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治疗皮神经炎的疗效分析

2016-10-27 02:59郭晓红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梅花针神经炎经络

郭晓红

(军事经济学院 干休所,湖北 武汉 430035)



梅花针治疗皮神经炎的疗效分析

郭晓红

(军事经济学院 干休所,湖北 武汉 430035)

皮肤针是祖国针灸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梅花针”是皮肤针的一个种类。临床上常通过它刺激皮部,激发经气,从而调节脏腑经络功能。2006年以来,采用梅花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病因、病程的皮神经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皮神经炎;梅花针;治疗

1 引言

“梅花针”又称七星针,属皮肤针的一种,是古代的“半刺”、“浮刺”、“毛刺”、“扬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其丛针浅刺法是集合多支短针浅扣刺激人体一定部位的皮肤和穴位,激发经气,从而调节脏腑经络功能[2]。依据经络学理论。人体皮部是经络功能活动反映于表体的部位,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同时能反映脏俯和经络的病变。

皮神经就是位置比较表浅、大多分布在皮下的神经,主要是一些神经干的分支,负责皮肤的感觉功能。当其受到各种不良刺激后会导致炎症发生,从而出现这条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疼痛、麻木、酸胀等症状,称为皮神经炎。此病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临床上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药物、针灸、理疗、按摩等,疼痛严重的病人可以行封闭等治疗。2006年以来,我们采用梅花针叩打患处皮肤的方法对52名皮神经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2 临床资料

2.1一般情况

本组男45例,女7例。年龄22—84岁(平均63岁)。病程1个月—13年(平均7年6个月)。病患面积最小约10 c,最大的为整个背部及臀部,临床统计如表1所示。

表1临床实验统计

病理分度性别人数男女平均年龄(岁)患者人数百分比轻度10258.21223.07%中度21363.52446.15%重度14267.81630.76%

2.2诊断标准

通过长期治疗观察,本人根据皮神经炎疼痛程度和患病时间的长短进行了病理分度, 0至3级疼痛,患病时间3个月以下为轻度;3至6级疼痛,患病时间3—6个月以下为中度;6级以上疼痛,患病时间6个月以上重度。治疗过程中还有大部分患者有以下特征:

(1)局部皮肤麻木或疼痛、酸胀、有蚁走感,站立或步行过久后有加重;

(2)查体局部皮肤感觉减退或过敏,无肌萎缩或运动功能障碍。

2.3治疗方法

2.3.1医疗器材:

梅花针1具;碘酒、酒精、无菌纱布若干备用。

2.3.2操作方法:

患者平卧在床上,使患处皮肤充分暴露,并予以常规消毒。以右手拇指在上,将针柄压在食指的第二关节上,余指自然弯曲护在针柄的后半部分,有弹性的针柄利用本身的弹性,梅花针垂直对准皮肤,梅花针灵活地上下运动叩刺皮肤;硬性针柄需操作者利用手腕关节的灵活运动,将梅花针垂直地叩刺在皮肤上。刺激强度一般采用中度,可根据病人体质、年龄、病情、部位不同适度调节。叩刺先从皮损四周扩大0.5 cm处开始,环形向患处中心点移动,每叩刺一下留下5个针足迹,就像一朵花,距离是叩刺一朵隔一朵,每治疗一次只需叩刺一次即可。小的出血点不需擦拭,如需可用消毒纱布进行擦拭。梅花针治疗时,持针有一定讲究,握针不能过紧或过松,过紧了会使腕关节紧张,影响灵活应用。过松又会使针身左右摆动,引起出血。其手法要求用腕力弹剌。如鸡啄食一样,用手腕的弹力,把针尖叩剌在皮肤上,随即借反弹力把针仰起,连续叩打。剌时落针要稳准,针尖与皮肤呈垂直接触,提针要快,不能慢剌和压剌,以减少疼痛感。一般每分钟叩打70—90次,叩打的强度可根据病情和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法。

2.3.3疗程

第一周隔日一次;第二周隔两日一次;第三周隔三日一次。需巩固疗效的,可参照第三周施治。

2.3.4注意事项

施术前要注意先检查针具,有钩曲、不齐、缺损者,必须修理或更换;皮肤有创伤、溃疡、瘢痕、感染、肿瘤者不宜在患部叩刺,有出血性疾病者不宜叩刺[1],老年患者服用抗凝药物期间,需仔细观察施治后的出血情况,防止出血时间较长或引发感染。

3 疗效观察及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有效: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无效:症状及体征没有改变。

3.2治疗结果

经首个疗程三周治疗后,痊愈34例,占65.4%;有效13例,占25%,无效5例,占9.6%;间隔一个月进行第二个疗程治疗后,有5例病程6年以上老年患者无效,总有效率90.38%,治疗结果统计如表2所示。

表2治疗结果统计

治疗情况性别病理分度男女轻重中度重度合计人数百分比例痊愈304111583465.38%有效1121661325%无效4103259.61%

4 结果讨论

《素部.皮部论》:“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也,必先于皮”。十二皮部古经络和脏俯联系密切,运用梅花针叩打皮部,直接作用病灶。[3]本症在西医属局部皮神经炎,病因是皮肤组织因各种原因造成神经的受损。常见病因有痛风、糖尿病、肥胖、风湿热、梅毒、乙醇中毒甚至流感都可导致皮神经发生炎症而致本病的发生。梅花针属多针浅刺的一种治法,通过梅花针叩刺患处皮肤,可活血通络、消除病痛,还可调节局部皮神经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的营养环境达到康复的目的。本组治疗中,绝大多数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对老年病程较长患者,单纯梅花针治疗效果欠佳,可以结合临床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如口服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2、B1、B6、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另外,超短波透热,红外线照射等也可使用。病情能否控制和康复,尽早进行正规治疗非常关键。作为医生有责任引导病人去接受更节约、更迅速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4-7],使其达到痊愈之目的。

[1]巩小丽.梅花针叩剌在皮肤病的临床应用[J].甘肃医学,2014,33:6.

[2]赵吉平,王燕平.针灸学图表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1-192.

[3]马士琳.梅花针治疗皮肤病[J].新中医,2002,34(12):12.

[4]刘福臣.股外侧皮神经炎中西医治疗方法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08,01:5.

[5]万霄倩.扬剌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痛40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3,19(6):313.

[6]刘瑞华.扬剌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痛15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5,21(5):51.

[7]张栩,王晓琼海.梅花针配合闪光火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26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4):96-97.

Th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Plum-Blossom Needle therapy as a treatment for cutaneous neuritis

GUOXiao-hong

(Sanatorium for Retired Cadres of Military Economy College of the CPCA, Wuhan 430035,China)

“Plum-Blossom Needle” is a type of dermal needle, which is a constituent of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linically, it is usually used to stimulate skin and channel qi, and consequently toimprove the function of channels and viscera. Since 2006, we treat neurocutaneous neuritis patients in different genders and different ages with Chinese Plum-Blossom Needle, and the results of theirtreatments are satisfying.

cutaneous neuritis; Plum-Blossom Needle; treatment

2016-06-10.

郭晓红(1966-),女,副主任医师,E-mail: 867049861@qq.com.

2095-7386(2016)03-0074-03

10.3969/j.issn.2095-7386.2016.03.014

R 246.7

A

猜你喜欢
梅花针神经炎经络
视神经炎的悖论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梅花针叩刺增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研究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飞针刺入手法联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41例
经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