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下乡村“西乐队”音乐文化初探

2016-10-31 20:06彭艳
戏剧之家 2016年19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

彭艳

【摘 要】乡村“西乐队”音乐文化是新时代诞生的一个新生事物,近年来,以其独特的地方风味流行于乡村地区。文章主要以江西宜春袁州地区为例,通过描述其规格、形式、内容等,挖掘出其独特的文化风情。

【关键词】乡村音乐文化;“西乐队”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276-01

文化,广义上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音乐文化是集物质、制度、观念综合而成的音乐现象的综合物。它的由来,历史悠久,作用广泛。时至今日,社会发展的多样化,改变了音乐的形式和作用,但其始终都与人类的需求息息相关。

一、乡村音乐文化

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音乐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不一样的乡村文化赋予了乡村音乐特有的内涵,当代乡村音乐文化既有一定的历史沉淀,也融合了时代的流行音乐元素。

二、“西乐队”音乐文化

袁州区位于江西省西部,属宜春市辖区。宜春文化积淀厚重,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唐代大文豪王勃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韩愈也曾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赞美宜春。近年来,宜春市举办过全国第五届农民运动会、央视中秋晚会,还有每年都举办的月亮文化节。可见,宜春的文化氛围浓烈,音乐气息浓厚。

“西乐队”,是宜春市袁州区特有的一种音乐文化形式,它服务于民间的婚丧嫁娶一类的红白喜事。通常,在婚丧嫁娶的红白喜事中都会请乐师奏乐。红事指的是婚嫁,请乐师奏乐意在烘托喜庆的气氛;白事指的是丧事,乐师奏乐意在对已故的逝者歌功颂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20多年间袁州区成立了近百支“西乐队”,大约一个乡镇就有十支左右。多年下来,它拥有了一定的规格、形式、内容和功能。

(一)规格。在“西乐队”出现之前,当地红白喜事的奏乐是由民间艺人组成的“三星鼓”来承担。“三星鼓”,又名“三声鼓”,起源于明朝,在袁州区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它在乡村流行,是一种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俗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20世纪90年代受流行音乐的影响,“西乐队”诞生了。随后,红白喜事的奏乐就由“三星鼓”和“西乐队”共同承担了。两者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场合,也可以单独存在。大多情况下,“西乐队”主要为丧事服务。它跟“三星鼓”有很大的不同,但同时又有一定的联系。人数上,“西乐队”从刚兴起时的10人左右到现在基本固定的七八人不等,较之“三星鼓”的五人组合,阵容大了一些。乐器上,“西乐队”一般包含二三支小号、二三支长号,以及一二支圆号。它与“三星鼓”最大的不同在于有人声(女声为主,男声为辅)的加入。在流行音乐的影响下,为人声伴奏的乐器是电子琴和架子鼓(或是电子鼓)。之所以说“西乐队”与“三星鼓”有一定的联系,是因为“西乐队”基本上都是由“三星鼓”的民间艺人领头兴起的。

(二)形式。“西乐队”的演出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在出殡前,一种在出殡中。大多情况下,丧家会选择一个良辰吉日让逝者入土为安,并且会在入土前两三天,请乐队师傅进门奏乐。出殡前,对于乐队的场地安排,一般临近或就在逝者的灵堂内。奏乐是分回合的,第一回合主要由管乐器奏乐;第二回合以演唱为主。各回合之间乐师们会休息或是调校乐器。通常情况下,管乐奏乐时,乐师们会随机聚在一起,这样可以让音乐更和谐,也是对音乐、对逝者表示尊重。当人声演唱时,管乐可以择时参与。在出殡中,“西乐队”是以边走边吹的形式,由一个架子鼓掌控节奏,只由铜管奏乐。这种情况有时也会出现在对逝者娘家的迎接时刻。

(三)内容。“西乐队”以自身别样的方式表现对逝者的缅怀,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歌唱。如果逝者是女性,“西乐队”多会演唱一些歌颂母亲或女性的曲子;而男性的话,就会演唱一些歌颂父亲的曲子。但是红歌曲目是“西乐队”演奏、演唱最多的。

(四)功能。世间万物必有它存在的道理。袁州区“西乐队”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首先,它让音乐在乡村找到了独特的生存方式。让音乐充满世间的每一个角落。其次,它的存在形式是世人对逝者的一种祭奠方式,这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延续。再次,它的内容是时代文化的体现。

三、结语

“西乐队”既承担了社会需求的客观层面,又肩负了社会发展的精神层面;既为民间艺人寻找到了一条谋生的道路,也弘扬了民族美德。随着城乡结合一体化的建设,在未来,“西乐队”的音乐性也许会更加专业、规格和形式会得到更多改变,但它在内容上始终还是健康的、积极的。或许将来“西乐队”会被另一种音乐文化形式所取代,但纵使社会如何变化,人类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将是永恒不变的。

作者简介:

彭 艳(1984-),女,汉族,江西宜春人,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
清水道教音乐文化在旅游资源中的开发利用情况分析
广西右江壮族排歌音乐文化初探
民国时期我国音乐的传承
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
《粤江流域人民史》之广西壮族音乐文化《刘三姐》
论吉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四川德昌傈僳族葫芦笙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策略研究
西方音乐的魅力
试论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中学音乐的教育
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之实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