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科普,你所不知的前沿风尚

2016-10-26 02:24
科学之友 2016年13期
关键词:虚拟世界眼镜虚拟现实

“R”科普,你所不知的前沿风尚

VR,全称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听到这个词,相信无论是游戏玩家、科幻电影迷还是动漫爱好者,都会感到热血沸腾。这些年来,以虚拟现实为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大名鼎鼎的《黑客帝国》三部曲,热门动漫如《刀剑神域》和《加速世界》等,更不用说本身就致力于构筑真实虚拟世界的电子游戏了。对于很多人而言,VR代表的就是未来,如上述作品中所描绘的世界,而因为Oculus Rift等头戴式VR设备陆续在2016年推出,这个未来仿佛已经近在咫尺。

VR这两个字母代表什么

经常看到VR这两个字母见诸报端,但是虚拟现实究竟是什么,或许年轻人弄得懂,但跟长辈总是讲不清。其实,虚拟现实亦作虚拟实境,简称VR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它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给用户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目前,这种技术更多地被用在一些游戏中,给传统的游戏方式带来更真实的代入感。

VR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计算机仿真、人工智能、传感、显示及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当用户进行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立即进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三维世界视频传回,产生临场感。目前,VR技术通常是通过眼镜或者头盔的方式给人以真实的临场感体验,而一副日常的穿戴设备仅仅数千元就可以搞定。一副眼镜到底能够达到多真实的效果?日本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节目组邀请嘉宾体验VR眼镜所带来的实景效果,当一位女嘉宾体验时,画面出现了类似恐怖游戏的场景——在她面前的一个水井中突然冒出一个人形怪物,吓得她尖叫的同时直接扔掉了头戴的VR眼镜,这足以让其领教虚拟实境的厉害。

VR、AR、MR和CR分别是什么

整个社会对虚拟现实的研究和开发源于20个世纪60年代,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多传感技术、语音处理与音响技术、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在之后半个世纪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为虚拟现实产业的爆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Facebook收购的Oculus已经是VR行业领头羊,并在2016年初推出第一代面向大众的商用虚拟现实头戴式眼镜Oculus Rift。近期,三星和Facebook联合推出了一款全新的Gear VR虚拟现实头盔,用户通过USB接口将智能手机连接到头盔上,观看视频时就可以达到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效果。同样,美国谷歌公司也推出了一款适用于安卓设备的简易版虚拟现实头盔——谷歌纸板。

那么问题来了,VR、AR、MR和CR到底说的是什么?

VR确实是未来,曾经被人们寄予厚望后来又被淘汰的可怜儿Google Glass只是把显示器搬到眼镜上,而VR等★R产品,则是重新改变人类与世界的交互方式,基于这些★R设备,我们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探索这个世界,工作、学习、娱乐、社交,一样不缺。

VR掀起的★R技术,将人类带入了“三维”信息视角,通过★R技术,人们可以全角度地观看这个世界的数字记录,看新闻、看比赛、看电影……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便捷在AR技术(增强现实)的加持下,被模糊掉了,我们处在一个比特与原子世界混淆的世界。这将彻底颠覆我们获取信息、产生信息、与世界交互、进行生产的诸多方式,就像计算机曾经改变世界的那样,听上去让人振奋。

短短一年之间,围绕着VR的新概念已经让人眼花缭乱,这让人感受到科技行业的一日千里——当然,科技圈本身就十分热衷于创造新概念。这里不妨先进行一个科普,关于★R的那些概念: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

沉浸式地进入虚拟世界消费内容,给用户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内容可以是电影、比赛、风景、新闻等,一些内容还能进行交互,例如VR游戏可以追踪你的移动、步态、眼球、下蹲,等等。

VR消费类设备现可分为三类:需要配合电脑的头戴式设备,代表为Oculus Rift;投射手机内容的VR转换支架,代表有暴风魔镜、CardBoard;自带主机无需电脑手机等外设的VR一体机,还有专业的VR内容生产设备,例如Nokia OZO。

目前,VR尚处于初级阶段,内容和应用匮乏,佩戴舒适度、人机交互等问题依然是难点。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

AR=真实世界+数字化信息

如果说VR给予消费者的是一个100%的虚拟世界,那么AR就是以现实世界的实体为主体,借助于数字技术帮助消费者更好地探索现实世界和与之交互。

最典型的AR设备是Google Glass(中国对应的是Baidu Eye),当你盯着某个餐厅,它就会帮你检索到相关信息并显示,类似于这样的应用。

如果我们用手机拍照之后再进行图像搜索或者进行PS操作算AR吗?不算,因为AR意味着你跟实体世界一定是实时交互的。随着设备计算能力、图像处理能力以及网络连接能力的增强,AR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VR和AR的区别

简单来说,虚拟现实(VR),看到的场景和人物全是假的,是把你的意识代入到一个虚拟的世界。增强现实(AR),看到的场景和人物一部分是真一部分是假,是把虚拟的信息带入到现实世界中。

◆交互区别

VR设备:因为VR是纯虚拟场景,所以VR装备更多的是用于用户与虚拟场景的互动交互,更多的使用是位置跟踪器、数据手套、动捕系统、数据头盔,等等。

AR设备:由于AR是现实场景和虚拟场景的结合,所以基本都需要摄像头,在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基础上,结合虚拟画面进行展示和互动,比如Google Glass(其实严格来说,iPad、手机这些带摄像头的智能产品,都可以用于AR,只要安装AR的软件就可以)。

◆技术区别

类似于游戏制作,创作出一个虚拟场景供人体验。和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应用在游戏上,可以说是传统游戏娱乐设备的一个升级版,主要关注虚拟场景是否有良好的体验。而与真实场景是否相关,他们并不关心。VR设备往往是浸入式的,典型的设备就是前面提到的Oculus Rift。

AR应用了很多电脑视觉技术。AR设备强调复原人类的视觉功能,比如自动去识别跟踪物体,而不是通过手动指出;自主跟踪并且对周围真实场景进行3D建模,而不是照着场景做一个极为相似的。典型的AR设备就是普通移动端手机。

MR(Mix Reality),混合现实

MR=VR+AR=真实世界+虚拟世界+数字化信息

严格意义上来说,国家主席习近平参观微软所体验的Hololens(微软全息眼镜)并不是一款AR设备,因为它不只是增强了现实,功能上远比Oculus Rift要强大。你可以戴着它进行摩托车设计,现实世界中可能真的有一些组件在那里,也可能没有。

你戴着它在客厅玩游戏,客厅就是你游戏的地图,同时又有一些虚拟的元素融入进来。总之,MR设备带给你的是一个混沌的世界。

正因为此,MR技术更有想象空间,它将物理世界实时并且彻底地比特化了,又同时包含了VR和AR设备的功能。

CR(Cinematic Reality),影像现实

这是Google投资的Magic Leap(一个增强现实平台)提出的概念,主要为了强调与VR和AR技术的不同,同样,其自认为与MR也不同,实际上理念是类似的,均是模糊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便捷,所完成的任务、所应用的场景、所提供的内容,与MR产品是相似的。

影像现实的核心在于,通过光波传导棱镜设计,Magic Leap从多角度将画面直接投射于用户视网膜,从而达到“欺骗”大脑的目的。就是说,有别于通过屏幕投射显示技术,通过这样的技术,实现更加真实的影响,直接与视网膜交互,解决了Hololens视野太窄或者眩晕等问题。说到底,只是MR技术的不同实现方式而已。

猜你喜欢
虚拟世界眼镜虚拟现实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学会止步,亦是一种智慧
从天而降的眼镜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拥抱虚拟 珍惜现实
神奇的眼镜
立足现实世界 正视虚拟世界
虚拟现实技术不能根本改变新闻
青蛙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