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畜牧兽医类课程群建设探析
——以动物繁殖学为例

2016-10-24 15:37王子玉肖慎华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动物课程建设

王子玉,肖慎华,王 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江苏省家畜胚胎工程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5)

农业院校畜牧兽医类课程群建设探析
——以动物繁殖学为例

王子玉,肖慎华,王 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江苏省家畜胚胎工程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5)

课程群建设对优化知识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动物繁殖学是畜牧兽医类专业的骨干基础课之一,具有内容丰富、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的特点。为满足现代畜牧业生产对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及学生多元化发展(“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等)的新要求,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繁殖教研室针对课程特点并依据多样性、协调性、科学性、实践性等原则构建了包括6门课程的动物繁殖学课程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群;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创新

课程是高校实施教育的核心。课程群是指某种性质或担负相近教育功能、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由师生有计划地学习的课程集合,它通过知识的载体即教材实现对学生在思想、方法和认知结构方面的不断完善。课程建设、课程群(Curriculum Group)建设及课程体系建设是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的不同层面的建设工作。简而言之,课程体系建设是优化调整一个专业所设置的全部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课程建设是为提高教学效果而进行的针对某一课程的实施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宏观层面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微观层面的单一课程建设不同,课程群建设是对内容上密切相关、相承和渗透的多门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建立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有效减少了课程间的重复与遗漏,有助于优化知识体系,突出个性化发展特色,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课程群建设在当前农业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由“专才教育”向“厚基础、宽口径”的“通才教育”转变、专业课门类与学时数都精简压缩的背景下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繁殖学是研究畜禽繁殖规律和繁殖技术的科学,属于畜牧兽医类专业的骨干基础课程之一[1],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满足现代畜牧业生产对畜牧兽医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在繁殖学知识、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及学生“应用型”(就业,偏重掌握实用技术)、“创新型”(考研等,偏重深入了解基础研究)、“创业型”等多元化发展的个性化需求,针对课程特点,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繁殖教研室集思广益,发挥学科“产学研结合”的优势,优化设置教学资源,开展了涵盖动物繁殖学、动物繁殖技术(汉语)、动物繁殖技术(双语)、动物胚胎工程、动物繁殖学实习、动物转基因与克隆等6门课程的 “动物繁殖学课程群”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核心课程“动物繁殖学”也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笔者总结了动物繁殖教研室近年来以学生发展为导向,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依据多样性、协调性、科学性、实践性原则[2]在课程群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旨在为农业院校畜牧兽医类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1 动物繁殖学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动物繁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既涉及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产科学、免疫学等相关知识,又是学习动物生产学各论(牛生产学、猪生产学、禽生产学、羊生产学)等课程的基础,在当前农业院校专业课学时压缩的大背景下,做好与上下游相关课程的衔接、避免重复讲授十分必要。动物繁殖领域涵盖了繁殖生理、繁殖技术、繁殖管理、繁殖障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既包括发情鉴定、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妊娠诊断、助产等传统实用繁殖技术,又包括动物克隆、胚胎干细胞、转基因、性别控制等基础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新兴技术和知识点不断涌现,具有内容丰富、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的特点,难以在一两门课程中面面俱到。不仅课程内容多与学时压缩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且也迫切需要对多门相关课程有一个整体融合和规划[3],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表1 动物繁殖学课程群课程设置

2 动物繁殖学课程群建设的举措

2.1 开设多样化课程,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动物繁殖领域内容丰富,且不同专业、兴趣、志向和职业定位学生的需求内容和基础知识水平不尽一致,在2003年之前仅开设动物繁殖学和繁殖学实验2门课程,难以兼顾多层次的需求。为给学生提供更为宽泛的选择余地,2004年以后根据现代畜牧业生产对毕业生繁殖知识技能的新要求和学生考研或就业等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先后开设了动物繁殖技术、动物胚胎工程等4门课程,为不同需求(“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及“科普型”等)的学生构建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配套、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动物繁殖学课程群”,课程设置见表1。

该6门课程有机联系,各有侧重,动物繁殖学偏重于繁殖生理基础理论,动物繁殖技术偏重于人工授精、发情控制、分娩控制等实用繁殖技术,动物胚胎工程偏重于转基因、干细胞、试管动物等基础研究领域和学科前沿,而动物转基因与克隆则主要讲述受精、胚胎发育、试管婴儿、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生殖健康及节育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繁殖学科普知识,浅显易懂。根据课程特点和前后衔接顺序合理安排在第5、6、7学期开课,优化设置每门课的学时(18、32、36、54 学时),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发展方向(本科毕业直接就业、考研、创业、留学等)灵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程,选课更具有针对性。例如,打算直接就业的多选择“动物繁殖技术(汉语)”,切实掌握多项实用繁殖技术;立志考研深造的同学多选择“动物胚胎工程”和“动物繁殖技术(汉语)”,对学科前沿技术和研究热点有一个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为将来的继续深造打下扎实基础。

根据选课对象的知识背景和需求不同,课程内容、难度、教学方法等也因课制宜,因材施教,既保证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充足性,也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新型(或科研型)、应用型、创业型等)提供了充足的课程资源[4]。《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创新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国家创新驱动的第一资源。高等院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着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5]。为培养“创新型”畜牧兽医科研人才,在“动物胚胎工程”等课程教学中注意 “有所教有所不教”,注意 “留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鼓励有兴趣、求知欲望较强的学生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开展创新性试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

2.2 注重上下游相关课程的协调与衔接,实现在内容上的有效融合,避免重复或遗漏 传统教学中,往往将多门相关课程分开讲授,由于每门课程都强调其系统性、完整性,必然造成授课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但人才的培养并不是学好一门课程就能实现培养目标的,各门课程的传授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构建中只占一部分[6]。而且上下游不同课程的任课教师缺乏沟通,易造成授课内容的重复或遗漏。如动物繁殖学中“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一章与上游的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课程相关内容有较多重复,“泌乳与哺乳”及动物繁殖学实习中的“人工授精”与下游课程牛生产学有较多重复。教学团队从最有益于学生知识掌握的角度出发重新对课程群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与上下游课程的任课教师积极沟通(在课程群内亦是如此),不拘泥于教材或单一课程的完整性,而是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全局来设置每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精简或剔除重复内容,从而实现整体优化,形成合力,成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有机的课程集合。由原来的相互隔离转变为相互贯通,由原来的相互重叠转变为相互补充,由原来的相互矛盾转变为相辅相成[7],实现在内容上的有效融合。

2.3 注重教材建设,科学设计授课内容,将最新研究进展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知识背景设计授课内容,如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和动物药学专业的同学对繁殖学上游课程学习得较少,繁殖知识基础偏薄弱,一般在第1、2节课先讲繁殖知识概论,概要介绍背景知识,在平时上课时注意深入浅出,方便学生理解。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动物转基因与克隆公选课则按照深度要适宜、广度要拓宽的原则,注重利用人类生殖及畜牧业领域的活生生的案例(如试管婴儿、超级小鼠、克隆人问题、转基因“黄金大米”事件等)、科普视频和课堂辩论等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即使学生没有生物学方面的背景知识也容易理解,从而实现科普教育的目的。

动物繁殖领域的研究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快。教学团队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将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转人乳铁蛋白基因克隆奶山羊、山羊诱导多能干细胞等)、国内外研究进展及与课程相关的社会关注热点 (如牛初乳与婴儿性早熟的争议等)实时融入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此外,为满足教学和课程群建设的需要,动物繁殖教研室整理收录最新研究进展,删减过时内容,组织国内15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主编出版了《动物繁殖学》(2012)以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动物繁殖学实验教程》和《牛羊繁殖学》等教材,同时,参编了《动物繁殖技术》《家畜繁殖学》《家畜生殖内分泌学》《牛生产学》《肉羊饲养实用技术》等十余部教材或著作,为课程群建设提供了教材保障。

2.4 增加实践教学所占比重,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和实习教学是农业院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等方面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8]。对于畜牧兽医类专业而言,实践教学还可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增长解决畜牧生产实践问题的才干[9]。动物繁殖学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在讲解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实用技术时,如果没有实践教学过程的感性认识,学生很难想象精子、胚胎的形态,也难以掌握采精、输精的具体操作,教学效果较差,事倍功半。因此,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10]。教学团队除在课堂讲授时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外,还对原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增加了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把原来18学时(每周3学时,分散在6周上)的繁殖学实验改成为期1周的教学实习。原来的动物胚胎工程、动物繁殖技术2门理论课中各增设2个实验,还为选修动物转基因与克隆的学生开设了“克隆小鼠”教学观摩实验。

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将原有的实验内容选择性的并入,如将原有的“生殖器官的解剖构造观察”和“卵巢、睾丸的组织学切片观察”2个验证性实验精简合并为1个实验,加大了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所占的比例,进一步贴近生产实际,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科研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部分及时转化为实验内容,让学生全程参与到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准备工作 (如“试管小鼠”实验中小鼠的超数排卵等)中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一般步骤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建设模式,课程群通过对相关课程进行设计和整合,以课程间的知识、方法、问题等逻辑联系为结合点,使它们相互照应,渗透互补。课程群建设立足“大课程”的布局,整合主题相通、内容相近的相关课程,突出内在的逻辑统一,由追求单门课程内容的严密、完整转为课程群内部的衔接、完善,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并可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繁殖教研室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中“厚基础、宽知识、重实践”的要求,灵活布局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了理论教学与实习(实验)兼顾,必修、选修与公选共存的“动物繁殖学课程群“,6门课程有机联系、各有侧重,满足了不同专业和发展方向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优化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尤其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与科研创新素质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课程群的核心课程“动物繁殖学”也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王锋.动物繁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2.

[2]允春喜,秦延红.以课程群为核心的资源优化与人才培养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2(2):87-92.

[3]赵朝会.浅谈课程群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17-18.

[4]孙存昌.论高校课程群“四级体系”建构[J].大学教育科学,2008(5):46-48.

[5]李长萍,李卫祥,白加德,等.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基于山西农业大学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9(9):35-38.

[6]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4):114-116.

[7]范钦珊.面向21世纪的系列课程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1997(3):18-19.

[8]曹军.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6(6):56-57.

[9]刘明贵.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0(2):6-9.

[10]王子玉,王锋.基于“学研产”结合的动物繁殖学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3(1):83-86.

G642.0

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6)12-0071-03

2016-11-19

项目来源:“动物繁殖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引导资金项目 [CX(15)1007]。

王子玉(1979—),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繁殖学。

王锋(196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繁殖学。

(责任编辑:赵景娣)

猜你喜欢
动物课程建设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