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6-11-02 02:06张婷婷冯燕玲刘文生张媛贺春莲张海霞李树林
甘肃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心脑血管流行病学

张婷婷 冯燕玲 刘文生 张媛 贺春莲 张海霞 李树林

乌鲁木齐市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张婷婷冯燕玲刘文生张媛贺春莲张海霞李树林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简称:乌市)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疾病、提高现场急救水平、规范急救流程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据进行ICD-10编码,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9630例,占总人数19.3%,发病率为366.3/10万;一天中10:00-12:00为高峰时段,占12.7%;春冬季发病达5061例,占53.1%。男性发病率为414.9/10万高于女性314.1/10万,男女比为1.4:1,RR为1.32(χ2=182.979,P<0.001),41岁及以上年龄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达8776例,占91.1%。结论:乌市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呈现男性高于女性,春冬季以及41岁以上年龄组人群持续高发的特点,相关部门应积极制订预防措施,控制危险因素,提高医护人员现场救治水平。

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流行病学

心血管疾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包括:冠心病、周围末梢动脉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脑血管疾病是一组大脑供血血管的疾病[1]。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的头号死因,在2008年有173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总数的30%[2]。到2030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的人数将增加至2330万人[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4]。然而,有关乌鲁木齐市(以下简称乌市)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尚未见报道,本文对乌市2014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资料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提高现场急救水平、规范急救流程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选取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乌市急救中心120调度指挥系统数据库中所有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9630例病历信息。2014年乌市总人口数、性别人口数来自于乌市统计局网站[5]。

1.2疾病编码分类标准本次疾病编码根据系统记录初步诊断和主等信息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6]对全部脑血管疾病(I60-I69)、心血管疾病(I00-I52,I70-I99)进行统计分类,包括心脏病、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病、心源性猝死、脑梗、脑出血、胸痛、胸闷等。

1.3患者分组根据张林峰[7]等对于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年龄分布的分析,将本次研究年龄分组共8个组,分别是≤14岁,15~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1岁。由于乌市四季分明,季节划分按照乌市气象局标准,与刘健[8]研究相一致,将3~5月划为春季,6~8月划为夏季,9~11月划为秋季,12~2月划分为冬季。每日时间段按每2小时划分一段,共12段。

1.4质量控制上述资料中不包括“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未见患者、中途返回以及公务保障未救治病人的出诊资料。对病历缺失、不完整的资料(缺失大于3项)予以筛除。对于疾病诊断尚不清楚的,追踪入院后诊断并编码。

1.5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构成情况采用百分数(%)及发病率(1/10万)进行描述,不同时间、性别、年龄组间发病率、疾病构成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全年受理电话251978次,为50013例患者提供急救服务,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9630例(19.3%),位居第二,发病率为478.5/10万。

2.1季节分布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冬季,共5117例,占比53.1%,其中12月最高共894例,占比9.3%,见图1。

图1  乌市2014年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季节分布

2.2时间段分布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全天高发时间段为:10:00-12:00,12:00-14:00,20:00-22: 00,分别是1226例(12.7%),1079例(11.2%),974例(10.1%),见图2。

图2  乌市2014年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时间段分布

2.3疾病分布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前7位依次是:心脏病、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心源性猝死、胸痛和胸闷、脑出血、脑梗。所占比例依次是:17.3%、13%、12.7%、9.8%、8.9%、8.9%、8.5%、20.8%。见图3。

2.4性别分布结果表明,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男性共5647例,占比58.6%,发病率为414.9/10万。女性共3983例,占比41.4%,发病率为314.1/10万,男女比为1.4:1,RR为1.32(χ2=182.979,P<0.001)。见图4。

图4  乌市2014年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性别分布

2.5年龄分布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平均年龄46.99岁,41岁及以上年龄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8776例,占比达91.1%。见表1。

表1 乌市2014年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年龄段分布(例)

2.6行政区(县)分布分析发现新市区院前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多(25.1%),除沙依巴克区以脑血管意外排名第一,其他行政区均以心脏病为主要疾病。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是当今导致疾病负担加重的主要疾病之一[9]。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突发性的疾病,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因此,进行急救对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10],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多[11]。本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处于乌市院前急救疾病谱中第二位,不同年龄、性别发病率不同,随季节变化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也有不同,这些结果将对提高现场急救水平、规范急救流程提供参考,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组资料显示,2014年乌市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主要在12~5月,占53.16%,这可能与其发病特点有关,这与张在其等[12]研究得出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在春冬季基本一致。其发病时间段集中在10:00-14:00,占比23.9%,这可能与患者发病时,子女上班、家中无人以及饱餐后发病有关,因此,有必要对市民加强健康宣传,合理控制饮食。同时,应根据这一时间分布适当调整急救力量,以提高急救效益[13]。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社会生产力[14],应针对呼吸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脑梗、高血压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开展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识别心电图、合理规范用药等现场救治措施的专项培训,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本研究表明,在2014年乌市院前急救50 013例患者中,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为366.3/10万,占19.3%。男性发病率(414.9/10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率(314.1/10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这可能和男性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饮食习惯方式以及多静少动等因素有关。男女比为1.4:1,这与赵开东[15]的研究基本一致。平均年龄46.99岁,以41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符合心血管病发病的年龄特点[16,17],这与程德山[18]的研究略有不同。同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不良生活行为有很大关系,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慢性病[19],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及缺乏体力活动等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密切相关。为了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必须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防治[20],应加强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2015版)的宣传,引导市民合理膳食、科学膳食,把一级预防落到实处。

由此可见,乌市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呈现出男高于女、春冬季和41岁以上年龄组人群高发的特点,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加强培训课程设置,有效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院前急救水平,建立高效的抢救流程、规范的急救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1]刘合岭.基于时空扫描统计分析的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4.

[2]WHO.Globalstatus reporton noncommunicable disaeses2010[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

[3]Mathers CD,Loncar D.Projections of globalmortality and burden of disease from 2002 to2030[J].PLoSMed,2006,3(11):e442.

[4]张泮翠.试论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4):90-91.

[5]乌鲁木齐市统计局.乌鲁木齐市2014年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局出版社,2014:337.

[6]Vaartjes I,Hendrix A,Hertogh EM,etal.Sudden death in persons younger than 40 years of age:incidence and causes[J].Eur JCardiovasc Prev Rehabil,2009,16(5):592-596.

[7]张林峰,李莹,周红玲,等.北京市城区居民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监测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6):504-509.

[8]刘健,韩佰花,李玉琴,等.上消化道出血与季节变化及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5,9(4):581-584.

[9]胡建平,饶克勤,钱军程,等.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3):189-193.

[10]李淑刚.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1):268-269.

[11]王海荣,刘永胜,王合玲.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726-727.

[12]张在其,孟庆华,孙文会,等.海口市9729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11):1042-1045.

[13]张建中,王庆玮.2007年~2009年淮安市院前急救疾病谱规律及应对措施[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5):93.

[14]杨永丽,胡洁,戴静.12年住院心血管病人趋势调查[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7,16(3):248-250.

[15]赵开东,张成功.张掖市医院59719例急诊就诊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19(13):167-168.

[16]付昌满.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及转运[J].淮海医药,2011,29(1):57-58.

[17]Jeger RV,Radovanovic D,Hunziker PR,etal.Ten-year trends in the incidence and treatment of cardiogenic shock[J].Ann Intern Med,2008,149(9):618-626.

[18]程德山,邓星奇,王继芹,等.4323例院前急救心血管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延边医学,2014,9(132):45-46.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GB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014.

[20]王文化,马长生,杜昕,等.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及主要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3,32(5):535-537.

Epidem iology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pre-hospital emergency in Urumqi

ZhangTingting1,Feng Yanling1,Liu Wensheng2,Zhang Yuan1,He Chunlian1,Zhang Haixia1,Li Shulin1.1.Dispatching department,Urumqi Emerg ency Center,Urumqi 830000,China;2.Office,UrumqiMunicipalHealth Bureau,Urumqi830000,China

LiShulin,E-mail:64018799@qq.com

Objective:To analyze the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f cardiovascular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ACD)in prehospitalemergency,whichwoul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controland prevention ofdisease,improving first-aid and theplan ofmedicalemergency service.M ethods:Themedical recordswereextracted from the Urumqired cross first-aid guidance system.The diseaseswere codified according to ICD-10.Results:There were totally 9630 CACD cases recorded in the system,occupied 19.3%.The incidence of CACD was 336.3/105.The period of12:00-14:00(12.7%)and spring(5061 cases,53.1%)were the peak time ofa day and a year respectively.Incidence of CACDwas a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χ2=182.979,P<0.001)betweenmale(414.9/105)and female(314.1/105).The ratio between themale and femalewas1.4:1,RRwas1.32.Therewere 8776 cases(91.1%)in people agedmore than 41 years.Conclusions:There ishigh incidence of CACD in pre-hospitalemergency of Urumqi,which ishigher inmale,summer and spring and people agedmore than 41 years.Somemeasuresshould be taken to control risk factorsand improve the levelofCACDmedication.

cardiovascular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pre-hospitalmedicalemergency;epidemiology

A

1004-2725(2016)06-0406-03

乌鲁木齐市卫生局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013)

830000新疆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市急救中心调度科(张婷婷、冯燕玲、张媛、贺春莲、张海霞、李树林);830000新疆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市卫生局办公室(刘文生)

李树林,E-mail:64018799@qq.com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市心脑血管流行病学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控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近5年乌鲁木齐市PM2.5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