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飘香又一年

2016-10-28 01:29徐永清
美食 2016年9期
关键词:苏式馅料味蕾

徐永清

《味蕾之旅》作者

月饼飘香又一年

徐永清

《味蕾之旅》作者

喜欢散步,喜爱闲看。前不久的傍晚,漫步来到老城区久违的老街,迎面扑来一阵阵食品浓郁的异香。这香里既有面点的香,食用油的香,亦有芝麻、核桃、瓜子诸等果仁的香。这几种香型融合在一起,令人垂涎,两腿发软。这香我极为熟悉,可以确认,这是月饼散发的气息。沿着香源找去,果然!这香就是来自我们扬州百年食品老店——大麒麟阁。近前观瞧,只见店堂内外人头攒动,人们纷纷在抢购刚刚出炉的月饼。面对美食的召唤,总不能等闲视之,无动于衷吧?!我也立马付诸行动。

扬州的月饼属于苏式月饼的范畴,苏式月饼扎根并坚守于江浙沪三地。苏式月饼的品种很多,其中最受大众欢迎的有白芝麻、黑芝麻、上素、五仁四种,另外还有肉松、枣泥、火腿、豆沙、玫瑰、百果、椒盐诸等品种。苏式月饼的特点为:外形饱满,端正美观;表皮金黄,厚薄均匀;馅料丰富,精致细腻;口感香酥,回味悠长。再者,甜味的不腻,咸口的不齁。佐茶搭粥,妙不可言。

就我们家来说,一直喜食甜品。比如八宝饭、蜜三刀、桂花糕、汤圆、麻团、酒酿,对待月饼,更是情有独钟。每到中秋,我们全家,人均至少要食用二十个之多。有一年,我的妻子一次性就购买了六十只月饼。全家可谓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对月饼的酷喜,就连我九十高龄的母亲也是欲罢不能。牙口不好也没关系,就把月饼掰成小块,慢慢咀嚼,这样还能品出别样的滋味。其实生活中对待任何食品,任凭油腻、重糖,关键要做到:一要控制总量,细水长流;二是适度运动,收支平衡。只要您恪守这两条法则,保您食后无忧。

苏式月饼虽是好吃,也有被冷落的、不堪回首的一段往事。记得改革开放伊始,广东的经济在全国居于领跑地位。一时间,粤语、粤语歌曲风靡一时,广式月饼也搭上顺风车,几乎在一夜间,强势占据了全国月饼的一统江山。各地的传统月饼,纷纷高举白旗,饮泣一隅。广式月饼虽是靓丽,也算好吃,可是嚼在嘴里,软了吧唧的,跟我们苏式月饼相比,牙齿没有咀嚼的快感,口舌没有把玩的乐趣,品评的幸福感也过于短暂。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味蕾也有着一方顽强的记忆。没有几年,人们开始怀旧了,于是苏式月饼顺风借势,重整旗鼓,强势光复。美不美,家乡的水;香不香,故乡的月饼。面对回归的美味,人们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慰藉乡愁之际,更是坚定了人们“谁不说俺家乡好”的信念。

说到吃月饼,我们家还做过月饼。二十年前,女儿还在上幼儿园。大概为了应时应节,临近中秋,幼儿园的老师教了首新儿歌,歌名叫做《八月十五月儿圆》。歌中唱到:“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片月饼一片情哪……”孩子对新歌有股热情,那些日子整天在唱。夸张点说,能从早上眼睛一睁,唱到晚上点灯。女儿为何总在唱这首歌?是想让我们做月饼?也许是唱者无意,听者有心;或许女儿本来就有此意,不便言明而已。且不管孩子有无此意,全家商量,一致决定自己动手做回月饼。况且,我对美食有着天生的热情,加之又喜欢实践。

为了确保月饼制作的万无一失,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找到在食品店工作的同学,详细询问了重要事宜。中秋这天,万事俱备,吃完早饭,一家三口全部上阵。制作月饼需要两种饼皮,一是油面,一是水面。油面起酥,水面隔成。月饼的馅料则可简可繁,但核桃仁、瓜子仁、葡萄干、红绿丝、芝麻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也不能叫做月饼,更不能称为苏式月饼。把这些馅料,用糖、油、水、熟面粉拌匀即可,实在是没有什么深文大义。再者,月饼的制作跟做包子一样,用面皮把馅料裹住,封口、撮圆、压扁便可。但要做到大小一致,厚薄相等。最后在月饼的表层涂点蛋液,撒些黑芝麻,余下的工作就交给烤箱了。

期待之际,月饼“出炉”了,顿时一股浓烈的香气,满屋飘散。刚刚 “出炉” 的月饼很烫,拿在手上,还要不停地颠来倒去,临吃还要撮着嘴,吹气散热。自家做的月饼不仅新鲜,还奇香、奇甜、奇酥,其品质一点也不亚于食品厂的同类产品。这不仅是真材实料,关键享用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那天我的女儿热情高涨,歌声不断。我们就是在她的歌声激励下,仅用了一个上午,就做出二十多个月饼,圆满完成了月饼制作的首秀。于此,我的女儿可算是功不可没。苏

式月饼的特点为:外形饱满,端正美观;表皮金黄,厚薄均匀;馅料丰富,精致细腻;口感香酥,回味悠长。

猜你喜欢
苏式馅料味蕾
苏式美酒——惠泉
打开一扇窗,读懂苏式生活
园林美——童眼里的苏式家具
俄罗斯的饺子有哪些奇怪的馅料
LOVE, XO
China
食色让味蕾谈一场传奇热恋
当味蕾遇上棉花糖
“苏式”与“教育”
好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