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运动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2016-10-28 23:10林玲赵春艳金鑫冯嘉依陈雯婷
上海医药 2016年18期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干预个性化

林玲+赵春艳+金鑫+冯嘉依+陈雯婷

摘 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运动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10月内分泌病房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运动指导;干预组35例,予以个性化运动方案。两组患者出院后均每周进行运动记录和自我血糖监测,电话追踪并予阶段总结与指导。分别收集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对照组出院时和出院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9.90±1.83)%和(8.85±1.79)%;干预组分别为(10.18±2.31)%和(7.01±0.80)%。两组出院后3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并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线性模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测量时间及两组间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者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结论:运动指导是一项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干预方法,个性化的运动方案较之常规运动指导对控制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血糖有着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糖尿病 个性化 干预 糖化血红蛋白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18-0047-03

Influence of individualized exercise program on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LIN Ling, ZHAO Chunyan, JIN Xin, FENG Jiayi, CHEN Wenting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Ea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1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f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individualized exercise program on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of th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From April to October 2014, 70 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in the hospitals endocrine ward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intervention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regular exercise guidance,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individualized exercise programs. After being discharged, their exercises and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were recorded weekly and followed up by telephone, which were summarized and guided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After three months, the indexes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were collected before and after being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Results: The levels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9.90±1.83) % and(8.85±1.79) % and the levels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10.18±2.31)% and(7.01±0.80) % at discharge and after discharge, respectively.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in the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3 months of being discharged, and th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by the repeated measures analysis of variance in the linear model, the differences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valu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different measuring time ha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1), and there was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P<0.01). Conclusion: Exercise guidance is an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thod for glucos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exercise guidance, the individualized exercise program has a better effect on controlling th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lowering blood glucose of the patients.

“运动处方”是WHO在1969年正式采用的术语,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频率、强度、时间、类型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疗的目的[1]。美国运动医学会和美国糖尿病协会在2010年联合发表2型糖尿病运动最新指南,其中强调运动对控制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作用。新指南为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合理运动提供了原则性指导,即运动处方应包括运动频率(frequency)、运动强度(intensity)、运动时间(time)和运动类型(type)4个要素,即FITT原则[2-3]。文献显示其临床落实需要通过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和运动方案,个体化的运动治疗是指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严重程度、并发症等糖尿病本身的特征,并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个人条件、社会家庭状况、运动环境等诸多因素制定的运动方案。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各有差异,经济、文化背景、居住环境以及病情特点(如并发症情况)也不尽相同,运动处方必须体现个体化的原则[4]。因此,本研究在为临床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提供理论指导,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望为相应的糖尿病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将个性化运动方案在临床推广实施。本研究欲采用更为个性化的FITT运动指导方案,与常规运动指导对比,以期了解FITT运动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4月—10月在我院内分泌病房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运动指导,干预组接受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指导,两组患者出院后均进行电话随访。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职业上、出院时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5];②年龄40~60岁;③病程<5年;④一般认知功能正常;⑤自愿参与研究项目。排除标准:①HBA1C≤6.1%;空腹血糖大于14 mmol/L;②合并急性感染;③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糖尿病肾病、严重糖尿病足、严重眼底病变;④新近发生血栓;⑤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⑥严重糖尿病神经病变;⑦频繁发生脑供血不足;⑧频发低血糖。

方法:首先,根据相关文献[6],依据运动指南的运动指导原则,通过专家咨询方式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表》,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运动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指导基础上,结合患者基本资料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两组均随访。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文化程度、工作种类、饮食习惯、用药情况、最大摄氧量(VO2max)、血糖水平、运动习惯等,记录运动日记及阶段性运动目标。收集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数值(高效液相法)。

1.2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性及方差齐性,采用重复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的随访成功率均为100%。对照组出院时和出院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9.90±1.83)%和(8.85±1.79)%;干预组分别为(10.18±2.31)%和(7.01±0.80)%。两组出院后3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线性模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测量时间及组间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者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见表1。

3 讨论

根据运动指南提供的运动基本原则施行现状不乐观:一是国内运动处方的理论体系、实践指导等方面较国外来讲都相对滞后,不能为患者提供科学化的锻炼方法,导致人们对运动疗法的认识不够;二是国内大部分临床医生对于运动医学知识的匮乏,以及心肺功能评定,综合体质测验等相关依据的缺乏,医生也很少直接对糖尿病患者开出运动处方,大多是以建议或口头的形式提出,这就大大削弱了运动处方的应用;三是运动处方缺乏特异性,不能根据患者的病情、健康状况及兴趣爱好等给出具体的运动策略,导致患者对于运动处方的依从性、积极性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对运动方案进行个性化设计,并在应用3个月后的效果较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两组患者出院后血糖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提示运动已成为中老年患者依从性较好的项目。这一结果与文献[7]的目标人群能够掌握运动方式、运动风险及运动管理期能坚持运动的报道一致,提示我们自我运动管理模式在我国已经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大多数患者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能坚持健步走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所进步,体育锻炼水平“活跃”和“高度活跃”的人数明显增加,有72.42%的患者每日平均步数能超过10 000步,27.59%的患者能够达到高度活跃状态[8]。干预组和对照组运动3个月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均有降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值较3个月前均有降低,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文献报道一致[9-11],即对于住院患者进行运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提示患者出院后需坚持运动,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运动治疗是糖尿病防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很多患者对“五驾马车”中的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较重视,对运动疗法的依从性和长期检查性仍存在较多的问题[12]。根据本研究显示,干预组3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含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提示个性化运动方案有效。同时研究显示干预组3个月后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值为3.17%,而对照组3个月后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为1.17%。提示干预组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速度更快,运动效果更好。这可能与运动方案的个性化设计有关,因个性化运动方案更强调患者的个人情况,即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健康和体能)、需要、限制、运动适应性来制定运动处方,如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运动习惯、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个人喜好等,在FITT运动原则指导下制定患者具体运动方案,如具体到何时、何地、采用哪种运动方式、多少强度、多长时间,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予以指导与总结,提高了患者运动积极性和依从性,全面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给予个性化量化运动干预,使患者能够明确运动目标,有效控制血糖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丰富患者的生活,增添运动乐趣[13]。

本次研究仅就个性化运动方案在对血糖控制的中长期效果与传统方案进行比较,未对个性化方案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如,个性化的方案具体是怎样的?多少人选择了什么运动方式?多少人学会了监控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了?本文作者将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奕. 2型糖尿病力量运动处方研究进展[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86-90.

[2] 常翠青.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运动处方[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 33(3): 248-252.

[3]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M]. 8th ed. Philadelphia, US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9.

[4] 江钟立. 糖尿病康复治疗进展[J]. 实用老年医学, 2006, 20(2): 86-89.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art 1: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M].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n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9: 58-59.

[6] 常凤, 赵文艳, 陈德明. 中年2型糖尿病个性化运动治疗方案的试验研究[J]. 重庆医学, 2015, 44(14): 1891-1896.

[7] 卢雪梅, 王慧敏, 卢运红. 自我运动管理模式应用于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13): 1158-1160.

[8] Tudor-Locke C, Bassett DR Jr. How many steps/day are enough? Preliminary pedometer indices for public health[J]. Sports Med, 2004, 34(1): 1-8.

[9] Kokkinos P, Myers J, Nylen E, et al Exercise capacity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African American and Caucasian men with type 2 diabetes[J]. Diabetes Care, 2009, 32(4): 623-628.

[10] Balducci S, Zanuso S, Nicolucci A, et al. Effect of an intensive exercise intervention strategy on modifiabl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subject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he Italian Diabetes and Exercise Study(IDES)[J]. Arch Intern Med, 2010, 170(20): 1794-1803.

[11] 曾会群, 韩淑英. 运动疗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4): 643-644.

[12] 李勤, 唐修芳, 蔡英娜. 个体化运动处方对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 上海医药, 2012, 33(14): 37-39.

[13] 蒋娟, 徐灵莉, 张晓娟, 等. 计步器在2型糖尿病病人个性化量化运动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5, 29(10B): 3606-3609.

猜你喜欢
糖化血红蛋白干预个性化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糖尿病中的应用探讨
应用操作视频指导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效果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陕西理工学院大学生亚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