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评定与护理

2016-10-31 06:19朱晓红张淑珍
关键词:格拉斯哥高压氧外伤

朱晓红,张淑珍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颅脑外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评定与护理

朱晓红,张淑珍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效果与护理。方法 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的颅脑外伤患者83例。随机分组方法:密封信封不透光法。83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1)总有效率;(2)并发症发生率;(3)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1)B组对比A组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组对比A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对比A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确切,辅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昏迷症状,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颅脑外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护理

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危重,发展迅速,治疗期间可出现多种并发症,患者病情凶险且多变,预后差,多数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后果,致残和致死率高[1]。本研究对颅脑外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效果与护理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的颅脑外伤患者83例。随机分组方法:密封信封不透光法。83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42例B组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20~76岁,年龄平均(48.34±2.51)岁。41例A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21~76岁,年龄平均(48.02±2.1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情等基线资料如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有可行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采取单人纯氧舱(型号SCH900GD 上海七零一所杨园高压氧舱有限公司),治疗压力0.15~0.2 MPa(绝对压),加减压各15~20 min,稳压40 min,1次/d,10次/疗程。

1.2.2 护理方法:A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配合优质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因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缺乏认识,可存在紧张和恐惧感,因此治疗前需给予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说明高压氧治疗原理和作用,提高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和接受度,注意给予鼓励性用语,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介绍高压氧治疗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如更换特制高压氧病员服,取出携带的物品,避免携带火柴、手机等入舱。教会患者咽鼓管调压方法,如捏鼻鼓气、咀嚼、吞咽等。(2)治疗前准备。治疗前应严格把握高压氧治疗适应症,有治疗禁忌者避免入舱,根据要求固定好各类管道,除了胸腔引流管闭合,其余管道,如导尿管等均开放;气管切开者应先将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干净;对躁动者应先进行制动。(3)治疗过程护理。高压氧治疗过程,应注意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患者有无耳鸣、耳痛等不适症状,并指导患者行咽鼓管调压动作,减轻不适感,避免压伤耳鼓膜。在加压阶段,应匀速加压,避免加压过快导致患者不适。在稳压阶段,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询问患者感受,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在减压阶段,应严格执行减压方案,避免减压病的发生,在减压时应做好保暖护理,并开放各种引路管,预防减压中气体膨胀所带来的伤害。备好急救药物,若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汇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4)营养支持。高压氧治疗期间应注意高蛋白和高热量食物的补充,以提升患者免疫力,预防低蛋白血症的发生,促进神经组织修复,实现功能重建。(5)对症护理。对有癫痫疾病史的患者,应先给予镇静剂;昏迷者应将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吸;合并肢体骨折应将患肢固定好;合并软组织受伤应预防损伤部位受压。

1.3 观察指标和标准

研究评估:(1)总有效率;显效:神志清醒,呕吐、昏迷和头痛等症状体征消失,无不良反应,生活可独立;有效:神志清醒,呕吐、昏迷和头痛等症状体征大部分缓解,无不良反应,生活尚需他人的协助,动作缓慢;神志、呕吐、昏迷和头痛等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出现明显障碍,生活无法自理。总有效率=显效和有效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之和[2]。(2)并发症发生率;(3)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用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ADL量表)、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量表)(满分均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越高)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较

B组对比A组总有效率更高,其中,A组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61%;B组显效29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

B组对比A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其中,B组发生率4.76%,A组为21.9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 [n(%)]

2.3 干预前和干预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日常生活能

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似,(t分别为0.613,0.142,0.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对比A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和干预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s)

注:与干预前相比较,#表示P<0.05;与A组干预后相比较,*表示P<0.05

组别时期昏迷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B组干预前5.37±1.7268.95±2.9264.97±11.72干预后11.18±4.71#*90.22±3.59#*89.58±10.26#* A组干预前5.95±1.1668.75±2.9164.85±11.16干预后8.43±2.29#78.11±3.94#72.28±10.12#

3 讨 论

颅脑外伤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脑组织血供和氧供的快速恢复。经高压氧治疗可有效促进血氧浓度的升高,促进患者机体氧代谢活动恢复正常,有利于全身状况和脑细胞代谢的改善,促进患者预后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3]。

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良好有效的专业护理知识和技巧的应用,是预防高压氧治疗并发症和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高压氧治疗期间应注意全程控制好舱内压力,入舱前除了常规健康教育,还需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以消除其紧张等不良情绪,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另外,还应做好加压、稳压和减压各个阶段的压力控制和操作,以确保吸氧的有效性。在治疗中应关注患者有无氧中毒、减压病或氧过敏等不良反应,昏迷者应预防呕吐,以免引发呼吸道误吸。另外,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细心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肺气压伤或继发脑出血等。同时,还需要强化营养干预,以提升患者机体抵抗力[4-5]。

本研究结果显示,颅脑外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确切,辅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昏迷症状,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1] 刘 勇,姚 娓,姜永珊,等.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疗效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41(23):2419-2420.

[2] 王 泳,刘 洁,李海东,等.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5):411-414.

[3] 卢红玉,庞全瑭,孙 璐,等.高压氧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6):464-465.

[4] 余 芳,顾 硕,李爱萍,等.颅脑外伤后高压氧介入时间对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定评分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5,22(1):41-44.

[5] 黄 超,刘宝华.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6):145-145,146.

本文编辑:白 璐

・妇产科护理・

R459.6

B

ISSN.2096-2479.2016.07.085.02

猜你喜欢
格拉斯哥高压氧外伤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戴口罩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皮肤破溃难愈一例的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做鬼脸
圣诞之吻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