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黑手何其多

2016-10-27 18:07
澳门月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校園基礎學生

暴力充斥,毒品氾濫,我們曾經度過美好時光的校園一度被稱為純潔的象牙塔,可如今的校園亂象卻令人觸目驚心,更不知何時開始校園成了黑暗角落,不時有極端的欺凌視頻經網絡傳播,因為吸毒而成為販毒、賣淫者大有人在,這是自由時代的狂歡還是是非底線的潰敗,我們的社會與家長都在問校園怎麼了,那些孩子又該何去何從?

本期焦點直擊邀請到兩岸四地專家學者、社團人士與政府官員一同深入分析籠罩校園之危機,更撥開迷霧交流探討各地防治之道。在第一板塊“霸凌陰霾”中,來自台灣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總會的黃韻璇執行秘書,以最直觀的數字講述台灣校園內霸凌成風的趨勢,在分析各種原因和危險因子的基礎上,提出用正義與愛喚醒旁觀者,讓霸凌噩夢遠離兒少。第二板塊“暴力校園”裡,中國政法大學青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藝軍教授痛心大陸校園內普遍存在的暴力現象外,更指出國人對於暴力的理解存在偏差,呼籲對暴力“零容忍”之際更要從學生的生命教育與尊嚴教育做起,而非單純寄託於法律的嚴苛。走入第三板塊“教育防線”中,我們有幸邀請到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梁勵局長,直指澳門不會縱容校園欺凌,更從老師培訓、社工駐校、提升學生自主保護意識等領域展開系統性的關愛學生工作,還孩童一片溫暖且乾淨的校園。

在第四版塊“關愛青年”板塊中,全國港區政協委員王 鳴博士以多年青年工作的經驗分析香港近年來不斷變化的校園吸毒數字以及背後的成因,在借鑒各國先進治理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一套防/救並行的反毒、防毒系統,供兩岸四地交流分享。而第五板塊“預防前線”,澳門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關淑鈴以最前線接觸個案、專職輔導的經驗告訴我們澳門在經濟發展之餘正面臨一個危險的校園環境,與其在發生以後各種補救措施,何不在預防的第一道關口做好充足的工作,讓我們的青少年能夠遠離身心的恐懼,健康成長。

第六版塊“濫藥危機”中,國立台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張淑慧執行長在感慨各式新型毒品侵入台灣校園的同時,指出台灣南部、北部、中部呈現出不一樣的青少年吸毒情況與原因,在政府各項綜合治理措施的基礎上,更呼籲兩岸四地官方與民間要加強在兒少吸毒議題上的交流與通報。走入第七版塊“校園驗毒”,曾任香港特區政府禁毒委員會主席的石丹理教授坦言香港經歷過一段校園吸毒的高峰期,政府各部門聯合民間團體積極採用包含校園驗毒在內的多種計劃成功使得校園吸毒率大幅下降,立基於學生主體,教授更提出“固本培元”的理念。在最後的第八板塊“司警守護”中,澳門司法警察局周偉光局長親自將各年的數據進行分析對比,提出澳門當下青少年吸毒的現狀,更透過現象看本質直指警方力求找到背後元兇:“誰在販賣毒品給學生”,從學校、社區、警方建立的聯絡網中密切合作,根治毒品犯罪。

四地各有差異,但卻共同面臨近似的校園危機,未來攜手合作,在差異的基礎上找到治理的共同之處,仍待努力。

猜你喜欢
校園基礎學生
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三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一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校园拾趣
学生作品选登
基础彩妆
土逗校园
一道题的反思
土逗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