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让文物“活”起来

2016-10-28 02:13陈焱
走向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博物馆

文/陈焱

科技助力,让文物“活”起来

文/陈焱

○ 省博物馆的展览吸引了人们前来排队参观。 图/刘富国The exhibition of the Shandong Museum attracts people to queue up for a visit.

斗转星移,朝代更迭。带有时代特色的历史文物在岁月的流逝中已沉睡了太久太久,时间的风尘侵蚀了它们的模样,或已破损,或已毁坏……

在以往,面目全非的文物是考古学者的一道技术难题,发掘文物而无法加以保护是一种变相的破坏。残缺的老物件或许被丢弃在仓库的某一个角落,一直在静静地昏睡着。如今,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犹如一缕春风拂过,唤醒了神州大地上沉睡已久的文物,让它们重现昔日的光芒,重新“活”了起来。

○ 排列整齐的各式文物。 图/刘怀银A variety of neatly arranged cultural relics.

文物“就诊”

走进山东省博物馆,气势恢宏的大厅有着现代科技和历史文明的厚重气息,在一个个分门别类的展厅,大家可以看到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人们在惊叹历史的同时却很少有人想到,每一件文物从被发掘到放入博物馆展出,几乎都要经历一次极其复杂的、系统的修复,才能最大程度地将原貌呈现给大家。

这个过程就像是文物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的一次“就诊”。走进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可以探秘文物修复、科技保护的神秘过程。

“因为出土文物的状况不稳定,像有些青铜器的锈蚀病害是可以传染的,这类文物需要隔离加以处理,文物保护部的重要任务就是给文物‘治病’,防止文物进一步被腐蚀损坏。”山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部主任郑捷介绍说,由于年代的久远和保存环境的改变,出土的文物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比如金属文物锈蚀、陶瓷文物破碎、书画文物残缺、木质文物干裂、丝织品腐朽等。这些损坏不仅会改变文物的原貌,有的还会危及文物的生命,所以出土的文物需要相对专业的技术处理,去除病害物质,给文物一个健康的保护环境。

在博物馆的器物修复室,有先进的大型科学仪器,有各种各样的化学药水,有种类繁多的专业工具等。因为设备和技术的先进性,有些地方博物馆的青铜器、陶瓷器等会被送到这里“就诊”。工作台上的青铜器文物很多已经锈迹斑斑,看不清上面的花纹,有些已经残缺破碎,不是完整的形状。工作人员需要尽力去除器物表面的锈迹,用技术手段去复原其原有的纹路和形态。

科学“抢救”

文物一经发现,科技手段就需立刻跟上。只不过,以前这种工作多依赖工作人员的经验,受到当时技术手段和人为原因的限制。现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文物保护已经发展成为跨学科、跨领域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甚至连航天技术也在文物保护中得以应用。

“文物保护是需要科学知识理论的,尤其是抢救性文物保护的正确性决定了文物保存的完整性。”郑捷介绍说,“有一批泰安市东平县出土的彩绘壁画保存得比较好,就是因为当地市民中有文物爱好者,运用了科学手段,如在发掘文物的当晚将其用草垫子、塑料布等盖上,保证了壁画出土后周围环境的湿度,为后期壁画保护工作的技术处理带来了关键帮助。”

除了要有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先进的科学仪器也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便利。比如,出土的金属文物在接受“治疗”前,可以利用X光探伤、荧光能谱等探测技术进行分析检测,获得被测文物材质、结构、损害程度、制作工艺等基本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文物的下一步修复工作可以对症下药,减少保护工作的盲目性。

目前,一些进口科学仪器的普及使用,可以对文物进行细致的针对性研究和检验,对文物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争取做到最高标准的修复和保护。

重见天日

2015年10月在济南举办的国际文物保护装备博览会,成为文物保护与科技接轨的盛宴。博览会上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文物保护装备和技术。有先进的文物修复工具、技术设施、化学试剂及材料;文物保护中运输、存储、陈列等安全防护设备及技术;各类文物复制仿制品、文创产品及其制作材料和设备;还有各类文物遗址、景点改造恢复项目和文物遗址开发利用项目等。

“随着全省文物事业的发展,各项工作对文物保护装备与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这些现代化的文物保护装备有利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说,“‘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努力实现每15万人一座博物馆的新目标。同时全省县以下博物馆亟待整修和更新设备。全省博物馆建设对新装备、新技术的需求很大。”

随着山东省考古工作的不断发展,各地出土的文物越来越多,对文物保护要求的科技手段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在文物保护中不可缺少的作用,不仅是文物保护专家,也是科学界需要探索的领域。

文物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物质载体,见证着过去的繁荣与辉煌。只有将传统文物修复技艺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才能让历史不再沉寂,让古老文明重新焕发风采。

In a number of classified exhibition rooms, various exquisite cultural relics can be seen. While marveling at the history, few people may realize that each cultural relic had to undergo a complicated and systematic restoration process from being unearthed to being displayed in a museum.

In the artifact repair room of a museum, there are large advanced scientific instruments, various chemical agents, a wide range of professional tools,and so on. Due to advances in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the bronze ware,pottery & porcelain, etc. in some local museums may be transported here to“receive treatmen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evel,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has developed into an interdisciplinary and cross-cutting comprehensive science, including physics,chemistry, biology and so on. Even space technology is applied in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Before the unearthed metal cultural relics receive any“treatment”, such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s X-ray flaw detection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may be utilized for analysis and detection so as to obtain the basic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material,structure, damage degree, craftsmanship, etc. of the tested cultural relics.

On October 2015, the Heritage Preservation China 2015 - International Trade Fair of Heritage Conservation,Restoration and Museum Technology was successfully held in Jinan. At the fair, you could see different domestic and overseas exhibition rooms, as well as the exhibition areas of local museums and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which mainly exhibited various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With the new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exhibited at the fair,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could be guaranteed in the aspects of quality and efficiency.

SCIENCE & TECHNOLOGY, “VIVIFYING” CULTURAL RELICS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文物博物馆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博物馆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