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花开,静候生命的绽放

2016-10-31 16:19万安
求学·素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张充朱德庸水仙花

万安

【试题出处:2016年7月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联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周国平先生说:“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他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实,但常常忘记了开花。”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思路导引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题因其材料寓意深刻,成为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的新宠儿。这类题目所给的材料通常是向人们揭示一定道理的话,或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考生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这些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意往往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考生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若想要参透其中深层的哲理,考生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其更内在的含意,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

立意方向

一、学会驻足欣赏,关注生命中的美好。

有这样的一则广告语:“人生就像一段旅程,重要的并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有的人直奔目的地,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有的人留恋沿途的风景,忘记了目的地;有的人在赶路途中,偶尔驻足,美丽的风景让他忘却疲劳从而更好地奔向目的地。

/夺分素材/

城市慢行系统让你享受美景

2016年2月,据《南方周末》报道,浙江绍兴近百名居民参加了“百人健康步道行”活动。活动地点设有1000米长的健身步道,步道上铺着红色的防滑砖,并设有起点、终点标识,两边还有宣传栏、警示牌、健康标语等。这些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步行和骑行,正成为人们的一种休闲方式。每天,无论是在瓜渚湖公园,还是在坂湖公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人们三五成群,有的边散步边聊天,有的推着婴儿车看风景,有的则沿着自行车道骑行。

点拨:城市慢行系统能让你生活慢下来,让你学会欣赏身边的风景。就像人生的快乐幸福,能够将生命点亮,丰富人生的美好记忆。

朱德庸以“慢生活”去创作好作品

2016年4月,在浙江杭州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新闻发布会上,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希望借作品表达“慢生活”。他说,创作是一种很单纯的“慢生活”,只有静下心来,人才能做出好作品。朱德庸可以说是个“慢人”,历时十年才创作完成《大家都有病》。《绝对小孩》也是部“慢作”,朱德庸2000年才开始画,直到2008年才完成,算得上是“慢生活”的代表了。

在此次动漫节中,朱德庸还首次设立主题展“绝对小孩——慢生活馆”。该活动融合《绝对小孩》的创作元素以及“漫生活”理念,展示现代人的生活形态,让民众真实感受“慢生活”所带来的享受。

点拨:“慢生活”对于现代人而言格外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人迷失了方向,被欲望所填充。越是如此,我们越应该静下心,用沉静的心去创造一切,而非完全被物质所奴役。

/名言·链接/

◆生活若没有美好的追求,便会失去生命优雅的样子。——当代作家/林清玄

◆树不可以长得太快。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当桌椅,十年百年的才有可能成为栋梁。故要养深积厚,等待时间。——作家/毕淑敏

二、追求物质生活,更要注重内心的充盈和精神的丰富。

穆罕默德有句名言:“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就告诉我们,当你的物质生活较充裕时,你得给自己找些精神食粮。换句话说,人在物质追求之外,应该有点心灵的追求。

/夺分素材/

张充和:最后的民国女子

民国大师张充和一生低调,精神脱俗,淡泊名利。只要有人向她求书索画,她总能让人满意而归。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黄裳曾提起自己以前有过一张胡适的字,后来忍痛毁掉了,不料此语让张充和动了恻隐之心。张充和回美国后就将自己珍藏的一幅胡适的《清江引》,赠予黄裳。熟悉张充和先生的人都知道她的心态极好,淡看一切。她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这辈子就是玩”。不论是诗词书画还是昆曲,她说只要高兴就行,潇潇洒洒,创作完了就完了,并不追求什么传世之作。其实,做人何尝不是如此?

点拨:精神脱俗是淡泊名利時的超然,是曾经沧海后的井然,是狂风暴雨中的坦然。张充和先生视金钱为玩物,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正是大家风度的完好体现。

何鲁:真名士自风流

数学家何鲁,是最早将近代数学引入中国的先驱之一,在民国时期的科学界、教育界、文化界具有极高声望。

20世纪50年代,何鲁调到北京。民间博物馆荣宝斋极为珍视他的书法作品,曾派人拿着他的字画问他如何标价。何鲁却扔下一句:“我的字,千金不卖;朋友要,分文不取!”

何鲁敢言,批评蒋介石尤烈。国民党特务头子康泽曾在重庆著名的沙利文西餐厅“宴请”何鲁。康泽问他:“何先生是否有过对委员长不敬的言论?”何鲁一笑,说:“是啊,经常骂口,不知你说的是哪一次?”

点拨:何鲁可谓性情中人,胆子大,完全没有一点避讳,冒着杀头的危险他也毫不惧怕。而他又是如此重视精神上的享受,“千金不卖”一语道出了他的豪迈、他的执着和他的洒脱。

/名言·链接/

◆别走得太快,等一等你落下的灵魂。——印第安人谚语

◆物质上的不足是容易弥补的,而灵魂的贫穷则无法补救。——法国思想家/蒙田

佳作展示

面包与水仙花

陈达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但纵观当下,我却遗憾地发现人们的价值观单一得有些可怕,他们所追求的不过就是钱权和名利。穆罕默德说“用一块面包来换水仙花”,但当下的人恐怕是吃了两片面包还不够,于何处去寻觅一缕花香呢?

人活着就是活一种价值观,周国平先生如是说。中国人的价值观常常会走两个极端:一是太虚,只顾坐而论道,不切实际;二是太实,只顾低头觅食,凡事以是否有用为标准。一块面包和一朵水仙花才是我们生活应当选择的最优组合。我们不否认对物质的追求,对物质适当的追求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而过度的物质追求则会给精神戴上沉重的镣铐,让我们身心疲惫。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面包”的需求是可以满足的,只是这“花香”,我们暂且没闻到,至少没有让大多数人闻到。林清玄是能闻到“花香”的作家,他说:“生活若没有美好的追求,便会失去生命优雅的样子。”他的作品中散发着一股禅学的香,使人读后有一种清净的欢喜,如在浮世中静品香茗,沁人心脾。正是由于林清玄自己追求那一缕花香,才能使其笔下流淌的文字带香,将此传递给更多的人。

虽然我们能从优秀的作品中寻觅一缕花香,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由内而外地散发花香,重视自我修养。前段时间曾掀起一股“民国大师热”。今人景仰民国大师风范,一是大师们身上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推崇;二是我们的时代缺少大师,浮华之中,人们关注的不再是学问本身,而是名利大小。民国的大师们都是心上水仙花盛开的人,他们坚持思想独立,重视自身修养,以学识和品格书写不朽。历史的尘埃也掩盖不住他们身上夺目的光芒。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身修养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今日播下的种子不会在明天开出花来,但终有一天它会以嫩芽的方式长出地面,开花结果。我们都去觅一缕花香,整个社会便可花香四溢,何乐而不为呢?

《游国惊梦》有一句话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我想诗歌带给我们的也是这样的感觉,它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感性认识,让我们变得极为柔软,从而诗意地栖居。正如印第安人的一句谚语所说:“别走得太快,等一等你落下的灵魂。”只有放慢脚步,带上你的灵魂上路,你才能更好地體味世间百态,感受生活的纯粹。

【点评】

内容方面: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和别致的写法,诠释了“寻觅花香,注重精神修养,体味生活的真谛”的主题。文章开篇引用穆罕默德的名言,引出话题,再通过融入周国平、民国大师、《游国惊梦》等相关素材,很好地佐证了这个观点。文末联系实际,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表达方面:文章语言流畅,构思缜密,很有大家气度。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间,灵活多变。

发展方面:文章观点独特,有一定的启发性;语言灵动,文采飞扬。

总得分:内容24分+表达24分+发展20分=58分。

猜你喜欢
张充朱德庸水仙花
张充和:一生爱好是天然
张充和欲扔进纸篓的《仕女图》
here+there=朱德庸
水仙花
here+there=朱德庸
张充和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养水仙花
卞之琳苦恋张充和:爱情,是你窗外的风景
比较
心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