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规模档案馆创新之路探析

2016-10-24 09:34文/杨
山西档案 2016年2期
关键词:档案馆思维工作

文/杨 清

中小规模档案馆创新之路探析

文/杨 清

中小型档案馆的创新之路如何起步,档案人员如何创新、创新的原则和途径、档案人员创新素质的培养,一一加以探讨。

中小型档案馆; 创新的原则和途径;人员创新素质培养

去年是制度建设年,今年是档案创新年,这是本馆阶段性任务。那么如何进行档案创新,对于中小型档案馆创新的原则和途径又是什么呢,创新对档案从业人员提出了什么要求,本文将对此一一加以探讨。

一、中小规模档案馆特色分析

中小规模档案馆一般馆藏不大,以本馆为例,馆藏文件截至2014年共立卷23088卷,其中永久保管8920卷。文件增长速度也不是很快,见下表1。

管理体制上一般都不是独立档案馆,挂靠党校办或是学工部。这种管理体制财务经费不是独立的,人员分工不是很细,往往一人兼多职,不像大的档案馆归档立卷、查询、复印、保管各有其人,各司其职;中小规模档案馆往往归档、查询、复印、账务归一个人管,人员不够用,全馆的人员都抽调做一个工作,身兼多职。

对外因为经费和人员的问题,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也不是很多,这是很现实的方面。

表1

二、中小规模档案馆如何进行创新

(一)通过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

要使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变为现实,最重要是要有丰富的知识,丰富的知识和创新思维创造力的发挥成正比,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汲取有用的知识,并且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消化,才能使思维灵活敏锐,进而迸发出创新灵感的火花。例如,笔者刚开始工作时,要求找的文件经常会找不到,学术讨论写的文章也经常觉得言之无物、乏善可陈。可是看到老同志总是很适时找到所需东西,文章也写的很有科学性,很生动,于是开动脑筋,把经常查阅的文件记录下来,归档时也注意一下文件的内容,后来工作慢慢就得心应手,这就是工作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融合。这是创新的前提。

(二)建立合理的思维能力结构

科学的思维方式包括:逆向思维、反向思维、横向思维、心理思维、周边思维。思维能力结构包括: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创新思维首先是一种科学思维,符合逻辑推理科学的规律,标新立异并不是创新。创新就是在现实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桎梏,创造出更高级、更有效结果的方法。

(三)要养成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创新思维的对立面包括:权威与公众的思维定势;传统思维的影响;习惯性思维、封闭性思维等。要突破原有的思维习惯,调动主观思维能力,凡事多问为什么,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不满足于表面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综合分析解决问题。例如,文书档案经过“卷”改“件”的阶段,一开始我们把所有的“卷”都改成了“件”,后来发现会议文件、一些审计文件、人事调动文件(介绍信、工资单),如果这样改的话会比较零散,容易丢失。所以商讨之后,对以上领域的文件,采用整卷装订的办法。这个例子说明了在“卷”改“件”大前提下,有些问题是可以灵活对待的。整体装订本来就存在,严格地说不算创新,算得上灵活分析运用。但对创新的思维很有启示——不一定“卷”改“件”就一定要把每个卷都拆成单件,最终的效果是为了便于保管、方便利用,减轻工作量,那么在小范围作出调整是合情合理的。创新思维就是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独立分析思考,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做出灵活选择。

(四)创新不仅是单个的行为,也需要相互合作

如果说到发明创造,大家都很容易想到爱迪生发明电灯的经过,爱迪生独自在实验室试验了一千六百多种材料,最后确立钨丝作为电灯最好材料,似乎发明创造只是个人的事情。其实就是在那个时代,爱迪生也有助手,世界各地也有人不停的寄试验材料给爱迪生工作室,只是那个时代没有团队的概念罢了。人是社会的人,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没有人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创新也是以社会需要为前提的。在当今高新技术世界中,人们需要讲求合作精神,互通信息,发挥团队优势,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结合起来在团队中升华。设想如果爱迪生当初有个团队分工去分析实验,也许实验会进行的快得多。

在档案管理中,如果一个人有了创新的想法,可以在团队中推广实行,那么在实行过程中,这个想法的优弊端会被发现和不断修正,慢慢完善。档案规则的制定就适用于此。

三、档案创新的原则和途径

(一)档案创新的原则:立足工作实际,提高工作效率

大的档案馆由于工作平台高,视野宽阔,所以可以搞一些大型的项目。中小型档案馆就没有这个实力去做这个事情,可以从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特色的东西去搞一些创新,像本馆2013年发起的“征集特色档案”活动就可以算作一项。

创新的目的是要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符合科学发展规律。比如本校毕业生档案寄发工作,最初采用人工誊写方式,学校扩招后,学生毕业人数激增,仅靠档案馆人工已完成不了数量巨大的工作。后来在学校其它部门协助下,制作了电子打印格式,只要连接数据库,就可打印相关项目。计算机发挥作用替代人工已是必然趋势。

(二)档案创新的途径

1. 中小型档案馆不具备大的开发能力,所以创新要从小处着眼,着重特色。大的档案馆有能力组织一些比较大的创新项目,像南京大学档案馆的档案管理系统,从研发到售后不断完善,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还有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现代化管理,大的档案馆资金雄厚,人员齐备,可以一步到位。中小型档案馆没有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在自己眼界和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可以做的有声有色。从小处着眼,着重特色,像本馆收集的校庆系列档案,基建档案资料齐整完备,在上级档案检查中多次受过表彰,比某些大的档案馆做的还出色。

2. 从问题中寻找创新的机会。有句古话说得好:“成功者在问题中寻找机会,失败者在机会中寻找问题”,其实工作中的困难危机对消极的人是拦路虎,但对遇事积极的人都是难得的机遇,所有问题的解决都有一定的创新机会,或突破以前的思维框架定势,或启发人思考,引起人们创新的的兴趣。例如,虽然现在普遍实行计算机检索,但是有些专项问题的查询涉及跨度大,一个个找全很不容易。给领导搜集过几回这样的材料,如独立学院设置,前后涉及好几年,当时留心留了份底子,后来编校史再需要,档案馆第一时间直接提供全部材料,不用返工再重新查询。这件事情启示我们,以后遇到类似专项查询,查询结果要留备份,像学校各个五年计划、各届学术委员会材料等等,为下次查询利用提供方便,也是学校非常有用的史料。而且分析一下这些材料,可以为编研提供方向,对那些重要性的问题可以专门拿出来研究,成为编研课题。

3. 形成一套创新的机制。最早我们国家是没有《专利法》的,科技人员研发的东西向全社会推广,算是给社会做贡献。但是改革开放同发达国家接轨后,就有了《专利法》。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是有价值的,知识产权也应该受到保护。上个世纪,“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后,发到每个科研人员手里只有十块钱;八十年代,李光曦的《祝酒歌》销量百万,却只有15元版费。如果在这个年代,科研人员和歌唱家都只好饿死了。所以一定要有一套创新的机制保护创新者的利益和积极性。创新机制要规定创新方向,提供创新推广平台和奖励,要有不断修正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

四、中小型档案馆人员创新素质的培养

(一)爱岗敬业的精神

敬业爱岗,是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动力。相比其他工作,档案工作繁琐中见细致,于默默无闻的角落里为社会服务,也没有其他行业的经济效益或者出名的机会。尤其是中小型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承担的任务比大型档案馆要多,但是没有大型档案馆的工作平台和视野,工作也不容易出成绩。

(二)利用各种资源,学习知识,积累经验

中小型档案馆资源有限,所以在现实中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网络资源、同其他院校调研学习交流的机会、档案局培训的机会都可以充分利用。档案馆无论大小,工作流程,操作技巧,工作机制都大同小异,就创新的机会来说是均等的,需要的只是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勤于思索的头脑。独立分析思考,克服种种思想障碍,消除自卑心理和盲目迷信权威思想,不墨守成规,展现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建立创新思维模式,能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也懂得集思广益,推广创新成果

创新可以是制度管理上的创新,也可以是技术操作中的创新,只要是符合科学规律,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工都可以作为创新方向。创新也是一个不断延续发展的过程,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同时也使创新具有了持续不断的生命力。

创新工作是档案馆工作活力的源泉,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发展的年代。对于中小型档案馆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做好创新工作,是每个档案工作者都面临的挑战。因此,培养创新思维,并运用到工作之中,让创新成为工作常态,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为文化建设服务,档案工作才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无尽藏)

The Innov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Archives


Yang Qing

G275.9

A

1005-9652(2016)02-0043-03

杨 清(1974—),女,河北深县人,西安科技大学馆员。

猜你喜欢
档案馆思维工作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不工作,爽飞了?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when与while档案馆
选工作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