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卡门》中悲剧爱情的音乐表现

2016-10-21 02:38季洁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音乐表现卡门歌剧

季洁

摘 要:歌劇《卡门》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于1874年创作完成的,用跌宕起伏的音乐表现出剧中人物内心迂回曲折、细致入微的变化,将整个故事演绎的凄美动人,引领观众对人性的阴暗面进行深刻探究,也让卡门永久地留在每个人心中。

关键词:歌剧《卡门》 主题动机 悲剧爱情 音乐表现

歌剧《卡门》,是比才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也是当今世界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整部作品激情灵巧,一气呵成,整体感极强。它用色彩浓烈而又极其精炼的音乐表现手法——动机贯穿法,将主人公之间情感纠葛陈述的淋漓尽致,感染着每位听众。[1]

一、歌剧主题预示了歌剧主人公之间爱情的悲剧

张洪岛先生曾从社会道德学的角度对歌剧主题作了概括:“这部歌剧歌颂了直率、强烈的感情,歌颂了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对资产阶级社会中人的外表虚伪、内心阴险的精神面貌不能不说是一个鲜明的对照。”该论断与主人公的戏剧性格正相呼应,也将人们引入对人性更深层次的思考。歌剧《卡门》的音乐主题也就是贯穿始终的命运动机如图:

它包含了一个增二度音程,给人一种紧张不安的感觉。这一动机及它的移位、变形和最终结束整个序曲时的不协和和弦等,根据剧情的发展不断变化出现,既有热情、奔放的特点;又蕴含凄楚、不祥的征兆。[2]

二、主导动机的运用表现了爱情悲剧的必然

1.主导动机在歌剧序曲的运用

歌剧刚拉开序幕时用一支高调辉煌、绚丽无比的序曲为我们描绘了19世纪的西班牙人民在斗牛节日狂欢的热闹场面。正当所有的观众热血沸腾时,序曲的结束部分却忽然出现了典型的吉普赛音乐的增二度音程,骤然迟缓的节奏,不同调上的反复变化下行给人一种阴森不祥的感觉,最后以减七和弦结束给观众们一种不祥的征兆,这就是卡门的音乐动机!这一主导动机以不同的形式贯穿全剧,对悲剧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主导动机在第一幕初见倾心中的运用

在第一幕中,主导动机共出现了三次。卡门第一次出场时,小提琴伴随乐队奏出了主导动机,用短而快速的音型,多次在不同的调上反复,并不断出现在接下来的合唱伴奏中,这是对卡门大胆、泼辣的性格概括性的展示;主导动机的第二次出现是在卡门向霍塞扔花表示爱意时,这一次暗示了悲剧即将发生;主导动机第三次出现在第一幕时唐·霍塞与未婚妻米开拉的对唱中,由小提琴采用短而快的音型奏出主导动机,似乎向人们预示着什么。

3.主导动机在第二幕初现阴影中的运用

第二幕中,主导动机出现在霍塞与卡门在酒店发生争吵后,霍塞对卡门唱起《花之歌》这首咏叹调前,乐队用双簧管伴奏,色彩显得黯淡而哀伤。霍塞对卡门的爱是强烈而坚定,不允许任何背叛。而卡门对爱情却是自由的追求。这鲜明的对比为这场爱情蒙上了一层阴影,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伏笔。

4.主导动机在第三幕矛盾激化中的运用

在第三幕中,卡门和好友一起用纸牌为自己算命时,出现了主导动机,这时乐队用一种像心脏跳动的节奏为她伴奏,让人感到紧张不安,表示她注定逃脱不了上天的惩罚。此外,在霍塞威胁卡门说将来还要见面时,又用铜管和木管乐器奏出了这一罪恶的命运主题,这一次比前面更加强烈、黯淡,再一次暗示了卡门命运中的凶险和悲剧的来临。这一幕中主导动机的出现比起前两幕来,显然是进一步深化了,悲剧的阴影也越来越浓。

5.主导动机在第四幕惨死刀下中的运用

第四幕是悲剧发生的高潮,主导动机结合着欢乐的进行曲再次出现,音乐的表现越来越强烈,使观众切身体会到唐·何塞绝望的心情。

总的来说,歌剧《卡门》呈现着这样的戏剧结构特点: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迂回曲折、骤然收束。鲜明的矛盾冲突,在紧凑迂回情节的推动下,淋漓尽致的塑造出主人公们的形象。

三、女主角卡门爱情观的音乐表现

第一幕刚开始,卡门的一首哈巴涅拉舞曲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西班牙民间曲调特有的节奏和风格。它通过连续的二度音程向下滑行乐句的不断反复,调性游移于同名大小调间,旋律始终在中低音区的八度内徘徊,曲调流畅、自然,使主人公卡门一登场就给观众留下强烈的印象。[3]

再如,第一幕中卡门对唐·霍塞唱的赛格迪拉舞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在向唐·霍塞发出爱的信号,暗示自己已爱上了对方。这首咏叹调是b小调,三拍子的律动感很强,体现了卡门能歌善舞与机智。

第二幕开始时,卡门和她的吉普赛女友们载歌载舞,唱着欢乐的吉卜赛之歌,这首被喻为——“响板之歌”。卡门用歌声欢迎因私自释放了卡门而被捕入狱的唐霍塞的归来。音乐欢快,具有浓郁的吉卜赛风格,从中可以看出卡门对唐·霍塞倾心相爱的感激之情。

卡门这三首独唱曲出现在不同场合,每首歌曲都表达了她不同的感受。作曲家对卡门的刻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她叛逆精神最突出的表现还是在于她与众不同的爱情观上。当激情来时,她会不顾一切地爱上一个人;在这份爱消竭后,她也会不顾一切地寻求摆脱。她倔强的性格和坚定地爱情观导致在堂·霍塞以生命相威胁的时候,她也毫不动摇,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坚毅的力量。这就是卡门——一个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敢爱敢恨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显现出她爱情观的悲剧力量。[4]

结语

《卡门》的成功并不单纯是因为它出色的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更重要是因为它的内容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它源自生活又超越生活,接近人性又揭露人性;它所显示出来的现实主义倾向性不仅在当时的法国歌剧界非比寻常,对 19 世纪末叶的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东欧、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歌剧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是西方歌剧史上最受欢迎的几部歌剧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东亮.歌剧《卡门》的情节发展与戏剧冲突[J].东方艺术.2005

[2] 宋永莉.论歌剧《卡门》中卡门独立不羁性格的塑造[J].音乐创作.2006

[3] 柯尊强.挣扎于自由与不自由之间——浅论卡门的悲剧精神[J].文学艺术探索.2009

[4] 杨丽.歌剧《卡门》的人物形象塑造与音乐风格[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猜你喜欢
音乐表现卡门歌剧
技巧和音乐表现的平衡
技巧和音乐表现的平衡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
唐朝美女卡门
卡门教会我们的
奶牛卡门的朋友
歌剧
童话歌剧
童话歌剧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