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提供个性发展契机

2016-10-29 12:19张玲珑
江苏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器型青铜器青铜

张玲珑

【设计理念】

《青铜艺术》是苏少版《美术》五下的内容,本课同四上《玉石文化》、四下《土与火的艺术》、五上《非洲雕刻艺术》、六上《现代建筑》、六下《有生命的石头》一样,均为“欣赏与评述”类型的课,重点是了解相关知识,掌握立体作品的欣赏方法。

本课涉及青铜器的发展历史、用途、类别、生产工艺、造型和装饰等知识,具体包括人虎相抱卣、青铜人像、牛虎案、象尊、鼎、彝、簋、鬲的不同用途,欣赏不同器型的青铜器,了解青铜“陶范铸造法”和“失蜡铸造法”,认识“青铜”“钟鼎文”等内容。教学中,教师需要从青铜器的历史、器型、装饰、工艺等方面入手,并结合绘画、书法、雕刻、图案、设计等艺术元素,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用途的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的美,从而体会青铜作为世界公认的“艺术瑰宝”的价值,并掌握欣赏青铜器的方法。本课在设计中着重以下四个方面。

1.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提到青铜,人们首先会觉得它很遥远、很神秘,青铜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多样的器型、精致的纹理和精湛的生产工艺。在本课的设计中,笔者除了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信息和资源以外,还尽可能多地展示关于青铜方面的趣味知识点,如:后母戊鼎的来由及发现、爵各部位的名称及与爵相关的成语等。

2.发现青铜艺术的美感。

学生大多对青铜器的名称、用途和制造感兴趣,而对青铜器的独特器型和精美装饰缺乏欣赏意识。为发挥美术学科的主体功能,笔者将本课的学习中心词设定为“美”,从青铜的发展中感受它的历史美,从青铜的用途中感受它的器型美,从青铜的图案、雕塑中感受它的装饰美,从青铜的制作方法中感受它的工艺美,最后从编钟的演奏中感受它的音律美。

3.促进欣赏方法的培养。

在美术欣赏课中,大多是欣赏平面的美术作品,而对立体美术作品的欣赏则相对欠缺。青铜器并非常见的事物,凭图欣赏只能是隔靴搔痒,所以笔者为每组准备了两只青铜器,虽然是仿制的,但有实物让学生感知,他们会获得更深的感受。在过程欣赏中,笔者设计了对比欣赏、整体欣赏和局部欣赏环节,逐步递进,学生能在比较中发现青铜不同的美,在整体感知中领会青铜器型的美,在局部聚焦观察中感悟装饰的美。

4.提供个性发展的契机。

人总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课始,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玩沙子找惊喜,激发学习兴趣。每个学生对青铜知识的兴趣不尽相同,因此,笔者设计了一个关于青铜知识的自主提问、解疑、归纳的环节,由学生或教师来解答。学生在欣赏中的关注点不同,关注的部分也会不一样,因此,笔者为每组准备的青铜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这就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对于作业表现,笔者设计了四种方式:写话、拓印、写生、临摹,供每组选择,并在作业资料袋中提供每种作业的操作步骤和要求,便于学生实施。课后拓展中还有用纸浆做仿青铜效果作品的具体步骤,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索。

在本课的设计中,笔者力图体现以下意图:(1)自主探索有实效。通过考古发掘、问题质疑、资料查找、自学作业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实物感知激发兴趣。采用玩沙挖宝、仿古青铜器实物欣赏、仿青铜效果纸浆作品欣赏等活动,让神秘、遥远的青铜不再陌生。(3)体验多种学习方法。通过模拟考古、文献搜寻、分组探索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欣赏和研究的方法。(4)分组作业展个性。学生可选择拓印、写生、写话、临摹等方式表达自己的青铜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了解青铜的名称由来、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制作工艺等,并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发掘、对比发现、资料查找、触摸观察、评述描绘等方法,掌握从历史、器型、装饰、工艺等方面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青铜器的欣赏、赞美、描绘、拓印中,感受青铜艺术的美,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文物的责任感。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导入

模拟考古发现,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师:还记得张老师来自哪里吗?是的,常州不仅有好玩的恐龙园,还有一个公园也很好玩,请看。(PPT出示常州青枫公园的沙滩图片)常州的孩子喜欢这里,因为在这里能玩出惊喜。今天张老师从那带来了一些沙子,让同学们玩玩,希望大家能有惊喜。请小组派两个同学先拿起刷子到沙子里玩玩,再换其他同学玩。

学生轮流用排刷从沙堆里发掘青铜器,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刷子要轮流使用,发现后请用手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取出来,然后摆放在白色的画板上,并讨论:你觉得哪件物品更古老?为什么?

师:第×组速度快,还非常文明,真像一支高素质的考古队。

请三个组的学生展示挖出来的器物,并汇报自己对这些器物的判断。

师:你们的判断都很有道理。有的是金黄色,而有的是青绿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生锈了。

(PPT出示文字)这些器物是用铜锡或铜铅的合金制造的,本来呈金黄色,生锈后变成了青绿色,所以叫青铜。青铜器在我们中国曾经辉煌一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青铜艺术。板书课题:青铜艺术(PPT出示课题)。

【通过挖掘青铜器实物,体验考古,学生加深了文物保护的意识。再通过实物对比,学生发现青铜器生锈前后的不同,直观地理解了青铜器的概念。活动中,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得到了激发。】

二、发展

(一)听青铜器知识,欣赏青铜艺术的历史美

教师讲授青铜器的相关知识: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国青铜铸造的三个阶段。

PPT介绍后母戊鼎的来由、发掘及收藏历史。 师:每一件青铜器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它们或颠沛流离,或轰轰烈烈,或默默无闻……青铜艺术有着历史美,神秘而沧桑。(板书:历史神秘、沧桑)

【教师讲授青铜器的知识,然后结合后母戊鼎辉煌而沧桑的历史,让学生对青铜器有了整体的认识,并感受了青铜艺术背后的历史美。】

(二)提青铜器问题,挖掘青铜艺术的内涵美

小组质疑活动:对于青铜器,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小组讨论你们最想知道的问题,然后交流。

教师收取便签,展台投影展示,并逐一讨论每组的问题,先请学生解答,教师再补充,并筛选出重点问题,为下面环节做准备。

师:同学们真好学,提的问题很有学术性(深度、专家的范)。从你的回答中,能感受到你课前的预习做得很好。剩下的问题,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慢慢解答。

【学生将自己课前收集到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整理,一方面交流了青铜器的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信息提炼的能力,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确定了方向。】

(三)猜青铜器用途,欣赏青铜艺术的器形美

1.了解中国西南地区青铜器器型特点。

师:从刚才的交流中我发现大家对青铜器的用途很感兴趣,中国早期的青铜器除了是生活用品、劳动工具、武器外,还有许多造型威严神秘、纹饰狞厉繁密,用于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先的礼器,同时青铜礼器也是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PPT介绍“爵”的用途、“爵”各部位的名称及其造型与实用性间的关系,并引出带“爵”的词语和成语,从而让学生知晓“爵”不仅是饮酒器,还因为它的尊贵而被引申为官职的名称。

(PPT展示人虎相抱卣、象尊、牛虎案、人像)请学生猜猜它们的用途?它们的外形与实用性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后汇报。

师:云南地区青铜器多取材于动植物,表现手法自然生动、不拘一格,器物的外形往往被塑造成人和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

2.欣赏青铜器的器型美。

师:你知道你们组挖掘出来的青铜器的用途吗?它的外形为什么是这样的?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请同学们围绕以上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如有需要,请查阅桌上的相关资料。

学生先讨论,然后自主研究,最后组长汇报。

师:你们的探索和思考真有意义。青铜器的使用是很讲究的,它们的造型直接为生活服务。这些器具很实用,设计也很巧妙,可见古人的智慧相当了得。当然,不同的青铜器会给人不同的美感,你能找个词来形容你们组青铜器的外形吗?

生:……

师(PPT出示文字):青铜器呈现出的厚重、高贵、威严、神秘……让青铜艺术的美独特而丰富。(板书:器形丰富、独特)

【通过对西南地区青铜器图片和仿古青铜实物的观察、讨论,学生认识了各种青铜器的名称,了解了它们的外形特征、使用方法及科学巧妙的设计,同时学生也能从外形上感受青铜器的美感和先人的智慧。】

(四)查青铜器纹样,欣赏青铜艺术的装饰美

师:青铜器造型独特、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当然古人也善于装饰自己的生活用品,请大家仔细观察本组中的青铜器,上面都装饰了些什么图案?

学生查阅资料,讨论,每组代表展示汇报。

师:青铜器上的装饰,有动物纹、几何形纹、生活场景等,有的青铜器上还有文字……(PPT出示有文字的青铜器及拓片,解释“金文”。)青铜器装饰在形式上有连续的图案,有对称的浮雕,也有生动的立体雕塑。(PPT出示青铜装饰局部图片)且青铜器融合了绘画、书法、雕刻、图案和设计等艺术元素,是世界公认的艺术瑰宝。他们有的精致美艳,有的朴实无华,有的神秘诡异,也许我们暂时还不明白古人为什么这么装饰,但其中无一不包含着先民们的美好祝愿和心灵寄托。青铜艺术美在装饰,精致而生动。(板书:装饰精致、生动)

【在青铜器实物局部观察、图片欣赏中,学生认识了青铜器装饰的内容和形式,从平面纹样和立体雕塑中感受了青铜艺术装饰的精美。】

(五)说青铜器印象,赞美青铜艺术

师:今天我们走进了青铜的世界,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感受,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四种赞美青铜艺术的方式,(PPT出示作业内容)你们组选择哪一种?请组长来领取学习资料,然后组织本组同学一起完成学习任务,时间为10分钟。

小组从写话赞颂、临摹学习、写生描绘、拓印再现四种方式中选择一种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第一遍巡视检查每组的活动落实情况,第二遍巡视检查每组学生的作业进展情况,第三遍巡视检查完成情况,督促组长准备汇报。

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说说自己表现出的青铜艺术之美。写话的小组集体有感情地朗诵。

【写话赞扬、临摹学习、拓印再现、写生描绘四种形式的作业,让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以发挥,也丰富了学生情感的表达方式。同时,在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培养其独立学习的意识。】

三、拓展

(一)看青铜器制作,欣赏青铜器的工艺美

师:这么精美的纹饰真让人叹服!据考古学家和科学家研究,青铜器上的有些装饰效果是我们现代科技也难以做到的,那么古人又是怎样制造青铜器的呢?(PPT出示青铜器制作步骤图,演示“失蜡法”和“陶范铸造法”)

师:繁杂的工艺,成熟的技术,让青铜艺术美在工艺,精湛而巧妙。(板书:工艺精湛、巧妙)

师:老师也做了几件青铜器,请大家看看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又是如何做出效果的?(PPT出示报纸仿制青铜器的过程)

【通过直观的青铜器制作步骤解析,学生了解了失蜡法和陶范铸造法,感受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才智。再运用纸浆仿做青铜器,可以激发学生再探索的兴趣。】

(二)听青铜器声音,欣赏青铜器的音律美

师:也许有人说青铜器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实不然,生活中也能经常用上。(PPT出示书店、印章、建筑设计中的青铜元素)

师:今天,我们走进了那神秘而遥远的年代,感受了先民精湛的技艺和非凡的创造力,青铜艺术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伟大奇迹!其实,青铜还有它的音律美呢,让我们在它的演奏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PPT出示编钟演奏视频)

【用生活所见的仿青铜器作品和编钟演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猜你喜欢
器型青铜器青铜
慕古而怀今
生僻字里识青铜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青铜器辨伪概论
青铜之光
青铜史 [外一首]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青铜古鼎
小羊首圆炉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