓角,这样美人和鲜花才能相映生辉。耐人寻味的是,后边的这句话主人说出来了吗?我感觉没有说出口,一出声也许就惊扰了院中的折花人,让她仓惶离去,这是真正知道珍惜美、欣赏美的主人不希望看到的。折花人未必知道主人,却引发了主人许多美好的遐思。

一些绝句也具有比较鲜明的情节性,如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在湿冷的清明雨场景中,诗人杜牧和牧童一问一答,表现出诗人在凄风苦雨中的萧瑟苦闷,想借酒消愁又找不到酒家的焦虑茫然,知道不远处即有酒馆的欣慰喜悦,情节颇有一波三折之妙。唐代诗人皇甫松有一首《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湖光如画,秋色宜人,采莲姑娘无意间邂逅一位翩翩少年,触动了初恋的情怀。“隔水抛莲子”是细节描写,“半日羞”是情态描写,表现了少女追求爱情的勇敢和娇羞。这首诗中没有进行心理描写,却能够让人想象采莲姑娘“抛莲子”动作前后的心理活动,宛如一篇有声有色的精彩故事。

明代有一位手艺奇巧的工匠王叔远,他尤擅微雕技艺,曾在一颗桃核上雕刻苏轼夜游赤壁的场景,人物栩栩如生,器物一应俱全,意境开阔清朗。李清照、蒋捷等人是用极小的篇幅表现丰富的情节,给读者提供广大的想象空间,他们虽然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却做得有声有色,精彩纷呈。

作者单位:内蒙古扎赉特旗一中。

猜你喜欢
侍女如梦令篇幅
如梦令
如梦令
每一个人的努力, 都不会被辜负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侍女形象
粗心的一家
遛鸟公主
遛鸟公主
寄小读者的信
猜猜我是谁
花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