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下的电网安全管理探讨

2016-10-21 07:03李春花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年5期
关键词:电网安全智能电网探讨

摘 要 智能电网部署的整个过程是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做到充分的考虑,以防患于未然。本文首先对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技术在物理、网络、数据等的安全管理上做了充分的阐述,以及探讨了备份恢复、业务应用安全和网络通讯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内容,希望促进智能电网下的电网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 电网安全 管理 探讨

为了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需要实质性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将可再生资源有效的回收利用,以降低不可再生能源覆盖范围,减少环境污染,创造低碳环保社会,实现绿色发电、节能减排的绿色社会发展目标,使我国持续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这是现代社会各国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和能源动力,是世界共同健康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清洁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高效利用,将电力消耗降到最低,从而实现节能、环保、经济型社会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在新世纪的世界竞争中取得巨大优势,创建和谐、美好的未来景图。

1 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技术内容

智能电网可利用它具有的开放性特点,实现信息共享目的,扩大网络发展平台,但也对信息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威胁,需要承担一些不可避免的信息安全风险,大大阻碍了智能电网的发展。因此,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和广泛应用,首先需要从其安全的角度做细致考虑,对信息安全技术能够熟练掌握,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做好对信息安全的保护。一般情况下,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技术包括物理、网络、应用、数据等的安全性能,属于基础安全防护的是物理安全,更深层次的安全防护技术则是其余的信息安全技术,不同阶层的信息安全技术各有特点,内容各异。

(1)物理安全是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技术中较为基础的部分。因此,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基础部分的安全问题能够保障,就是对整个电网信息安全的整个保障。一般来说,备份是来自于最基础的信息安全技术,包括数据信息备份、文件信息备份等,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来维持电网的正常运转。

(2)由于智能电网不止是单一的信息网,而是由很多不同功能的信息网经过各种复杂的连接路径组成,而且,信息网的内型异同也会对安全的要求程度造成影响,其具体情况也要根据信息网的内型决定。所以,信息网的安全性能与其自身内型密切相连,要保护各种信息网的内型,进行不同程度的信息处理。例如,安全设备的配备、机密信息的加密处理工作等。

(3)应用安全是整个智能电网运行安全的重要保证。由于一些操作失误,会使智能电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出现一系列故障。针对这些故障,首先是电力企业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不强。智能电网具有特殊性能,其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一些专业技术不够的人员很难精于管理,操作上失误也就成为了一种承担的风险,而这种失误会直接对智能电网应用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出现各种问题。

(4)数据安全是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数据的信息安全则是对智能电网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对数据信息丢失的问题格外重视,避免由于数据信息丢失而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电网不安全运行的危险。所以加密保护工作不容忽视,对于电力系统各类数据的保护极为重要。另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除了对电力系统的各类数据加密保护,还要实行现代化的存储技术对数据进行主观保护,将电网信息完全防护工作落到实处,保护数据信息安全,减少或防止病毒入侵和黑客进攻对数据的安全性造成不良影响。

(5)主机是智能电网运行的重要载体,如果连主机的安全性能都不能保证,那就很难做到智能电网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转。一般情况下,病毒、恶意程序的攻击是对内部主机造成直接危害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防止病毒的入侵和恶意程序的攻击,除了做好对主机的基础防护外,还要做好身份识别、访问限制、安全审计等安全防护的诸多措施,以保证主机能够安全运行,从而支持整个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转。

2 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电力企业中,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整个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得到良好发挥。因此,针对边界的安全防护,要切实做好入网检测,若检测出现问题,就要立即启动恶意代码清除程序,对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或拒绝的访问权限,将控制力度更换为端口级,阻断病毒侵入网络的路径,将入网的信息安全充分落实。

(1)针对整个网络环境的安全防护,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防护,包括对整个电力企业的全网网络、防火墙、交换机等。为了防止各种恶意病毒的攻入,保护电网安全运行。电力企业除了对基础网络以及业务系统运行的网关设备、交换设备等基础性设备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外;还需要定期对整个系统、网络设备、应用程序等进行安全扫描,将一些处于萌芽阶段的不安全隐患及时剔除,防止恶意攻入。

(2)针对整个智能电网的主机与系统,需要对操作系统进行基础防护处理,即对服务器的补修、病毒防护、漏洞扫描、系统修复等的防护工作。

(3)针对应用系统的防护工作,需要对应用系统实现安全加固,同时,还需要对系统定期进行检测。

(4)针对数据的存储保密,需要每天进行一次备份,并且应在场外实行,从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同时还需提供一个异地数据备份的功能,利用通信网络定时对其中心数据进行分量的运输,严格管理备份设备,以避免未授权访问业务备份数据出现。

3 结语

总之,电力系统在实现智能化的同时也会存在一些信息安全的问题。因此,需要做好智能电网中应用基础设置的防护工作,即对网络边界、网络环境、主机与系统、应用系统等的信息技术安全防护,以避免和减少智能电网不安全信息的产生,危害整个企业及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刚.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政府责任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2]李鹏.智能电网运营管理风险元传递模型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关志涛,颜立,何杰涛,丁涛.面向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技术展望[J].陕西电力,2010,06:5-8.

[4]陳来军,梅生伟,陈颖.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及其对电力系统生存性的影响[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2,02:240-244.

[5]江荣.智能电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相关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李春花(1973-),河南省鲁山县人。大学专科学历。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管理局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安全管理。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管理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 848000

猜你喜欢
电网安全智能电网探讨
500kV SF6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漏气故障处理及防范
浅析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