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整治久久为功

2016-11-02 08:33郭林涛
决策探索 2016年19期
关键词:蓝天白云郑州天气

郭林涛

“这是郑州的天?不相信!”“郑州的天,我见销魂。”“美得真是冒泡,全方位无死角的美。”“蓝得不真实、不像话。”“我以为到了青藏高原,不禁高歌:‘呀啦嗦!这就是绿城郑州’。”……最近,有关郑州好天气的热议在网上、在微信上、在茶余饭后发酵,曾经雾霾“爆表”的郑州一下子美得让人惊呼。随着好天气的持续,大家慢慢从不习惯变为习惯。曾被誉为奢侈品的蓝天白云几乎每天都“不期而遇”,“好天气”成了习以为常,大家抬头已不再“抓图”“抢拍”,这就是河南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果,也是河南大气污染整治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自2016年7月4日河南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至9月15日,全省省辖市PM10平均浓度降到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2%;PM2.5平均浓度降到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6%。两个多月来,18个省辖市在全国的排名也均有所上升,其中郑州市2016年首次退出后十名,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省上下凝聚了广泛共识,形成了强大声势,共下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这盘“大棋”,绿色发展理念明显增强,污染防治力度明显加大,空气监测指标持续改善,攻坚成效初步显现,蓝天白云持续“如约而至”,被百姓称为“攻坚蓝”。这也充分证明大气污染的治理绝非“遥不可及”,而是“事在人为”,抓与不抓、真抓与假抓、敢抓与怕抓大不一样。但问题是,如此“攻坚蓝”就能够让蓝天白云长久驻足吗?众所周知,雾霾形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找回蓝天也并非一日之功。为治理大气污染,以强关为主的“休克式疗法”在各地并不少见,企业停产、工地停工,甚至连中小饭店都要强行关闭,经济运行和市民生活备受影响。短时间、大规模、“壮士断腕”似的行政强制一定会让大气治理的效果快速显现,却只是换来短暂的蓝天白云,治标不治本。

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国内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还较为明显,还有一些城市绿色发展理念不强,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政府治理能力不高,历史欠账较多。尤其到了冬季,城乡集中供热率普遍较低,清洁能源供应不足,工业园区或产业集聚区小型自备锅炉常见,散烧煤大量使用,致使冬季大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十一”过后,大气污染防治即将转入关键时期,不良天气会逐步增多,形势依然严峻,任务更加繁重。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严峻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管窥依依隔水的日本是如何治理大气污染的,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日本大致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环境问题突出,公众意识觉醒,政府采取行动调查、立法、制定标准,企业提出改进计划并执行,最终实现空气质量改善,在这一过程中,治污与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而非此消彼长。总结其经验大致有六个方面:一是民意推动是政府和企业改进的原动力;二是政府先行立法,制定标准;三是与企业共存共荣,制定的标准考虑企业的承受力,具有可实施性,确保环境治理与地方经济共生;四是治理大气污染要讲究科学,细分污染源,逐步攻克,而非“眉毛胡子一把抓”,逐步克服解决;五是企业和政府要保证信息透明,及时向民众公开;六是研究机构要做到中立、客观、权威。

针对我国的实际,第一,要制定一个长期规划,科學制定刚性目标,再分解落实到每一年,分阶段、分步骤地向着目标前进;第二,要严格执行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打一丝一毫的折扣;第三,要落实到责任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进行上下联动,建立追责惩处机制;第四,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改变能源结构。而改变能源结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两个“拳头”一起使劲,以铁腕打出“组合拳”“连环掌”。

总之,天不藏奸,环境改善与否,我们都能看得见、闻得到。环境的改善,不是靠一方的力量和牺牲一方的利益就能实现,而是公众、政府、企业和我们每个人合力平衡、实现良性循环的结果。没有人不喜欢蓝天白云,但“休克式疗法”却并不可取,英国伦敦、美国洛杉矶也是治理了几十年,才实现了蓝天碧水。环境治理的关键,靠的是地方政府在治污态度和理念上发生根本转变,并坚持不懈,久久为功。面对历史形成的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结构,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污染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在制度建设上步步为营,强化日常执法,重塑法治权威,从而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猜你喜欢
蓝天白云郑州天气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蓝天白云下的新疆“火焰蓝”
谁是天气之子
让蓝天白云永驻鹰城
盛暑天气,觅得书中一味凉
为蓝天白云立法 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
Weather(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