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动未来,环保众筹在行动

2016-10-24 05:23徐以立
至爱 2016年9期
关键词:众筹公益绿色

文|徐以立

绿动未来,环保众筹在行动

文|徐以立

当环保公益遇上“互联网+”,一个“公益众筹时代”开启了。

01 2015年6月5日,“绿动未来”正式启动

注册用户达17383人,网站浏览量超7万;平台线上成功筹款项目30多个,成功上线发布了含“植树防沙”“海洋保护”“垃圾分类”“环保教育”“湿地保护”和“清洁水源”等领域在内的多个环保项目;项目成功率高达41.37%,位列国内同类众筹平台前列,并覆盖了上海、北京、深圳、四川、河南、浙江、安徽、陕西、湖南、广州等众多省市……

创办仅一年多,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与上汽通用汽车联合创办的国内首个环保公益众筹平台—“绿动未来”环保公益众筹平台便交出如此令人满意的成绩,着实令人惊讶。

02 “一杯水的约定”—“绿动未来”活动邀请到多位公益名人

当环保公益遇上“互联网+”,社交力量引发公益变局

“众筹”译自Crowd funding,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在中国还有一种更通俗的说法就是“凑份子”。环保公益众筹就是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或是物资。

聊及诞生契机,“绿动未来”环保公益众筹平台(以下简称“绿动未来”)首席运营官刘子惠说,当民众说起“环保”的时候,总是觉得这是“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滔滔不绝地阐述环保的重要性;说“陌生”,则是因为“环保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的意识,离大多数人其实还是很遥远”。“而当时‘互联网+’和‘众筹’的概念又都很火,我们就想能不能把环保公益和这些结合起来”。

于是,当环保公益遇上“互联网+”,一个“公益众筹时代”开启了。为了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传播“全民环保”与“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鼓励全民参与环保活动,2015年6月5日,“绿动未来”环保公益众筹平台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上线。

“绿动未来”运用“众筹”互联网新型模式对接环保创意与公益组织或群体,并借力“互联网+”的优化和集成,联动线上传播和线下活动,广泛动员相关力量共同发起环保创意、研发环保产品、倡导环保社会实践、征集环保公益项目、筹集环保资金,汇聚形成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树立生态意识的巨大力量,让每一个微小的绿色创想和公益实践展现出更大的环保价值。

虽然创办只有一年多,但是“绿动未来”涌现了一批优秀环保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如“10元让易妈妈在内蒙古帮您种棵树”、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发起的“《千循百乐》儿童环保剧”、深圳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发起的“同在蓝天下,共爱一片海”等。

一个捐款箱和一个扩音器所代表的公益活动已经成为过去。公益众筹因其具有低门槛、高透明度、项目多样化等诸多优点,使传统的公益活动、公益事业运行机制发生巨大变革。

2016年6月6日,在平台上线一周年之际,“一杯水的约定”—“绿动未来”大型宣传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并对外发布《全国环保创新培育计划》。国家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领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章少民、《中国环境报》总编辑刘树国等领导出席,赵忠祥、郁钧剑、白岩松、刘芳菲、冯殊等社会名人参与现场互动。陆川、杨澜、陈佩斯、戴玉强、莫华伦、冯小宁、斯琴格日乐等社会名人参与平台宣传片拍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通过社交的力量来做公益,已经不是新鲜事物,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发展,公众对公益的理解、参与公益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交时代的公益更看重意见领袖号召下的全民参与,这样才能让公益理念随着公益项目的实施而深入人心。

平台首席运营官刘子惠说,“今后,‘绿动未来’想与有环保项目的名人进行深度合作”,希冀带动每一位公民都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毕竟环保是一个全民理念”。

03 “绿动未来”发起“城市环保节”,打造都市绿色生活

“绿”动“未来”,环保公益走向专业化和全民化

1杯咖啡约产生20克的咖啡渣,而每年全球消耗约8000亿杯的咖啡,就产生了16万吨咖啡渣。咖啡渣通常被进行焚烧,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而咖啡渣又恰恰是一些蔬菜和花卉的肥料,假设加以利用,可以有效减小能源消耗,并创造新的效益。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毕业生崔宇旗、汤润瑜、保佳祺、刘嘉欣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环保创意点。他们将着眼点放在“生活中的可持续”—培养“吃咖啡渣长大的可食用蘑菇”上,并联系到了“绿动未来”;而平台也及时为这一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富有趣味想法的实践提供了资金和都市网点的支持,后续也获得良好社会效应。据悉,不久前此项目更是一举斩获了“2016大学生设计与策划大赛金奖。”

打开“绿动未来”的官网,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众筹的版块分为“项目众筹”“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点子众筹”这四块。尤其是后三块,因其具有创新意识而格外引人瞩目。

首席运营官刘子惠说:“在接触了许多相关社团之后,我们发现虽然他们具有不错的环保想法,但却缺乏一个精准、精心的项目策划、传播、包装、推广、执行的意识和能力,无法做成一个好的环保品 牌。”

作为国内首个环保公益众筹平台,“绿动未来”不仅仅只是一群人关于做好环保项目的努力,更是将环保公益推向专业化和全民化的尝试。

2015年,“绿动未来”面向全国高校成功开展了“环保青春志—高校环保公益创客大赛”。在此基础上,今年平台更是设立了《全国环保创新培育计划》。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该计划鼓励大学生在环保领域的创新创业、推动生态文明建 设。

该计划将征集“环保生活创新类”“环保公益创新类”和“环保科技创新类”三大类与环保相关的小技巧、小研发以及环保公益项目,并注重环保创新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平台将不仅会为入选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更会提供学习沟通、交流展示的平台,包括线上公开课、行业培训、实习机会、创业孵化等资源的信息和推荐服务。

谈及这一计划,平台运营总监亓超说,除了希望能挖掘一些新颖、有意义的环保创意、环保产品、环保社团,实现公益价值的多维度自然延伸,提高环保项目的孵化成功率之外,“我们也更希望通过这项计划,充分激发大学生的环保热情,传播环保理念,在他们的心里埋下绿色的种子。大学生是社会活跃分子,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甚至引领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正如平台的名字‘绿动未来’一样,我们希望在他们进入社会之后,这颗环保的种子能够生根发芽,引导更多人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做出绿色选择,提高环保意识,履行环保义务,践行绿色生活、实现绿色梦想,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这样我们培训计划的意义也就达到了。”

“绿动未来”和易妈妈前赴内蒙古多伦绿色生命植树基地,栽种“绿色”希望

环保公益众筹,更加开放的公益生态

“公益众筹究竟应该怎么做?”这个新时代背景下一旦提起公益就会被问及的问题,放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曝光率极高、传播速度极快的互联网时代,逐渐变得更加的引人注目。

2016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的执行,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迈入法治化轨道,开启依法治“善”时代。而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化发展,点滴之善滚动的雪球,正在源源不断地吸收来自各方的力量,推动着我国扶贫、慈善事业的发展,书写“互联网+公益”的新篇章。

《慈善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开展公开募捐的,将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募捐活动。为了给公益众筹相关主体提供更好的平台服务,“绿动未来”也作出相应的调整。运营总监亓超介绍说:“‘绿动未来’在对接社团和个人的方面,会更加仔细评估其公募资质,我们会越来越多地只对接、扶持具有公募资格的社团。”

2016年4月,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2015年中国公益众筹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共有599585人次通过众筹支持公益项目,较2014年增长67%,平均支持金额57.34元,高于网络捐赠的人均额度;单个项目的平均支持人次687人,78%的项目支持人次在500人以内,少数项目能突破万人。

对于公益与众筹的结合,国内许多从事慈善事业和金融业的专业人士都十分看好。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谈及对中国环保公益众筹的未来,平台首席运营官刘子惠轻声却坚定地说:“一年前,‘绿动未来’上线之时,大家对此并不十分看好;但是一年后,我们不仅坚持下来了,也做出了很多不错的环保项目。现在越来越多的社团和个人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这说明‘环保公益众筹’这条路是可行的。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和‘互联网+’门槛低、参与度高的特点,让我们更加看好它的前景。”

而谈及未来的方向,平台运营总监亓超说,“‘绿动未来’未来会打造更加开放的公益生态”。今后的众筹也更多地倚重在“点子众筹”等非资金方面,广泛动员环保个人、环保组织共同参与到“绿色生活”的现实中来,使平台真正做到公益化、创新化,“这也是我们平台存在的长久意义”。

“绿”动“未来”,让更多人参与创造和分享环保价值,进而推动中国环保公益事业的发展,这不应仅是“绿动未来”的希望,更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愿景。

2016,公益众筹,我们继续在行动!

猜你喜欢
众筹公益绿色
绿色低碳
公益
公益
公益
众筹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新闻众筹初探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试水“众筹+新三板”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