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性贸易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2016-10-21 06:41程坦
财会学习 2016年6期
关键词:防范措施风险贸易

程坦

摘要:融资性贸易属于变通的融资手段,根据某种意义来分析,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上不断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资金来源问题。但是因为系统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导致存在许多不利因素与经营风险。文章主要分析了融资性贸易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融资性;贸易;风险;防范措施

融资性贸易是指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信用,无法通过银行融资贸易的自偿性来解决资金紧缺的问题。企业通过他人对上下游客户进行控制,同时和信用良好的国有企业合作,以国有企业的名义签订融资性贸易合同,获得银行融资,货物销售以后还应该支付相关的手续费,从而实现融资的目的,以贸易为形式,加大企业自身规模的贸易,俗称代理贸易,其实是融资性贸易。

一、融资性贸易的例子

近些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市场上资金整体偏紧,资金供求不平衡,例如银行信贷规模缩小和国内货币供应趋紧的政策等。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较,民营企业在取得银行贷款的能力上相对较弱,这种情况导致资金实力不稳定逐渐形成了融资性贸易。在扩展国有企业的资金收入、拓展业务的途径和增加盈利上融资性贸易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风险隐患。例如某国有企业为了扩大经营规模,与其他民营企业合作不断投入十几亿以上的资金开展了大型商品贸易活动。主要方式为首先由国有企业先支付资金向供应商购买产品,根据购买价格的上浮比例作为销售价格,然后以走票的模式卖给下游,即是融资贸易中的“资金流”。事实上,通常这些融资贸易的上游供应商都是下游融资合作方指定的,最后利用融资贸易的手段,实现贸易合作方融资的预期效果,即是融资性贸易。国有企业在进行融资贸易的过程中应该制定相应的信用担保对策,但是贸易合作方和提供信用担保的单位信用较强,同时也是关联方。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带来的影响,有些贸易合作方的经营已经出现亏损,资金来源被垄断,合同到期以后,不能按时还贷,国企在经过多次商议以后只能诉诸法律,但是受担保人能力的制约,信用担保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最后亏损贸易资金。

二、融资性贸易面临的风险

根据上述融资性贸易的案例进行分析,能够保证合同正常履行,每一年都可以在贸易营业中取得巨大的经济收入,同时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和大公司经营规模的收入同等,也解决了贸易合作方的资金需求,进而达到“双赢”的效果。但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而言,融资性贸易也存在许多不利因素与风险问题。

(一)资金存在极大的风险

融资性贸易业务自身具有自偿性特色,在资金风险中贸易合作方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以及资金实力非常关键,意思是指贸易合作方的信用风险起着监管性作用,对贸易资金的风险大小有直接的影响。虽然国有企业在合作之前已经审查了贸易合作方的资料,但是因为没有一套健全的制度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有许多风险发生;从贸易形式来说,国有企业对货物进行控制,但是贸易合作方还掌控了预付的资金,使资金结算不能控制在监管能力范围之内,从而留下了隐患。特别在宏观经济情况的影响下,也会影响到贸易合作方,同时也牵连到国有企业的融资性贸易,从而让国企承担巨大的债务。为了有效的控制贸易资金发生风险,虽然贸易合作方也有提供相关的信用担保,但是如果有事件或者是系统性风险发生,不但无法缓解资金的风险,还可能进一步扩大资金的风险,由此可见,不合理的担保方案也会增加资金的风险[1]。

(二)法律方面的风险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较,民营企业在取得银行贷款的能力上相对比较低,增大了企业融资的难度,受国家融资的相关法律对企业之间的直接借贷进行约束,所以常常会利用某些不同的渠道实现融资的效果,从而产生融资性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资金合作方取得利益,资金需求方也取得相应的资金,但是如果需求方一旦出现资金风险,不能对债务进行清偿,资金合作方如果诉诸法律,就有可能导致融资性贸易不具备实质性,同时已经被确为贸易为方法进行的资金拆借,就会使担保合同与贸易合同就被判无效,而开出的发票很有可能是虚开的增值税发票,从而出现亏损。

(三)虚开增值税发票

在进行融资性贸易时,因为都是他人对上下游客户进行控制,有时上下游客户还保持联系,许多贸易实际上不具备真实性,但是又应该开具专用的增值税发票,并且开票的次数也是货物周转的次数,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无真实贸易是一种徐凯增值税发票的行为。虽然国企也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纳税,但是如果利用虚开增值税发票进行偷税漏税,这样国企就有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2]。

(四)阻碍了国企的发展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家资金相对比较紧张,民营企业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合作方式来缓解资金问题,如:融资性贸易。民营通过和国企进行合作,也可以取得相對丰厚的经济效益。但是这些合作方式中国企只是一个配角,销售市场还是要依赖合作方。可是国企如果过分依赖合作贸易,就可能导致其他企业占有资金的信用,这样就影响了企业稳定的发展。

三、融资性贸易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严格检查资金的信用

在调查资金信用时,应该认真仔细的进行调查,同时还要调查担保人和贸易合作方的资金信用的情况,还要对现场进行考察,同时对担保人和贸易合作方的管理水平、周转情况、业务的风险、财务状况、经济效益和还款能力等进行全面了解,还应该评估公司高管的处事风格与品格等,从而准确的找出存在的风险[3]。

(二)改变经营理念

对于没有业务途径邮箱扩大经营规模的国有企业来说融资性贸易合作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虽然企业不断加强风险认识,特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但是还是有许多风险存在,国有企业的收益和风险进行比较,风险的承担相对较大。要想改变这种情况,要求国有企业应该增加业务转型的力度,对自身的核心业务进行培养,从而确保企业稳定的发展。

(三)落实担保措施

为了较好的控制资金的风险,国有企业在进行融资性贸易过程中要求合作方支付足够的保证金,同时还应该提供足额的低质抵物,国有企业在合理的评估抵质抵物的市场价格的时候,必须依据不同的抵质抵物和业务的风险,利用一定折扣办理的方法明确落实低质抵押的手续,充分采取相应的担保措施。如果地质抵押登记手续不能办理,要求合作方必须提供资金信用较高的信用担保和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避免合作方将公司资产转移,将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尽量控制风险的发生[4]。

(四)增强过程动态的监督管理

国有企业必须利用动态监督管理融资合作方与业务流程,并制定一整套完善的评估制度,全面评估顾客的资金信用、业务风险以及抵押资产等,从而保证业务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除此之外,必须对融资性贸易的范围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国有企业中的融资类贸易的一些顾客或者是业务的比例过大,把风险集中转移到这个贸易业务上或者是客户身上。如果客户连续出现违约的行为,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对策,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利用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维权,进而确保企业自身的最大利益。

(五)分析产品价格的波动情况

首先,应该制定大型商品市场的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反馈价格波动的情况;其次,增强控制大型商品在市场价格波动中的力度,同时通过控制质押率和提升保证金的比例对资金风险进行控制;最后,在一定条件下,还要求国有企业利用套期保值的方式对融资性贸易进行控制,从而确保企业正常的运转。

四、结束语

融资性贸易属于变通的融资手段,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上不断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资金来源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融资性贸易面临的风险,严格检查资金的信用,改变经营理念,落实担保措施,从而确保国有企业正常有序的经营。

参考文献:

[1]智浩.钢贸业融资性贸易业务风险防范与应对的思考[J].新会计,2014(04): 27-28,16.

[2]杨凌娜.國有大中型企业开展融资性贸易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33):98-99.

[3]康宝宁,宫广东.浅谈国有企业应如何防范融资性贸易风险[J].北方经贸,2014(12):12-14.

[4]朱灵芝.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及风险防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 (09):99-100.

(作者单位: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防范措施风险贸易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