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路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6-10-31 06:20陈红霞
关键词:效能乳腺癌疾病

陈红霞

(商丘市中医院供应室,河南 商丘 476000)

健康教育路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陈红霞

(商丘市中医院供应室,河南 商丘 47600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降低疾病不确定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健康教育路径;乳腺癌;护理效果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1]。肿瘤患者一旦被告知病情,患者会产生恐惧、抑郁等情绪及手术切除乳腺后的失落感,这些负性情绪若不及时疏导,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39.23±4.12)岁;对照组30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0.15±4.08)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均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内脏器官疾病患者;病情危重患者;近半年家庭中有重大变故的患者;存在明显认知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的基本知识,指导患者饮食、运动等。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小组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阶段和患者自身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路径,主要包括:①入院时,护理人员要以热情的态度接待患者,并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规章制度、医疗设施以及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使患者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向患者介绍各项检查的方法和目的,指导患者用药和饮食。②手术前,向患者讲解手术部位、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相关注意事项、手术留置各种导管的目的以及术前用药的目的,使患者对手术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消除患者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③手术时,指导患者术前用药,并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手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④手术后,指导患者掌握预防意外拔管和术后镇痛的方法。手术3d后,患者可以下床活动,但要严格控制下床活动时间,并教会患者手指活动的方法。随着患者逐渐恢复,可以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指导患者进行肘关节、腕关节及肩关节运动。指导患者饮食,告知患者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早日康复,从而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指导和监督患者用药。⑤出院当天,叮嘱患者按时吃药,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恢复锻炼,指导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并教会患者自查方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把握最佳治疗时间,出院后2周后,可以通过电话对患者进行回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叮嘱患者定期复查。

1.3 疗效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判定标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分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感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判定标准:分别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分,评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疾病不确定感越高[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

治疗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分别(45.66±2.03)和(4 0.0 2±3.8 8),观察组S A S和S D S评分分别(40.33±2.15)和(36.11±3.56),对照组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感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

对照组自我效能感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感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感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自我效能感  疾病不确定感对照组 30 25.63±2.25 95.66±9.60观察组 30 18.88±2.36 82.06±9.42 -11.339 5.538 -<0.05  <0.05

3 讨 论

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乳腺虽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但病变的癌细胞容易脱落,游离于淋巴液或血液播散全身,危及生命[5]。患者得知病情后,常伴有抑郁、焦虑情绪,自我效能感差和疾病不确定感,延长患者康复进程。健康教育路径帮助患者获得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和持续,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我效能感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护理乳腺癌手术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减少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原因在于健康教育路径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阶段和患者自身状况制定全方位、系统的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术后自查方法,使患者正确认识该疾病,并积极主动接受治疗和护理。同时对患者饮食、锻炼和用药进行指导,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降低疾病不确定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 邢宏利,邱 阚,张 琳.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5):525-526.

[2] 张卫红,徐亚莉.循证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护理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02):292-294.

[3] 李 超,陈长英.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03):558-559.

[4] 贾晓琴,杨 芳,孙玉倩,等.乳腺癌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和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6,25(04):323-327.

[5] 张娜芹,刘均娥.乳腺癌患者心理教育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4):555-559.

[6] 邓燕萍,刘雅清,陈庆月,等.多元化延续护理促进乳腺癌患者康复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09):1269-1272.

本文编辑:白 璐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6.07.143.02

猜你喜欢
效能乳腺癌疾病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