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样被科技“解放”的

2016-11-02 18:21李少威
南风窗 2016年21期
关键词:解放软盘印刷厂

李少威

因为工作内容在主题上很集中,这段时间想得比较多的问题是:人类真的可以被科技进步解放出来吗?

几十年前,我们的确曾经以为,当科技发达到一定程度,人就会越来越有闲,越来越自主。因为以前我们对社会发展的逻辑是这样预设的:人因为“懒”而去钻研科技发明—发明提高了效率,所以完成当下这些工作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剩下的时间我就可以自由支配了。这个预设逻辑走到最后,是未来的智能甚至仿生机器人代劳了一切事务,人类要做的就只剩下“饮食”、“男女”。

今天,很多过去的思想都到了可以验证的时候。那么我们被科技“解放”了吗?

答案很糟糕:相反,我们变得数倍的忙碌了。

大学时代,我负责编辑班上的刊物,那时只有1.44兆的软盘(90后以下甚至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这个东西已经很神奇。对于高中编校报时用尺子和铅笔画格子、用蜡纸刻写的油印时代,大肚子电脑已经是一种实现了的梦想。

然而我变得轻松了吗?因为软盘容量太小,有时连一张图片都放不下,一个文件要分割成几份,到了印刷厂再拼起来;因为软盘极易损坏,一大堆抱到印刷厂去,总会坏掉几张;因为软件不兼容或其他因素,在印刷厂重新组装起来的版面常常走了样。于是,我就在学校和印刷厂之间无止境地往返,有时“连死的心都有”。

那时就自发意识到科技可能会很“坑爹”。后来朋友送了我一个16兆的爱国者U盘,放在今天一文不值,但当时价格达600多元,我是如获至宝,班刊的事情,不必再为奔忙发愁。技术进步是如此之快,宽带一步步升级,文件传送变得非常便利,今天U盘也基本被抛弃了。

然而我们又进一步地忙碌了,比如你要在微信上给越来越多的人传送文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要给你传送文件,电脑浓缩成了手机,一刻不停地跟着你。多少次我都想把微信删掉,但发现已经不可能了,同事、家庭、朋友……一切社会关系都被绑架进去,各种有益的、有害的、无益也无害的信息向你扑来。有时候凌晨两点钟,都还有人在给你发送信息。

同时,一些十几年乃至二十几年未见的同学、发小,也因为通过微信“取得了联系”,而变得对他们毫无兴趣。

你可以不主动找事干,但科技“进步”却让所有有意义或无意义的事情都会主动来找你,而且很容易找到你。采访过一个群众演员,他就在某天要我帮他写一篇微电影的宣传稿;添加过几个大学生,他们就要求我帮忙修改论文;某个朋友的咖啡店要开张,也在微信上对我吼一声:“写个有情怀的简介”;你有无数的婚宴、乔迁宴、满月宴、庆典宴要参加,因为他们只需打开你的对话框,给你贴一个通知;还有很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来让你给他的宝宝投一票。

我感觉自己不但没有被“解放”,反而逐渐在走向疯狂。每到节假日,常常要打电话告诉父母,自己不能回家,因为“很忙”。父母总是很体谅,从不发牢骚,只叮嘱要“劳逸结合、注意身体”,但从内心里他们一定不能理解,一个人怎么可能这样“忙”?难得有一两天时间回家,家乡的朋友们又会提前知晓,提出聚会建议,你无法拒绝,于是一个个在家度过的夜晚都以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乃至在家吐得一塌糊涂让母亲忙到半夜为标准状态。

这就是被科技进步“解放”出来的人?

必须得来点改变。于是,我开始关掉任何形式的消息提示,删减微信里的“朋友”,设置不能以任何方式添加我为“朋友”,硬着头皮退出一些被强拉进去的群,如非不得已绝不说话,我在一个为了便于交流的平台上一步步变成一个哑巴,在一个开放的虚拟空间里变得自闭。

然而再爱逃避的人,还是发现工作和“亚工作”都变得越来越忙碌,而你绝对无法抗拒这种“必要的”忙碌。比如你要阅读很多“必要的”信息,要看一些“必要的”电影和电视剧,以显示出你在自己的社群里不是一个白痴。你还要努力赚钱,去买下一代的手机,它更强大的功能将进一步把你“解放”出来。

在“进步”面前,越发怀念过去的时光,那时天将擦黑,母亲做好了饭之后,站在巷子里大喊一声“吃饭了……”

猜你喜欢
解放软盘印刷厂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保存图标也出手办了?
水稻淤泥软盘育秧技术要领
READINGS
软盘 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