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探究

2016-10-31 18:35鲍艳红
成才之路 2016年28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社会健康

鲍艳红

摘 要:从发挥活动载体作用,在体验中培养适应能力;扩大儿童交际区域,在交往中培养适应能力;切实推动多元合作,在互动中培养适应能力;适当开展挫折教育,在逆境中培养适应能力等方面研究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1;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52-01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社会性则是人的基本属性。因此,教育要将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直接关系着孩子的未来发展。幼儿园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发挥活动载体作用,在体验中培养适应能力

儿童活泼好动,教师要抓住儿童这一特点,善于借助活动的载体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注重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幼儿园活动,在活动中使儿童获得真切的体验,丰富儿童的情感,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活动的开展要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结合幼儿园社会实践,以及传统的节日活动。例如结合传统的学雷锋活动,教师引导儿童走向社区,开展“我是小雷锋”活动,到社区打扫卫生,到社区敬老院为老人服务。通过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的生活经历,还能够促进儿童与社会接触,与其他群体交往。同时,又丰富了儿童的情感,使得儿童乐于奉献,尊老爱幼,富有同情心,具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扩大儿童交际区域,在交往中培养适应能力

交往能力是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积极推动跨班级的交际,突破传统的班级内活动形式,增进儿童与人交流。在长期观察与走访中,发现个别儿童自我封闭,缺乏与人交往的主动性;不少儿童活动范围狭窄,局限于幼儿园、家庭之间。这种交际现状不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幼儿园教师要积极引导儿童扩大交际区域,从班级走出去,进行班级交际、校际交际,有条件的学校还要积极推动与社会交际。从班级走出去是第一步,不少幼儿园教师为了管理便捷,往往禁止儿童进行班际交际。殊不知,这种管理形式严重抑制了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班际交往会使儿童在班际交往中扩大生活圈,在实践中学习与人交往,取长补短,弥补自身性格、能力等诸多方面的不足之处。幼儿园教师还要积极推动校际交际,组织儿童进行全校范围的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增进儿童之间的交往,还有助于增进儿童之间的友谊,丰富儿童的情感世界,促进儿童健康心理发展。校园内交际将为儿童社会交际奠定基础,使儿童能够走出自我封闭的现状,敢于、乐于与人交往,促进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

三、切实推动多元合作,在互动中培养适应能力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社会、家庭的任务。幼儿园教师要积极拓展教育渠道,善于借力,借助家园合作平台、社区平台等,切实推动家园合作、社区与幼儿园合作,增进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的互动,使社区、家庭与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在家园互动、社园互动中培养幼儿园的社会适应能力。家园合作是目前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的有效平台,幼儿园教师要结合家园互动,渗透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幼儿园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使家长意识到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改变思想观念,从狭隘的育人观中转变过来,不唯学习,形成科学的全面的素质教育观。指导家长掌握育人的基本方法,提升家长在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针对性;社区集中一个区域优质资源,幼儿园要善于借助社区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软件资源、硬件资源等,为儿童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四、适当开展挫折教育,在逆境中培养适应能力

个别青少年学生轻视生命的现象,引起社会及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究其原因,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薄弱,尤其是学生抗挫能力不够,以致学生面对学习、生活、情感、交际中的问题时往往无法正确应对。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如果从幼儿园开始重视对儿童进行抗挫能力教育,必然有助于提升儿童的抗挫能力,使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面对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挫折。首先,要重视坚毅品格教育。幼儿园在进行挫折教育时,要把坚毅品格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校园、班级环境等建设,都要渗透坚毅品格教育,从传统文化、现实生活中寻找榜样,引领儿童养成坚毅品格。其次,要善于制造挫折。部分家庭对儿童过于溺爱,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平时经受的挫折很少。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善于制造挫折,泼一泼冷水,在孩子遭遇“挫折”时让孩子走出来,适当给一些暗示,在人为的挫折中培养儿童的抗挫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时代的现实需要。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从狭隘的智育理念中转变过来,树立全面的育人观,探索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方法,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儿童体验;引导儿童走出狭小的生活圈,提升交往能力;积极推动幼儿园、社区、家庭等多元互动,形成教育合力;适当地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儿童坚毅的品格,从而提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傅宏.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状况评价量表[J].早期教育,2000(06).

[2]安洪涛.社会适应能力导向下的幼儿园规则教育:协商视角[J].教育导刊,2015(07).

[3]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社会健康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初中生拖延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
天候地理与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