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的影响

2016-10-31 06:19
关键词:依从性饮食意义

郭 瑶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内分泌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的影响

郭 瑶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内分泌科,河南 开封 47500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回访,观察比较两组自我管理依从性及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 干预前自我管理依从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度,对照组为65.12%,观察组为93.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

健康教育;糖尿病;自我管理依从性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胰岛素作用障碍、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的。病发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头昏乏力、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导致患者昏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现代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项措施之一,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自我控制饮食、定期监测血糖、坚持锻炼、定期检查、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1]。有研究表明[2],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使患者血糖得到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我院87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分组对比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糖尿病,随机分组,观察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3.02±5.78)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7.25±3.25)年;对照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5.06±5.74)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8.28±3.22)年。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患者用药进行指导、对患者讲解糖尿病基本知识、叮嘱患者合理控制饮食、定期进行检查等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1)针对患者状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健康教育认知计划,对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病因、病史及注意事项,且针对重点部分反复强调,从而使患者的健康教育认知水平得以提高。(2)根据患者自身状况结合膳食营养结构对患者饮食进行合理搭配,从而控制患者摄入总热量,使膳食营养均衡;叮嘱患者尽量少食胆固醇高的动物内脏等食物,多食蔬菜水果等清淡食物。(3)帮助患者戒掉吸烟等不良习惯,鼓励患者多行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运动。(4)告知患者胰岛素注射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独立进行监测血糖、注射胰岛素。(5)对患者出院后的饮食、用药、锻炼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并进行电话回访,以便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及时指导。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监测依从性、饮食控制、运动依从性方面的自我管理水平进行调查问卷测评,0~5分,对医生要求完全做到为5分,基本做到为4分,有部分做到为3分,极少做到为2分,做不到为1分,医生没有这样要求为0分[3]。对患者饮食知识、血糖监测掌握程度等进行调查,总分100分,70分以上为掌握[4]。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自我管理依从性比较

干预前自我管理依从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自我管理依从性比较(±s,分)

表1 两组自我管理依从性比较(±s,分)

组别 n  服药依从性  监测依从性  饮食控制  运动依从性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4 3.75±0.16 6.28±0.20 3.13±0.22 6.79±0.27 3.16±0.27 6.20±0.23 3.01±0.37 6.23±0.33对照组 43 3.73±0.17 4.96±0.14 3.11±0.24 4.37±0.31 3.20±0.29 4.85±0.17 3.03±0.39 4.56±0.38 t 0.565 35.587 0.405 38.854 0.666 31.076 0.245 21.90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

干预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65.12%(28/43),观察组为93.18%(41/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39,P<0.05)。

3 讨 论

随着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呈上升趋势。糖尿病是临床高发的一种终身慢性疾病,长期的代谢紊乱及高血糖导致患者神经系统及心血管、肾等全身组织器官损害、衰竭,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失水昏迷,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由于其具有终身性导致患者需要长期持续的综合性自主治疗,但长期的治疗导致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差,影响治疗。对糖尿病不了解是糖尿病高发、患者治疗不依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5],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自我管理依从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讲解加深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使其了解良好生活习惯、定时定量用药、定期检查及必要的训练对疾病的影响,进而使患者服药依从性、监测依从性、饮食控制、运动依从性等方面的自我管理依从性得以提高,利于疾病治疗。干预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65.12%,观察组为93.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万 怡.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6,14(03):100-101.

[2] 徐艳芳,张卫仙.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知识认知程度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4,17(03):458-460.

[3] 孙 莉,高莉萍.健康教育策略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0):116-118,122.

[4] 史 静.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6,3(01):166-167.

[5] 郭丽贞,田 菲,黄少容等.多中心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2):66-68,8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7.129.02

猜你喜欢
依从性饮食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春节饮食有“三要”
有意义的一天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生之意义
何为清淡饮食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健康饮食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