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与美国梦的太空书写陈建华

2016-10-22 10:56
电影文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太空价值观科学

[摘要]2015年上映的《火星救援》延续了最近几年不断持续的太空科幻热潮,并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这部影片通过讲述营救一个被困火星的宇航员的故事,完成了对人类科学精神的书写与赞颂,影片中洋溢出的积极、乐观、幽默的情感态度也为太空科幻电影提供了新的面向,重新召唤了人类对于太空探索的激情与勇气。与此同时,影片在叙事过程中将美国的精神与价值观巧妙地融合进去,完成了一次美国梦的太空书写,成为科幻外壳下的一次隐微的主旋律表达与价值观输出。

[关键词]《火星救援》;科学;太空;美国精神;价值观

从2013的《地心引力》到2014年的《星际穿越》,再到2015年的《火星救援》,好莱坞在太空科幻题材上完成了一次质量颇高的接力。随着人类对太空的不断探索和航天事业接连取得新成果与新发现,人们对太空的兴趣日渐浓厚,此类题材的影片也在不断进行创新。《火星救援》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在科幻电影界早已证实过自己的导演才华,《异形》和《银翼杀手》等科幻电影早已成为西方科幻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但《火星救援》中所洋溢出来的积极乐观的太空探索精神显然与前两部科幻大作有所不同。无论是《异形》中营造出的恐怖感,还是《银翼杀手》中对未来的幽暗想象,斯科特此前的科幻电影都呈现出一种相对悲观的态度,而《火星救援》则延续了小说中的科学精神,让主人公马克利用科学来延长在火星上存活的时间。

这一次,导演将一个看似沉重的话题——人类面对未知宇宙世界的渺小与有限性,用一种积极的,甚至是调侃的态度来重新面对,用科学精神作为主人公勇气与信念的来源。如果说《星际穿越》是用情感作为终极的推动力量,那么《火星救援》则是用理性代替了情感,用精准的计算、测量和实践推动情节一步步发展,最终实现了一个宇航员的自我解救。

一、火星生存法则:科学求生

在《火星救援》中,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仅一个任务就推动了整部影片的进展,即如何让马特·达蒙所饰演的马克·沃特尼平安回归地球。他所面临的最为紧要的问题就是时间,在食物储备只够维持一个月的情况下,NASA下次的火星任务和援助却还有四年之久,马克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通过与时间赛跑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实际上这是对于人类命运的一个隐喻,在有限的时间之内面对必然会到来的死亡,是作为人而必须要面对的基本事实,如何面对这个问题也成为决定个人生命价值的关键。马克作为个体被偶然地放置在荒凉的火星上,将时间与生存的问题放大,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基本的难题是一个态度倾向的显现,马克选择了用理性与科学,实际上这不仅是他个人的选择,也彰显了他背后的美国航天探索精神。通过一个宇航员的奋斗,美国在某种程度上找了一种方式来表现自己所推崇的价值观念。

影片《火星救援》将文学中一再书写的荒岛求生的故事放到了太空的背景之下,其内核却没有改变,即人类面对无法掌控的世界之时本能的求生意志。影片的一开始就为我们展现了颇为壮观的火星场景,荒凉、广袤而壮丽,如同绵延不绝的红色沙漠,火星上的宇航员们在相互斗嘴打趣,紧接着大风暴突然来临,马克则在紧急撤退的过程中被砸中,与队员失去联系。在影片的一开始就为观众营造了一种张力,一方面是火星探索工作的积极进展,队员们在工作时的轻松得以展现。但另一方面,火星的环境又是极端恶劣的,队员们依旧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就在大家都以为马克已经丧生的时候,实际上他并没有死,而是被独自留在了火星上艰难求生。从这里开始,影片延续的基本上是前一种基调,马克在自救的过程中,即使面临十分艰苦的生存环境,也始终保持着一种幽默,甚至是调侃的态度。他首先给自己动手术取出体内的碎片,随后又着手解决食物问题,“火星将会被我的植物学知识所震慑”,这句独白开启了马克的火星求生之路。

马克在太空舱里建起了蔬菜大棚种土豆,克服了肥料、水源等一系列问题,最终真的让土豆在寸草不生的火星上生长了起来。食物问题解决之后马克又用看似原始的科学方式解决联络问题,他利用十六进制码与NASA的地面控制单位取得联络,终于获得地面人员的帮助,在火星与地球的两条线索之间救援开始同步展开。双方所运用的方法都是纯技术的,在这个过程中导演没有让过多的情感元素加入。一方面马克在不断努力让自己到达预定的地点,另一方面地球上的工作人员也在不断努力地制造飞行器。影片事无巨细地展现了马克和地球技术人员的工作,将计算、推演和操作等看起来如同纪录片一般的内容呈现在观众面前,却并不显得掉书袋和枯燥无聊,反而因为与主人公的命运息息相关而显得饶有趣味。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影片中所展现的大量科技术语、航空术语、化学知识和数学运算过程都是陌生的,观众也并不明白许多专业名词的实际含义,就连马克利用带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发电机解决探险车夜间温度过低的问题这一行为背后的科学原理也可能也并不真正了解,即使这是影片比较关键的科学运用之处,也对情节起到了比较重要的推进作用。但《火星救援》的巧妙之处在于,所有与科学相关的内容都服务于唯一的事情,即马克在火星上如何继续生存和如何尽快回家,有了这个核心任务的支撑,众多科学方法的运用和陌生概念的出现不仅不枯燥,甚至还会令观众感到新鲜和惊险。相比于原著小说中用大量篇幅来描述计算过程和操作过程来说,电影改编已经充分利用了影像的优越性让整个过程显得不那么理论化,就连导演斯科特本人也坦言自己在看剧本的时候被其中大量的理科内容吓到了,因此他下了很大的工夫来进行影片的视觉建构,让影片呈现出来的技术美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火星救援》中对科学元素的运用是近年来的科幻电影中最丰富的,如果说科学是这部影片的骨架的话,那么“美国梦的太空书写”则可以成为其内在的精神核心。

二、归家之路:美国精神的彰显

“归乡”的主题一直是西方文学中不断被书写的对象,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奥德赛》,在特洛伊战争结束之后,希腊的英雄奥德修斯经过十年的海上漂泊历险才终于归家。奥德修斯的回家之旅表面上看起来是与神的斗争最终达到和解的过程,但背后隐含的是与自然的抗争,只不过在古希腊人的世界中这一切都被理解为神意。奥德修斯通过自己的智慧回家的过程,体现出了对自我的追寻与对精神的安顿,因为在古希腊的世界中独立的个人是不完整的,必须要在自己的血脉之中和团体之中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火星救援》仍然没有脱离《奥德赛》中这一最原始的问题,即“如何归乡?”这一问题背后隐含着对人类生存智慧的拷问,与《奥德赛》中将不可知的力量归结于神意有所不同,《火星救援》完全是人类与自然世界的抗争,人类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完成对生命的拯救成为这部影片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斯科特用一种十分积极的态度来回应这个问题。可以说整部影片的旋律是十足“人类中心主义”的,马克调侃自己对火星完成了“初步殖民”,虽然火星上并无“民”可“殖”,但这句话却不经意间道出了人类太空行为的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或许有一天火星移民会成为现实,太空的资源虽然是人类共有的,但真正有能力运用的人才是真正拥有这份资源的人,在马克积极的态度背后,是科学发展赋予他的自信。从某种程度上说,马克是美国精神的人格化体现,他的自信是美国对于自己的科学进步的自信,甚至是一种骄傲,只不过,影片很巧妙地避免了一种盲目自大,问题的解决最终并不是凭借NASA的一己之力,而是借助了中国提供的太阳神助推器完成任务。因此,一种合作精神与共享精神让影片更具开放性,也避免了《火星救援》演变成一部大型的NASA宣传片的命运。

因此,这部影片将一个十分绝望的故事转化成一个更为轻松有趣的故事,经典太空科幻电影,如《2001太空漫游》《索拉里斯》等片中所关注的诸如“人类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生存的意义和终极目的”“与宇宙中的异质文明无法消弭的隔阂”等问题都被“用科学克服困难”这一主题所化解了,呈现出与人类科技发展将会触发的幽暗未来截然不同的全新面向。这一新方向的开拓,可以说是美国精神的一次“英雄主义”的复归。它不仅是十足积极的,也是十足主旋律、十足理想主义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大家齐心协力解救马克的过程中,影片又凸显了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呈现出和同样是由马特·达蒙主演的另一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十分相近的“个人中心主义”,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就是美国精神中对每个个体给予平等对待的价值观的体现,对生命的尊重背后是对个体的尊重,这一点对于多元文化并存的美国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三、太空:美利坚的新家园

《火星救援》中所流露出的这种自信、积极的态度表面上看是太空科幻的创新,但实际上则是一种复归,而且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复归,它还原到了人类对于太空最初的想象上,让人类对于太空探索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就仿佛任何与航天探索相关的灾难都未曾发生过一样。因为影片通过流畅而紧凑的叙事完成了“英雄回归”的现代史诗的书写,十足激动人心,也具有极大的振奋性。在这部电影中,除了一开始的风暴展现了灾难性的场景之外,其他的部分都没有再次出现灾难,而且这种大风暴的灾难性也因为马克的幸存而被削弱,马克所处的火星在风暴过后仿佛成为一片风景壮阔的处女地而等待人们开发,更令人激动的是马克甚至在这片土地上种出了植物。

从影片的另一条线索来看,地球上的NASA控制中心也没有为救马克产生什么分歧,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团结一致想方设法要让马克尽快回家,而且美国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美双方的援救计划也丝毫没有遇到过什么阻碍,地面上的人除了技术上遇到的困难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矛盾。因此整个援救看起来虽然历经波折,却始终是有惊无险的,最后也是水到渠成的。

影片中的音乐原声同样配合着情节的发展辅助了影片主题的表达,怀旧的迪斯科音乐让人们仿佛回到了那个听着音乐就能燃起激情的纯真年代。马克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例,似乎只要通过智慧与勇气,人类终究能够征服火星甚至更远的宇宙空间。《火星救援》展现了一种可能,这种可能之中不仅包含了飞向太空与探索太空,同时还包含了征服太空。但值得关注的是,这里的太空新家园并不是全人类的,而是属于美利坚的。美国在用科学技术探索太空的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尽管NASA在营救马克的过程中借助了其他国家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都站在同样的水平线上。当好莱坞完成了对火星的这样一种想象之时,一种新的美国梦也已经诞生,它从地球上的一个国家拓展到了太空,看起来同样十足诱人。因此,尽管《火星救援》让全球的观众都感到热血沸腾,但它的普遍适用背后却也明确划出了界限,这是作为非美国本土观众应该体察出的另一种意涵。

四、结语

雷德利·斯科特的《火星救援》将科学精神贯穿始终,通过营救被困火星的航天员马克这一事件完成了一次全新的太空想象,这种想象突破了太空科幻一贯的隐忧与焦虑,流露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为人类的航天探索事业奏响了一支交响曲。但在这种乐观的背后还需要关注影片的价值取向与情感基调,看到美国梦在太空视野下的重新书写,这不仅是我们理解这部好莱坞科幻佳作的基础,也是我们理解此类影片的产生原因和意义指向的关键。只不过,本片的艺术性并不因情感价值的介入而有所贬损,导演在这部影片中为我们营造的恢宏场景与视觉美感都会成为值得不断回味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美]安迪·威尔.火星救援[J].陈灼,译.译林,2016(01).

[2] Aegean.雷德利·斯科特访谈:较之《地心引力》,《火星救援》更广袤[J].电影世界,2015(11).

[3] 柳莺.《火星救援》:火星鲁滨逊[J].电影世界,2015(11).

猜你喜欢
太空价值观科学
上太空,安个“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