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三峡人家风景区农家乐发展状况分析

2016-10-21 04:41李梦华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农家乐

李梦华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重回农村田园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集农事、旅游、休闲、观光和体验于一身的体闲旅游农业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关注。农家乐作为该种形式的代表,近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就宜昌市三峡人家风景区农家乐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约束性条件,并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 农家乐;三峡人家;约束性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99

1 宜昌市三峡人家景区农家乐发展概况

宜昌农家乐起源于2000年,2003年以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三峡人家景区地势陡峭,农家乐选址大致经历由松散到集中,由多样到统一的过程,最终在河岸上方狭长平地上形成集聚。三峡人家风景区农家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对区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以原始的峡江农耕文化、土家文化及特色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

1.2 三峡人家风景区农家乐发展的优势

1.2.1 旅游资源

三峡人家作为三峡游的核心景区之一,在不足20 km2的村域内,汇集了三峡人家等国家5A级景区,如溪边人家、水上人家、山上人家等具有峡江风情的景观[1]。此外,巴楚文化在此交融、发展,加深了其文化底蕴。当地保留着的炮台、纪念塔、浴血池等石牌保卫战遗址,使自然风光与区域文化有机结合。

1.2.2 政策支持

湖北省贯彻“两圈一带”战略,以“一江两山”为龙头带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综合型三峡旅游区。宜昌是湖北省重点发展的两个省副中心城市之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及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而三峡人家风景区是宜昌市重点发展项目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以及三峡工程步入收益阶段,高速、铁路、水运及三峡国际机场条件的改善,三峡人家风景区的消费者市场进一步扩大。

2 三峡人家风景区农家乐发展的影响

2.1 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旅游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带动性强,农户因地制宜地发展第三产业,利用当地资源开辟新兴旅游市场,有利于促进农民就业和文化素质的提高[2]。宜昌市农家乐依托农家资源、投入小、市场前景广,促进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也为农户自主创业提供了契机。

2.2 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宜昌市农村传统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发展带动了食宿、娱乐为主的服务业发展,吸引了大批城市游客走进农村,步入农家,体验农事。另外,在经营农家乐的过程中,村民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旅游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极大地推动了农村旅游服务业发展,使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三产业迈进。

2.3 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宜昌市在打造旅游名镇名村过程中,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对乡村旅游业进行整体规划,并加大投入,重点建设与旅游业配套的交通、供水供电、安全卫生及网络等基础和保护设施。

2.4 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旅游业有利于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如当地土豆名为山羊芋,当地农家以干锅煸炒,并进行零售,在创造较高經济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了从业农民的收入,拉动了该地区农村经济增长[3]。

2.5 对农业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随着农家乐的发展,环保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农家乐休闲旅游是农业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农业和乡村环境质量的改善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三峡人家风景区农家乐深层次发展的约束性因素

3.1 客观自然环境的限制

三峡人家风景区附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每户仅有60 m2的建设面积,在客观上给农家乐经营的扩大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阻碍;同时,也限制了其他娱乐设施的建设,活动区域狭小,对游客缺乏吸引力,为当地农家乐保持客源造成困难。

3.2 农家乐经营同质化

多数经营者只是简单地将现有农田或果园等加以修饰,服务水平仍较低、旅游设施不完善、地方特色不够突出,不足以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没有形成以农家乐为中心向外延伸的旅游产业链,娱乐休闲项目少,房屋样式单一,餐饮缺乏特色等因素阻碍了二次消费。

3.3 没有形成良性竞争市场

当地五家效益较好的农家乐与旅游公司的合作,客源十分稳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由于缺乏竞争对手,该联盟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当地市场。另外,当地生活节奏缓慢,多数村民缺乏积极性,满足于当下的生活状况,由于当地村民主观因素加剧了垄断。

3.4 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突出

农家乐经营主体为农民,受教育、生活习惯等限制,多数农家乐运作不规范,相关配套设施不齐全,安全卫生状况存在问题[4]。此外,许多小型经营者轻于规划,在环境维护与再生产上投入较少,粗放经营,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得不偿失。

4 农家乐深层次发展的策略

4.1 丰富娱乐项目

以景区为中心,加强自然乡土氛围的营造和农村文化环境的渲染,通过设置农村特色美食节深入挖掘当地特色美食,充分利用历史人文背景进行旅游建设,开发杨家溪军事漂流,吸引顾客,进一步强化了区域特色,提高其不可替代性。

4.2 当地政府加强管理

合理设置进入门槛,遏制农家乐无序开发和混乱管理现象,规定营业条件并制定相应等级评定标准,关闭不合格农家乐;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和搭建服务平台等方式,加强对经营者的规范和引导,组建当地行业协会,形成严格的行业规范,加强诚信建设。

4.3 加大宣传力度,构建互动平台

通过网络等形式,对当地特色景区及农家乐进行重点宣传,合理利用特定节假日开展各类相关活动,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构建互动平台;通过对景区特色及消费者偏好差异的准确定位,选择恰当的合作区域,促进旅游事业深层次发展。

4.4 加强卫生安全建设

重点加强农家乐环境卫生建设及治安安全方面的监督和管理。例如,加强相关防火和卫生知识的讲解,加强对临江地段相应防护措施的建设,针对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

参考文献

[1]马敬桂,韦鸿,裴必高,等.宜昌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3):154-156.

[2]沈中印,曹诗图,黄华.试论宜昌旅游业和农业的互动与整合[J].特区经济,2005(3):149-150.

[3]王凯.宜昌市农家乐发展调研报告---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影响、困境与对策[J].荆楚学术,2015(21):384-385.

[4]陈蕾.浅析农家乐的兴亡与发展[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3):10-20.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农家乐
“农家乐”应提升吸引力
农家乐
基于星级农家乐评定标准的广西农家乐品质提升对策研究
苏州为农家乐谋发展
农家乐
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改变历史的一个支点
农家乐
爸爸的“农家乐”
“农家乐”如何翻译为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