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道德生命”与精神成长*

2016-10-25 02:41袁祖社
中国德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个体人格道德

袁祖社

自然生命和道德生命的统一,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先驱者管仲那里称之为“既仁且智”,他说:“信之者,仁也。不可欺者,智也。既仁且智,是谓成人”。成为一个有基本道德修养和健全的道德心灵的生命个体,是任何一个道德主体不可剥夺的神圣权利,所应享有的正当的道德权益。可贵的是,对于当前中国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整个社会、专业的中小学德育理论家们,还是中小学教育的从业者们,其实都深刻地认识到了、真切感受到了这一问题的弊端和严重性后果——基本道德感的缺失,健全的道德的判断能力的欠缺所导致的中小学生道德心灵的荒芜。

一、道德生命本位的中小学德育模式

美好德性教育关涉现代文明社会个体之珍贵的“道德生命”与道德心智的养成,是其在特定历史文化传统与制度共同体中,按照“人的方式”成人的重要内容。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生命历程中优良德性信念和品质养成的最为关键的阶段,中小学生是“道德生命”教育的天然主体。但长期以来,在中小学德育的本真性价值理念预设、应然性核心目标、基本的着眼点和有效的方略等诸多问题上,学者们的看法其实并不一致。

随中国社会变迁、发展与变革,中小学德育理论和实践中所出现的诸种偏差和诸多显见的深层次问题与弊端,盖源于此。道德生命本位的中小学德育模式关注的是“整全的人”,观念上需要实现从素质到品质/品格,从教化/灌输到养成/体验,从载体到目标,从理念到行动,从附属到主导,从他律到自律等全面的、深刻的转变,与此相伴随的,则更是一个呵护中小学生道德心灵,提升其道德智慧,养成健全道德人格之浩大、系统工程的开始。

二、道德生命观的意义

近几年来,在反思、检讨中小学德育弊端问题上,中外德育学者都注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道德生命(并非仅仅是通常意义上所谓对生命价值的道德关切)。道德生命观虽然并非理论新创,但对于当代中小学德育新模式的确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生命与道德的关系:生命本于道德又高于道德

已故著名中国哲学大家张岱年先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阐发了生命与道德的内在义理问题。在其文章《生命与道德》中,他指出:“在特殊情况下,生命与道德二者‘不可得兼,则应‘舍生取义,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坚持道德。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道德本于生命而又高于生命。但在一般的情况下,应实现生命与道德的统一,既要充实生命,也要努力提高道德自觉性。……道德的要义在于每一个人不但要追求个体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群体的利益。也可以说道德在于群体生命的自觉。”

鲁洁先生则在《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中明确地指出:漠视道德生命,是当代中国功利化导向的基础教育的最大弊端。依鲁洁先生之见,“在基础教育的领域,中国的功利性教育集中表现为应试教育。……中小学教育全部功能就表现为使人在这场生存竞争中取胜,被注入了极强的功利性,它的一切都要从这种功利出发。什么人有望升学,就教什么人;什么课与升学有关就教什么课;什么教师有助于升学,就选派什么教师……这种应试教育、升学教育的要害还不在于培养了一批‘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更致命的可能还在教育把人从小就圈定在‘功利场中,把他们引向一切为个人的、物质的、现实的功利去拼命奋斗的道路。……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它非但不能使人成人,反而把这样众多的受教育者送上了绝路?……教育不使人‘去蔽,而在‘遮蔽,它遮蔽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它只使人生的路越走越窄。这样的教育又岂是减轻一点作业负担所可挽救的?功利性的教育也在全社会强化了功利主义的心态与文化。”

(二)道德是生命的最高信仰:“道德生命”预设及其意义

中小学德育的本质,是教导、化育未成年人养成优良的德性品质和健全人格。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实践,有效的道德教育,在于指向行动本身的“道德高于生命”信念的形成与践履。

其一,道德是对人的生命的特殊规定,道德生命是人们追求人格完善的方式,与对他人、社会、国家利益的全面关切高度相关,与对生活秩序的理解和遵守密切相关,最终折射的是道德个体的人生态度。其二,道德对生命的自觉。道德对生命的自觉贵在体悟,贵在实践、行动,身体力行,贵在道德对社会性关系的调整。其三,道德是人的存在的一种体悟性的智慧生活方式和共享性社会精神,此精神在世代社会生活中通过反思形成,潜藏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内化为日常生活习惯与行为规范,成为道德行为之意义与选择的最为深刻的价值依据。

因此,道德生命的发展过程,作为对自然生命的超越,实质上是人类在自己的自然世界、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学会道德甄别,养成自主选择能力的过程。

三、中小学生道德生命的达成策略

21世纪,是以全人教育为主旨的现代教育公共性观念不断得到彰显的世纪。以此理念观照当前以至未来一个更长时段当代中国德育,我们需要致力于中小学生道德生命表征的达成与优良的、健全的道德人格的确立。

从中小学德育的现实、现状出发,至少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达成共识。

共识之一:道德生命本位的德育模式需要对教育本质有新的认识。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可以说,教育的使命在于对人的整体发展的一种成全。“生命化教育”主张随顺人的生命自然,以认可和发掘人的自然天赋为前提,强调更多地关注到每个人禀受于大自然的资质差异,其目标是对人的健全生命的成全。

共识之二:道德生命养成德育模式的主旨,是培植中小学生向上、向善的牢固的人生根基。其基本要素和结构性内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德育尤其中小学德育的本质,是道德个体自主健全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养成,是高尚的品格与人生境界的养成,是判别善恶的道德心智与德性修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润泽生命、点亮人性光辉的宏伟基业。另一方面,就高远的伦理价值实现而言,中小学德育关涉人性整全的理想,需要道德化的生活情境的持续创设,需要合理引导道德主体对普遍的道德真理的自觉体认。

共识之三:道德生命养成本位的中小学德育模式,应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全球化、信息时代以及文化、价值的多元,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表明,道德问题己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全球德育的目标,一致趋向于一种以健全生命与健康人格为深远旨趣,道德、心理一体,且富有鲜明民族精神特质的社会“好公民”,藉此突出道德个体在复杂情境中道德实践能力的多元整合取向。

共识之四:道德生命养成本位的中小学德育模式,应以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为最高目标。所谓健全人格,简单地说就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格。在这样的全球德育环境下,中国的中小学德育目标,就是要培养社会人的健全人格,把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引导青少年发展自主性人格、创造性人格、和谐人格、合作性人格,实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即价值取向与人类普遍价值相一致)、观念提升的层次性(自觉地把社会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提升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层次)和生活方式的融合性(个体的情感性素质开朗求新,生活方式实现个性化和理性化的高度融合)。同时,关心社会变化,不断调整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境界,树立责任与使命担当意识以及果敢勇毅的优秀品质。

中小学德育建设的当代主题和理想的目标,应是在现代全人理念模式的全景观照下,发现、认定、引领一种按照人的方式成为人的恰当方式。其最高目的是实现中小学生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的和谐,为道德生命的发育提供充分的时间、创设足够的空间,促使中小学生成为与这个年龄段的身心相契合的合格甚至优异的道德个体。

责任编辑/张 丽

猜你喜欢
个体人格道德
以鸟喻人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跟踪导练(五)(2)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