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旅游

2016-10-21 00:42廖慧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融合创新智慧旅游互联网+

摘 要:“互联网+”计划的提出,给传统行业的发展拉开了融合创新的帷幕,也为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智慧旅游实践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强劲的动力以及“游客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智慧旅游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用户体验的提升及旅游创客的创新实践,利用互联网完成自身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旅游;融合创新;旅游创客

[本文系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第四批“教师成长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国内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创新研究——以桂林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EDF2015015]

“智慧旅游”如今成为中国旅游行业中最热门最时髦的名词之一,在中国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进下,我国很多城市已在尝试或正在进行智慧旅游的建设。在国家旅游局將2014年确定为“中国智慧旅游年”之后,智慧旅游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成为了旅游行业关注的又一个热点。“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给传统行业的发展拉开了融合创新的帷幕,也为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智慧旅游实践注入了新的生机、新的意义和新的活力。

一、“互联网+”对智慧旅游的意义

2015年3月5日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自此成为一项指导国家各个领域未来发展的一项国家战略。“互联网+”的出现,同时催生了“互联网+旅游”成为热门词汇。与“互联网+旅游”相比,“智慧旅游”的涵义更为宽泛,它是旅游业的发展目标。“互联网+”是当前实现“智慧旅游”的一种有效途径,智慧旅游需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引擎助推自身的发展。

(一)“互联网+”赋予智慧旅游丰富的内涵

“智慧旅游”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中国政府的倡导和旅游业界的实践,目前关于“智慧旅游”的概念仍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并没形成标准和科学的共识。综观之前业界和学界对于智慧旅游的认知,可以发现,大多将“智慧旅游”界定为旅游“智能应用平台”、旅游管理部门的“变革”、旅游“信息化发展新模式”等,讲的都是“技术”“手段”“措施”层面的事情。现今,随着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科技创新手段的更新、信息传播载体的更新,智慧旅游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与丰富。世界正从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走向DT(Data Technology数据技术),IT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为主,DT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未来属于DT时代[1]。如果说早期的智慧旅游是基于“IT”,那么在“互联网+”时代则主要基于“DT”,可以说“互联网+”赋予智慧旅游这个老词以新内涵、新意义。因此,对于智慧旅游的理解,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智慧,必须要有创新的营销、服务和管理理念,充分整理各种旅游产业资源,服务于公众、旅游企业及政府部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旅游生态系统。在这里,技术是手段,信息交流是本质,指向的是游客的感受,以安全、方便、幸福为衡量标准,最终实现未来不断出现的新需求。

(二)“互联网+”给予智慧旅游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互联网+”的核心就是联接一切,通过互联网联接所有人、所有信息,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壁垒,无论任何时候,通过联接一切带来未来的无限可能。一方面,互联网带来快速的信息更新,可以说改变了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结束了旅游中介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促成旅游消费者在旅游产品生产和流通方面的全面参与,也迫使旅游企业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战略目标,最终形成以旅游消费者为核心的旅游市场新业态;另一方面,智慧旅游覆盖面广,从景点游玩到酒店住宿,从预定旅游产品到交通出行,涉及食、住、行、游等多个方面,且随着“智慧”功能的多元化、形式的多样化,智慧旅游各要素环节间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利害一致的利益共同体。因此,智慧旅游通过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可增加旅游经济中的知识含量,实现旅游业从原来大量投入物质资源的粗放式发展到提高投入要素使用效率的集约式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地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互联网+”重塑 “游客中心”的地位

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到互联网的影响力时说过:“互联网消除了距离”。这种影响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点,一是消除了空间的地理距离,二是改变了信息不对称的主动方和被动方的地位,以上两点确立了用户中心地位。然而现实是,景区、旅行社、航空公司乃至地方政府在宣传自己如何“智慧”时,却将科技含量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完全忽略了游客的需求,而这并不是真正的“智慧旅游”。因此,无论是作为旅游管理者,还是旅游经营者,无论是进行产品设计还是市场营销,都要围绕以游客为本这个核心进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智慧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由此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而更重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给旅游行业带来了无限可能,智慧旅游时代需要用“以人为本”的互联网思维来重新审视,所以说,在“互联网+”推动的智慧旅游的新业态下,游客是新型旅游市场的核心。

二、“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旅游的创新发展

互联网环境是智慧旅游体系构建的基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理念、思维于传统旅游模式开启了深入、广泛的融合创新,不断推动智慧旅游从一个概念生发为一项项实践,形成了智慧的旅游的新业态、新气象。

(一)以大数据为支撑,实现旅游资源整合

在“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旅游走向大数据时代,更加趋于智能化。“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旅游行业带来的巨大的、宝贵的数据资产,如何充分利用智慧旅游不断采集、分析及汇总的大量的数据信息,促进其在旅游管理、服务以及营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关系智慧旅游成败的关键问题。因此,智慧旅游需要建设强大的旅游服务基础数据库,让其联接各种平台、资源,并提供服务,这好比习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将有效的数据资料互通互用才能实现智慧旅游的发展。目前国内全部第一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都已经建立或筹建旅游综合数据中心,部分城市如北京、扬州等已经规划旅游综合数据中心和城市数据中心。例如,南京完成了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全市GIS数据库及旅游资源数据的建设,上线运行了“南京游客助手”手机客户端,整合了全市200多处旅游景点的各类旅游资讯。大数据平台的建立,一方面为实现旅游产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为领导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旅游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为旅游营销提供了方向性的依据,引导旅游企业根据游客的需求来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提高游客的体验满意度。

(二)以智能化、人性化的新技术创新游客体验

满足游客需求是推动智慧旅游创新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互联网时代,旅游者的需求将向个性化方向发展,而新的技术会使其更加多元化、更加自由,为满足这部分新兴需求,从技术层面说,就要实现“智慧旅游”。一方面需要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开展新型营销,提高营销的针对型和有效性。例如,江西省旅游局在新浪微博开通了“江西风景独好”的官方微博,并策划了“博動江西 风景独好”的主题活动,在活动进行的20天里,获得了276万多条相关内容。该活动还吸引了很多传统线下媒体的宣传,针对这个活动的专题报道一共有44个,直接参与活动的原创微博内容有两万多条。这次微博的营销活动,给江西省旅游带来的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比同期增量超过35%,活动进行的时候适逢五一黄金周,最终总体带来的增量最多超过70%,“江西风景独好”成为江西旅游新名片。另一方面通过人性化的产品设计,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游客消费习惯的改变,游客在旅游讲解方面产生了新的需求,“51导游 APP”由此诞生。该APP涵盖了国内 1200 多个人文景点, 具备了精准的语音讲解、低廉的价格和自动定位讲解等功能,很好地满足了游客的需求。该 APP注册人数近一千万,日讲解次数最高达到 10 万人。

(三)旅游创客成为推动智慧旅游发展的新力量

创客 (Maker)一词来自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课题“FabLab”(个人制造实验室),指的是将创新意识结合兴趣爱好,进行自主创业的人。2015年3月,“创客”一词走进了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政策支持和鼓励下,创客从小众走向了大众,成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时代创新力量的代表。如今,旅游产业正迎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者,他们以技术创新改变旅游生态面貌,成为推动智慧旅游发展的新力量。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一系列旅游创客的利好政策,其中提出“三年内引导和支持万名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到2017年,在全国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①”。此后,国家旅游局随即公布了首批20个“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并指出旅游“创客”行动的重点之一便是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吸引众多创客进入乡村旅游产业②。由此,旅游创客们迎来了“美好时代”,他们运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以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创新产品和服务。“旅游创客”作为智慧旅游的新力量,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旅游产业的改造升级,更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智慧旅游是旅游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在“互联网+”新技术与新理念的推动下,将在未来创建优质的旅游生态环境,重构旅游产业链,改变产业格局,推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无缝对接到层次更高的智慧化体系,如智慧城市。

注释:

①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2015年8月11 日.

②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8/11/cont

ent_10075.html中国网:《国家旅游局推“创客行动”投身乡村旅游发展》,2015年8月11日.http://travel.china.com.cn/txt/2015-08/11/content_36278365.html

参考文献:

[1]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IT到DT[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廖慧,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广告传播。

猜你喜欢
融合创新智慧旅游互联网+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小学“优课”教学模式的多元分析
京津冀休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一)
东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