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宗师—海顿

2016-11-03 18:04冯八飞
当代 2016年6期
关键词:海顿音乐

冯八飞

海顿是巴赫之后德意志民族第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这个奥地利贫寒子弟一生创作108部交响曲、30多部歌剧、12部弥撒曲、两部清唱剧,弦乐四重奏、弦乐三重奏、协奏曲、钢琴奏鸣曲、轻歌剧、嬉游曲、小夜曲、小步舞曲、康塔塔和声乐作品无算。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创立器乐主调,并将传统对位法独立声部完全同化,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他用弦乐四重奏代替钢琴,用管弦乐代替管风琴,创造两种全新和声,制定交响乐万世规则,一手奠定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乐派——维也纳古典音乐。

按时间排序,海顿是继亨德尔和巴赫之后德意志民族第三位音乐大师。按奥地利史排序,他是奥地利第一位音乐大师,因此,欧元通行前我们能在奥地利货币20先令、2先令和20先令硬币上找到海顿。欧元通行后,奥地利发行的5欧元硬币背面也是他,海顿纪念邮票当然更是不计其数。

麻烦大家在人民币上找位音乐家出来看看。

跟亨德尔相似,海顿的名字也有故事。

海顿全名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4月1日—1809年5月31日),前面的“弗朗茨·约瑟夫”是名,后面的“海顿”是姓,但通常大家都称他为约瑟夫·海顿(而非弗朗茨·海顿,按理说弗朗茨还排在前面呢)。

除了姓,海顿的出生日期也类似亨德尔,虽然不像亨德尔生日差了一年那么夸张,但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他出生于3月31日,且海顿一辈子对外都否认自己出生于4月1日。问题是,后来他对自己第一位传记作者迪斯亲承:“我生于4月1日,我爸日记上也这么记的。但我弟弟米歇尔总说我生于3月31日。因为他不愿意我出生在愚人节。”

作为证据,海顿出生证明上登记日期确实是4月1日。

就是说,他确实出生于愚人节。

好玩儿的是,亨德尔的生日差错过在基督教改历,愚人节也起源于基督教改历。1564年法国首先改用新历格里历(就是现在的阳历),定1月1日为元旦。但反对新历的人坚持用旧历,坚持4月1日是元旦。于是信奉新历的人就在4月1日给坚持旧历的朋友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没有的宴会等等,并称他们为“四月傻瓜”。这事儿后来闹大了,成为全民整蛊运动,慢慢演变成愚人节,现在已经波及中国。

海顿家12个孩子,海顿是老二。他出生于奥地利匈牙利边境上的罗劳村主街上段25号,当时属奥地利大公国,现属下奥地利州。

巴赫生于音乐世家,但海顿生于穷鬼世家。他家好像上八辈儿都是穷人,父亲玛提阿斯·海顿是马车匠,母亲玛丽亚·海顿是厨娘。所以,海顿的成功,是18世纪奥地利第一励志故事。他们家12个孩子,人人半饥半饱,面有菜色。1738年亲戚弗朗克来访,他在海茵堡教堂当管风琴师,看到这些娃儿饿得遭孽,回家时就把海顿带回自己教堂,目的并不是很多弱智小故事中所言被海顿音乐天才打动,只是为了让海顿家里减少一张吃饭的口。

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孩子对你说:爸爸,我饿了。而你只能回答:爸爸没钱。我年过半百,教授当了十几年了,同住的父母还成天担心我吃不饱,就是这个原因。当然,天天吃得营养过剩回家,然后爹妈还要求你一定要吃这个吃那个,也是家庭矛盾的燃爆点。

不过,那是另外一个故事。

因此,贫贱夫妻百事哀,柴米油盐酱醋茶。

其实这个排位并不对,最重要的是米,其次是柴,其他的都是奢侈品。

所以,伟人出生即很伟大,那都是故事,大家看看就好,如果相信,你就输了。绝大多数伟大的起源,初衷多半只是为了吃饭,例如穷人参加红军去走两万五千里,或者马云创立阿里巴巴。

海茵堡教堂的饭并不好吃,这里的管教严格得近乎迫害,不过,扎实的基础音乐教育却让海顿一生感恩弗朗克。两年后(1740)维也纳施台芬大教堂音乐总监罗伊特下乡寻才,将海顿带回维也纳。从此,海顿在施台芬大教堂唱了9年童声合唱,还学习钢琴和小提琴。5年后,改他生日的那个弟弟米歇尔也来了。该弟后来是著名作曲家,音乐史称约翰·福音使·海顿。因为“海顿”只是姓,叫“海顿”的太多了,就像中国的“老王”,所以得明确是“在隔壁当福音使”的那个老王。

罗伊特并未教过海顿作曲,但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这个奢华音乐环境还是深刻浸染了海顿。说到底,人是环境的产物。被公认素质超高的德国人,在北京待久了也随地吐痰,即是一例。很多文章说海顿那时研究了马特森的《完美乐队指挥》和福克斯的《名手之道》,其实并不确,虽然这两部作品确实对海顿影响很大。

这期间有个世界音乐史上很有名的轶事,是传说1741年海顿在维瓦尔第葬礼上唱过歌,因此得到维瓦尔第精神真传,,就是说,维瓦尔第脑中的分子跳进了海顿的脑袋,云云。

这个传说起源肯达,但却是典型的书呆子望文生义。

此话怎讲?

话说维也纳施台芬大教堂文件记载维瓦尔第葬礼上有6个“Kuttenbuben”。1978年肯达同志去研究文献,结果误解为“唱诗班男孩”(Choirboys)。其实“Kuttenbuben”也称“Ministranten”,是“弥撒助手”,在葬礼上抱胳膊肃立,就是个站桩的,并不出声儿,遑论唱歌。

而且,维瓦尔第葬礼非常简单,并未订购葬礼音乐。看官须知,西方教堂唱诗班在葬礼上唱歌是很贵的,并非一般老百姓和穷作曲家支付得起。

最后,其实海顿也根本没参加维瓦尔第的葬礼。

海顿确实受到维瓦尔第音乐的影响,但这跟他的葬礼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所以,望文生义跟读史不精一样,害死人啊!

我们现在经常读到很多欧洲音乐大师都进过教堂唱诗班,于是咸认为教堂唱诗班是个伟大光荣的地方。其实,寄宿教堂唱诗班的多是穷孩子,他们进唱诗班就是为了混口饭吃。一般过得去的家庭都不愿把孩子送进唱诗班。说到底这些孩子就是教堂免费童工,而且没劳保,今天上午不能唱了,今天下午就被一脚踢出去。

如果有谁认为这个说法太过,在教堂这样立志拯救全世界的地方,“不会吧?”那么您来读这篇文章就算超值了。因为,海顿贵为德意志音乐这个“之父”那个“之父”,却并没有逃出这个窠臼。1749年他倒嗓,再唱不出美妙的童声,立刻被一脚踢出教堂,当晚在公园长凳上挨了一夜,之后才被朋友收留。为了活下去,这个17岁少年在街头擦过皮鞋,被人像狗一样用绳拴着替人看门,直到病倒,才有一位歌唱演员伸出援助之手。

没人认为这个孤苦伶仃的穷孩子可以走入世界音乐史,包括收留他的歌唱演员。后者并不富有,收留只是出于怜悯。

看官须知,孤苦伶仃的海顿并没有想到回家。

因为,他知道,回去只会让这个贫穷的家更加困难。

是什么样的贫穷会让一个失意的孩子无家可归,虽然他有家?

这时候,海顿并不是德意志音乐大师。

他是这个社会的累赘,是家庭的累赘,是朋友的累赘。

他是一个敲不开这个世界上任何一扇门的不受欢迎的多余的人。

吾非海顿,不知海顿当时的孤苦,但我们知道,他当时已经失去活下去的勇气。拯救他的,是收留他的歌唱演员。他说,你失去了嗓子,却没有失去双手,你不能唱歌,还可以作曲,你可以用音乐来演绎自己的人生!说着,他走到钢琴前张开双手重按下去,轰的一声巨响,气荡屋宇,震撼心灵。

是的,人生就像钢琴,只有在压力之下,才能弹奏出震撼人心的音乐。

真没有听过贝多芬振聋发聩的“命运的敲门”?

那时的歌唱演员并不称为“歌唱家”,他们跟小丑一样,只是达官贵人酒足饭饱之后消遣的玩物。

然而,这个连名字都查不到的歌唱演员,却重塑了海顿的精神。我们以前总被灌输“精神第一,物质第二”,可后来女朋友纷纷跟有钱人跑了,才发现,其实,物质是第一位的。而且,这个世界貌似只有物质,并没有精神。

后来,年过半百,阅尽世间名利虚幻,我们才明白,其实,精神真是第一位的。

没有精神世界的人,不过行尸走肉,哪怕像马云一样有钱。

例子就是海顿。海顿童年坎坷蹭蹬,差点连肉体都不存,可他的音乐(精神)却纯净悠扬,幽默诙谐,充满大自然优美风光,丝毫没有童年苦难的痕迹。他对音乐的热爱,对人生、世界、自然的豁达和他的乐观坦然使他的音乐充溢健康、质朴、 幽默和轻松。他的音乐风格源于维也纳民间音乐,清新明快的旋律、简明清晰的和声、合理匀称的结构、别出心裁的细节、力度对比的出人意料和不规律的节奏等等,在在与众不同,既不同维也纳古典乐派前后的作曲家,也与莫扎特和贝多芬截然不同。

不久,偶然相识的宫廷诗人梅塔斯塔奇奥引荐海顿拜见意大利作曲家波尔波拉。为让波尔波拉收留自己,海顿给他看门、提水、送信、擦皮鞋,不要工资!波尔波拉被感动了,他不仅精心教海顿音乐理论、歌唱、作曲和意大利语,还把他介绍给一个西班牙人当家庭音乐教师。

正是在波尔波拉这里,海顿研究了巴赫的《试论键盘乐器的正确演奏法》及富克斯的《作曲津梁》。他经常跟随波尔波拉出入贵族社交圈,慢慢混了个脸熟。1754年,海顿开始为维也纳宫廷作曲挣钱,到狂欢节还进皇宫当编外演员,封斋期皇宫乐队需要替补歌手他也去,总之,他就是一个满城跑的维漂音乐杂役。同年,他开始教10岁的玛丽安娜·马丁内斯弹钢琴。海顿住在她家,以学费抵房费,省下好大一笔开支。

后来,马丁内斯成为著名钢琴家。

那时,海顿对马丁内斯家收留他感激涕零。

后来,马丁内斯对她的钢琴教授是海顿感激涕零。

所以,要善待每个人,因为,你今天赶出门去的人,可能就是海顿。

后来有一次海顿接受芬伯格男爵邀请去他乡村别墅演奏弦乐四重奏,一鸣惊人,男爵把他推荐给喜爱音乐的莫赞伯爵。1757年海顿前往比尔森附近的卢卡维奇城堡出任莫赞家族乐队指挥。顺便说一句,比尔森是世界啤酒发源地,所以世界最古老的啤酒是比尔森啤酒,并非德国或丹麦啤酒。海顿在这里创作了他第一批交响乐、弦乐三重奏四重奏、嬉游曲等等。这些乐谱都是手写,没有印刷,就是说,海顿写这些乐谱,没挣到钱。

但是,这依然是流浪儿海顿人生中第一份固定工作,他在这里找到了饱暖。饱暖之后,28岁的海顿开始思爱情。正好此时他的朋友、来自汉堡的假发店老板凯勒请海顿教自己女儿约瑟芬音乐。

顺理成章,海顿拜倒在约瑟芬裙下,不久即向美女学生求婚。

这要是现在,老师就分分钟上网搞成悲剧了吧?

海顿求婚也以悲剧收场,但不是因为上网,而是因为颜值。海顿身材瘦小,长长的鹰钩鼻,满脸的天花疤,颜值跟才华截然相反。约瑟芬很钦佩海顿的才华,但是,也只钦佩他的才华。攻其不备在孙子那里是好兵法,在美女那里通常预后都很烂。果然,海顿表白还没结束,约瑟芬就宣布自己宁可进修道院也不愿嫁给海顿。这话越想越令人绝望:约瑟芬的意思是,即使世界上只剩海顿一个男人,她也不愿意嫁给他。

海顿后来被英国人称为“音乐莎士比亚”。不知道海顿有没有读过莎士比亚,但那时肯定不知道莎士比亚的他肯定天天都在问自己“生存还是死亡?”

列位看官,千万不要相信“郎才女貌”这种鬼话。说到底这个世界是看颜值的。才华如果不是排在第一万位,也是排在第一百位。

昭告全世界准备向美女告白的少年及老年,要想速胜,只有“郞貎女貌”或“郎财女貌”。

其后并无第三条路。

其实颜值不高的海顿,并非不解风情的音乐呆子。向约瑟芬求婚失败后两年(1759),他有天坐在羽管键琴(钢琴)旁边,美丽的莫赞伯爵夫人靠近来看乐谱,脖上围巾忽然散开,海顿后来说:“我大开眼界,忘了演奏,手指头粘在琴键上。‘怎么了海顿?你干吗呢?伯爵夫人娇嗔。我恭敬回答:‘尊敬的夫人,秀色当前,岂能无动于衷?”

伯爵夫人大为开心。

当然,大解风情也是两年后的事儿,海顿被约瑟芬拒绝当时却生不如死。凯勒不仅是好朋友,而且是个推销技术超强的父亲。他听说后并未去说服约瑟芬,却转而向海顿推荐长女玛丽亚,论据非常有说服力:“不都一样吗?不过大了两岁而已”。

囊中羞涩、感情空窗、深陷失恋绝望的海顿无法抗拒。1760年11月26日,海顿在维也纳施台芬大教堂迎娶凯勒长女玛丽亚。

海顿后来才知道上了岳父的大当。

玛丽亚,这个与耶稣妈妈和他自己的妈妈同名的妻子,比他大了3岁。

但是“大当”并非指的3岁,对婚姻而言,年龄真不是问题,结婚10年,谁还在乎老婆的年龄?而且现在还流行姐弟恋呢。问题是,假发店老板的长女玛丽亚跟温柔美丽喜爱音乐的妹妹约瑟芬完全相反,她不仅对音乐一窍不通,而且非常鄙视赚不到大钱的音乐。她体格强壮,举止粗鲁,嗓门高大,骄横任性,经常歇斯底里地毒骂海顿,还把海顿呕心沥血写出的乐谱拿去擦桌子、包点心,甚至卷头发(此乃德文资料所述,非我创作,因为我根本想不通为什么卷头发要用乐谱。哪位美女知道跪求指教)。所以,列位看官,古典音乐大师,其实当年就是民工,巴赫的乐谱还经常被市场小贩拿去包鱼呢。当然,那是市场小贩的错儿。

无论如何,对自己的婚姻,当时的贫穷海顿无疑是失望的。他说:“在妻子心里,我只是一部赚钱机器而已。”婚后海顿没钱买名画装点卧室,就把自己创作的24首卡农乐谱挂在卧室。有天玛丽亚又大声抱怨说,如果海顿突然挂了,家里连埋他的钱都没有(所以,葬礼上订唱诗班是很贵的!)。海顿只好说:“把那些卡农给出版商,我肯定它们足以支付一个体面的葬礼。”

虽无明文记载,但玛丽亚一定嗤之以鼻。

今天,海顿一首卡农乐谱,像我这样的胖子,大概够烧个十个八个的吧?

可是,海顿的音乐当时卖不出钱。玛丽亚是狂热教徒,经常邀请牧师和教徒到家中讨论上帝。他们家又不是皇宫,地方逼仄,这些伟大的宗教讨论经常搞得海顿无法创作。玛丽亚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为什么要创作?音乐能赚钱吗?

经常指出家里没有钱埋葬对方,肯定不是经营成功婚姻的妙方,而不让音乐家创作,其实比杀了他还恶劣。没有作品的“著名音乐家”,可能只有当今中国才存在。所以,海顿对玛丽亚的形容词有“恶妻”“悍妇”和“恶魔”,甚至说她是“地狱里的禽兽”。

认真研究,天降大任于斯人也,除了夺其手机之外,砸其iPad之外,必配送悍妇。

比如苏格拉底。他就没手机,而且他说过:“无论你选择结婚还是选择不结婚,你都会后悔。”他本人肯定是后悔的。不过,站在女性的立场上看,他天天站在雅典菜市场跟人辩论,从没想过去抢银行给太太买包包,如何赢得太太的尊敬?所以,他老婆珊提佩几乎没有一天不骂他。有一次她又在家里二楼臭骂苏格拉底,苏格拉底默不作声,珊提佩找不到对手,吵架无法继续,暴怒加倍。苏格拉底见她无法理喻,只好站起身来出门躲避。珊提佩一肚皮毒火无发泄处,在二楼提起一桶水就浇在刚出门的苏格拉底脑袋上。

苏格拉底抬头看看艳阳天,说:哦,下雨了。

然后,他,就,走,了!并没有到厨房拿把菜刀冲上楼把珊提佩脑袋切下来。苏格拉底没切老婆脑袋是有原因的,他自己解释过:“如果你娶到一位贤妻,那你将得到终身幸福。如果你娶到一位恶妻,那么恭喜,你将成为哲学家。”

西方哲学万代宗师苏格拉底,其实是悍妻珊提佩炼成的!

所以,我修改苏格拉底的话为:无论结不结婚,你都不会后悔。

当然,海顿与妻子关系恶化是后来的事儿,婚后前几年貌似还是可以的。不过,玛丽亚肯定并非“旺夫命”,因为他们结婚不久,莫赞伯爵就因缺钱解散乐队,海顿结婚不久就失业了。

只是,此时的海顿已非吴下阿蒙。当时奥匈帝国最有权势的家族是埃斯特哈齐家族,该家族大家长保罗·安东·埃斯特哈齐公爵早已耳闻海顿才华,1761年,29岁的海顿离开维也纳前往埃斯特哈齐宫廷出任副乐长,5年后乐长韦尔纳去世,海顿升任乐长。

对海顿而言,埃斯特哈齐就是他这艘流浪舢板幸福的港湾。一直颠沛流离、手停口停的海顿,终于在这里找到了安稳的生活、优厚的薪水,这个曾经被人用绳子拴着给人家看门的贫困孩子,现在居然有了自己的女仆。保罗·安东公爵与继任的尼古拉斯一世非常欣赏海顿,经常来听他指挥演奏,而且为了随时欣赏他的音乐,到哪里都带着海顿:家族所在地埃森施塔特,离维也纳50公里;该家族在维也纳的冬宫;以及现匈牙利境内的埃斯特哈扎新城堡。

不过,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女仆,但宫廷音乐家说到底还是公爵的仆人,认真说就是“宫廷戏子”。海顿和仆人一起吃住,每天身穿绣金花背心,白色长筒裤袜,头戴假发,脸搽香粉,午餐前恭候客厅,等待公爵分派当天工作,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公爵命题完成作品,还要迎合公爵口味,否则即遭斥骂。而且,创作的一切音乐作品都归公爵家族所有。举个例子,进入埃斯特哈齐宫廷之后,海顿按照保罗公爵的口味主要创作器乐,写了很多交响曲、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和教堂音乐等等。后来保罗公爵病逝,其弟尼古拉斯一世即位,斥巨资兴建豪华歌剧院,1776年落成。从这一年开始,海顿大量创作歌剧,而且,为迎合喜爱演奏巴利东琴的尼古拉斯一世,海顿还创作了大量的巴利东曲。

创作任务繁重,还要监督乐队纪律、看管乐器、给新人上课、提高乐队水平等等,所以,海顿疲于奔命,有一年2月到11月中9个月的时间他们就演奏了150场!对此,海顿有段著名的话:“我坐在我的荒野里,几乎没有人类和我在一起,痛苦莫名……最近几天我不知道我是乐长还是剧场检票员……经常做奴隶是很可悲的。”这种心情,在海顿1768年至1772年间创作的3组18部弦乐四重奏中体现无遗。

音乐家现在是天之骄子,坐着奥迪到处赶场,但在那个年代,他们就是王公教堂的仆人。直到格鲁格和贝多芬,音乐家才真正开始独立于王公贵族和教堂。

有没有听说过贝多芬的这段话:

“亲王殿下,您之所以成为亲王,是因为您生为亲王,而我是靠自己的才华和刻苦才成为音乐家的。您要知道,世界上的亲王有千百个,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这就是贝多芬为什么伟大。

这就是为什么贝多芬能在音乐上超越自己的老师海顿。

音乐能展现你的天才,但伟大,只能来自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人格。仅有天才不能达致伟大,就像长得漂亮,并不能让你成为青史留名的梁红玉。

人人都说“富贵不能淫”,但真正没被淫过的,全世界都算上,其实并没有几个。海顿,肯定不属于他们之列。但是,虽然只是为公爵一个人服务,但海顿的勤奋和天才却无法阻挡。在埃斯特哈齐宫廷海顿创作了他的绝大部分管弦乐、室内乐、歌剧及宗教音乐。

海顿教会我们,勤奋,确实就是习惯。

而且,天道断然酬勤。

海顿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勤快地工作当然是为了讨好公爵,但结果却是大批优秀作品接二连三问世,声名也随之越过高高的宫廷围墙流传到世间。从1764年起海顿的作品先后在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地出版(就是说有稿费了),其中包括他在1785—1786年之间应法国出版商订购为巴黎“奥林匹克凉廊音乐会”所作的6部《巴黎交响曲》(No.82—87)和最早为合唱版本的《救世主十字架上临终七言》(1786),这些作品和后来的《牛津交响乐》(No,92,1789)等已体现出海顿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开山祖师的独特风格。

颠沛流离的童年与多年的仆人生活练成圆润温和的海顿,慈祥和气的他公正、廉明、亲切,赢得了乐队的心,大家都昵称他“海顿老爹”,其实这个老爹才29岁。不过,海顿的好脾气显然不是装的,因为,直到他77岁驾鹤西游,绝大部分认识他的人都称他“海顿老爹”,甚至,到英国后,连英国朋友送他的鹦鹉,也一口一个“老爹”(Papa)。然而,脾气好,并不等于你自动讨所有人喜欢。海顿老爹差点成为身败名裂的刑事犯。

事情是这样的:海顿在埃斯特哈齐家族工作时创作了《D大调第2号大提琴协奏曲》,但当时这个乐团中还有大提琴家安东·克拉夫特(Anton Kraft,1752—1820),海顿去世后,他儿子尼克拉斯·克拉夫特跳出来说这部作品真正的作者是他爹,海顿是骗子。然后轩然大波,经久不息,因为海顿去世,又不能从坟墓中跳出来反驳,于是变成音乐史上的罗生门。后来有学者找到1806年奥芬巴赫安德烈出版社出版的该曲乐谱,上面标明“J.海顿作曲的大提琴协奏曲,据作者原始手抄乐谱印刷”,后来,海顿手稿也找到,海顿这才算洗清刑事犯罪嫌疑。这部手稿现存维也纳图书馆。这首51岁海顿创作的世界名曲至今仍经常演奏,其明快的形式和委婉的旋律线条展示了纯粹的华丽古典,曲中大提琴运用复音奏法,技法高妙,旋律优雅明亮。该曲与鲍凯利尼的名作《降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并列古典大提琴协奏曲经典,并与舒曼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和德弗札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并列世界“三大大提琴协奏曲”。

此时的海顿,有钱有权有势,谙熟人情世故,脾气温和,待人圆润,正是典型的成功大叔。

而且,婚姻并不顺利。

于是,跟绝大多数大叔一样,海顿遇到了他的萝莉。

公正地说,海顿老婆玛丽亚脾气不好,并非海顿出轨的合法理由。结婚30年,老公所有恶习和缺点了如指掌,有几个老婆脾气依旧好?例如,我就见过全中国至少列前十的编辑经常被老婆骂。

但是,问题是,玛丽亚从根儿上看不起海顿的音乐。

海顿以此为理由出轨,当然不能说正确,但我可以理解。

而且,海顿与玛丽亚的婚姻还有一个硬伤:

他们没孩子。

其实没孩子也没啥。北京城里还有很多打死不想要孩子的丁克呢。

问题是,海顿超级喜欢孩子。他非常渴望有自己的孩子。现在大家都知道有没有孩子经常取决于男方。可在那个年代,大家都认为是女方的问题。而且,后来的故事也貌似证明,确实是玛丽亚的问题。

当然海顿也不应当出轨。我的意思只是,他的出轨不仅仅因为玛丽亚脾气不好。

总之,这时的海顿老爹遇到了埃斯特哈齐合唱队的意大利演员薄露佳。年方19的薄露佳已嫁作人妇,但他们显然一见钟情,而且显然并非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传说薄露佳的儿子安东就是海顿的孩子。虽然没有足够的书面证据支持,但海顿对薄露佳的呵护让我相信,是。

薄露佳丈夫过世时海顿致信她说:“我们长久期待的时刻好像已经来到!……只要有两双眼睛永远闭上,我们盼望已久的时刻即可到来,如今,其中一双已经永远闭上了,那么另一双呢?不知上帝的旨意如何?”

老牛吃嫩草,还希望身边的老母牛眼睛永远闭上,还希望上帝来帮忙,这事儿不由分说,指定是老牛的错啊!

可是,嫩牛也喜欢吃嫩草哇。

谁见过喜欢吃老草的嫩牛?把姓名告诉我一下呗。

总之,薄嫩草让海老牛签下文书:“将来海顿原配夫人过世后,除薄露佳外,海顿不得娶其他女子为妻。”

并没有规定薄露佳必须得等海顿来娶。

典型霸王合同啊!

海顿签了字。

单凭精神恋爱,可能百分之九十九的男人不会签这个字吧?看官须知,穷孩子海顿此时已非穷人,他跟亨德尔钱多到可以收集艺术品,遗产中就有很多铜版雕刻,其中140幅是在伦敦买的。就是说,其实,现在,有了钱的他,其实颜值已经大大上升了。

然而,他签了字。

很多年之后(1800),上帝终于伸出手来:玛丽亚在维也纳郊区巴登疗养时去世。

然而,薄露佳却并没有按这个霸王合同嫁给海顿。她嫁给了其他人。

为什么?我没查到。

但是,对于薄情的薄露佳,海顿依然有情有义,他年迈重病缠身后写下50条遗嘱,第33条即:为资助曾任埃斯特哈齐宫廷歌手的露伊莎·鲍杰里夫人(薄露佳),她在世时每年致送维也纳币150格尔登。我去世后,遗产中抽出3000弗洛林的百分之五作为支付政府公债之用,以保证鲍杰里夫人的终身请求权。”我没弄清这个“终身请求权”是啥意思,但显然是保证薄露佳能得到政府救济的意思。海顿其后又提到,如薄露佳坚决要求依照18年前与海顿所签合约履行,那么该合约仍具同等法律效力。即是说,这时的海顿仍想依约娶薄露佳为妻。

如果薄露佳不是他孩子的妈,哪个男人会这么慷慨?

而且,海顿过世前3天又在一份文件上签字:“在文件上签名的我,若再娶妻,除露伊莎·鲍杰里以外绝不娶其他女人。如我保持单身,那么我死后将如约给予露伊莎·鲍杰里终身年金维也纳币300格尔登。”他那时身体已经很差了,应当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其实并无“若再娶妻”的可能。所以,这份儿文件的重点,是“我死后”的那“300格尔登”。

但是,薄露佳仍然没有嫁给海顿。

海顿去世后,她倒是按年领取这300格尔登。

大叔确实大叔,萝莉却不怎么萝莉。这个大叔爱萝莉的最后结局,是薄露佳过得并不好。1832年有人见她在匈牙利一个农庄中过着贫穷的日子。

有道是情场失意,赌场得意。失败的婚姻建立之后21年,1781年海顿在人生的大赌局中捞了一票——他赢得了他一生最伟大的朋友莫扎特。

这是世界音乐巨匠史上最华丽的乐章之一。

海顿敏锐地发现了莫扎特的天才。他很早就向莫扎特父亲断言他儿子将是天下不世出的大作曲家。看官须知,海顿年长莫扎特24岁,莫扎特出道时海顿早已名满江湖,论辈分可称莫扎特师祖。

他根本没必要通过莫扎特提高自己的江湖地位。他确实只是喜爱莫扎特的天才。海顿对莫扎特的欣赏,最鲜明地体现在交响乐上。

看官须知,世界音乐史上,海顿的功绩,最主要就是“交响乐之父”。

其实,这跟说亨德尔是“清唱剧之父”一样,也不完全准确。因为,交响乐并非海顿开创,有很多先行者,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巴赫与第二任太太的儿子,在伦敦成名,音乐史称“伦敦巴赫”)和莱奥波德·莫扎特(莫扎特父亲)都对交响乐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18 世纪欧洲正处于伟大的启蒙运动,海顿18岁时巴赫去世,标志着亨德尔与巴赫代表的巴洛克复音音乐结束,音乐史进入石破天惊、才气横溢、巨作迭出、高山仰止的“维也纳古典主义”主调音乐。

开创这个伟大的音乐时代,历史选择了海顿。维也纳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正是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

而且,莫扎特与贝多芬,都算海顿的学生。

维也纳古典音乐讲究对称,它的思想源于古希腊美学,注重曲式的调和与旋律的优美,和声单纯直接,节奏鲜明。维也纳古典音乐催生了古典主义奏鸣曲、协奏曲、室内乐等一系列全新的音乐形式。

包括交响乐。

看官须知,海顿之前,欧洲音乐其实主要是教堂和王室的玩物,所谓“轻音乐”,即找几个乐师奏乐给达官贵人听,供他们饱食之后消化食儿。民间音乐那时还属于草莽。是海顿让音乐不再“轻”。是海顿让音乐获得了质量。

典型的例子就是交响乐。把音乐捏合成独立于天地之间的交响乐,由亨德尔开始,但真正锻造成型,是海顿。贝多芬与肖斯塔科维奇的雷霆万钧,都起于海顿的青之末。

海顿开始创作时,交响曲与同期的曼海姆乐派和北德乐派一样,不仅使用哪些乐器不一定,连到底有几个乐章都不一定,奏鸣曲式内部的逻辑结构也未成熟。海顿当时的创作过程跟巴赫很接近:早上写,晚上就演出,演出后就往抽屉里一扔,明早再写第二部,晚上再演出……他甚至为乡童写了一部《玩具交响曲》。

看官须知,公认最伟大的交响乐巨匠贝多芬,只有9部交响曲。

海顿早期交响曲的乐章也不固定。1764年的《降E大调交响曲》(哲学家,作品22号)采用巴洛克教堂奏鸣曲形式,以慢速柔板打头,是4个乐章;22年后(1786)的交响曲(作品26号)跟C.P.E.巴赫(巴赫第二个儿子,在柏林成名,史称“柏林巴赫”)作品一样,是3个乐章(两个快板乐章间以一个小调或平行调行板乐章)。他有的交响曲还是5个乐章,类似古组曲或帕尼塔。到1760年代初期的3部交响曲《晨》《午》《晚》(No.6—8,这些名字是海顿自己定的)才确定4个乐章。但它们类似早期曼海姆乐派或维也纳作曲家蒙恩的4乐章交响曲,内部并没有逻辑严密与匀称平衡的关系。

1791—1792和1793—1794的两次英国之行让海顿受到亨德尔重大影响,开始向大众口味看齐,大量借鉴奥地利和克罗地亚民间音乐,而这大大加强了作品稳定性,尤利于展开结构宏大的作品,其代表作,即集海顿音乐大成的12部《伦敦交响曲》。《伦敦交响曲》为交响乐奠定万世基础,不仅全为4乐章,且每个乐章曲式已经确定: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分呈示部、发展部与再现部。

第二乐章: 抒情的行板、慢板或广板,是全曲最慢的部分,常用奏鸣曲式或主题与变奏形式;

第三乐章:带有民俗色彩的小步舞曲;

第四乐章:快板或比第一乐章更快的急板,常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

这个框架“快板—慢板—小步舞曲—回旋曲”从此成为交响曲世界标准。

交响乐确非海顿发明。不过,他为交响乐奠定了万世标准。

因此,称海顿为交响乐之父,虽不准确,但也并无不妥。

海顿创作交响乐,说到底也还是为达官贵人服务的结果,因为埃斯特哈齐公爵家族特别喜欢交响乐。这里故事很多,例如他脍炙人口的名作《告别交响曲》。

话说尼古拉斯一世公爵继位后规定乐团成员不得与家属同住。1772年团员们实在想念家人,纷纷向海顿老爹陈情。海顿当场落入典型的“中层陷阱”:既不能反驳老板,又不能得罪辛苦的职员——你作曲随便如何精彩,最后要把曲子奏出精彩,还得靠他们啊!

海顿对此事的处理,可为全世界所有“中层”楷模。所以,搞管理的也应当读一下海顿。

他创作了一部交响乐,邀请尼古拉斯一世公爵来听。

前3个乐章一如往常,但到了第4乐章,按海顿乐谱,乐手们演奏完自己那个部分后即一个接一个静静地离开舞台,最后只剩下两名孤单的小提琴手疲倦而寂寞地结束乐曲。台下宾客大奇,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但尼古拉斯一世却明白了。他下令休假,让团员们与家人相聚!

这部交响乐本无名字,却完美展现海顿的温润、机智和幽默。

后世于是为其冠名《告别交响曲》,遂成世界交响乐名曲,大乐团必备。

因此,交响乐,对于“交响乐之父”海顿而言,正是专用卧榻,岂容他人酣睡?

可是,莫扎特横空出世,他的强项正是歌剧与交响乐。他还就在维也纳。

于是,交响乐之父海顿挥刀自宫,放弃交响乐创作!并大力举荐莫扎特。他这个伯乐不仅发现千里马莫扎特,而且还为莫扎特跑得更好干脆改换跑道。

我书读得少,真不知世界音乐史还有没有第二个这样的大师。读者如果知道,诚请提点。

因此,研究海顿的人,通常把他的作品分为“前莫扎特时期”和“后莫扎特时期”。就好像我们现在说“公元前”。其实这个“公元”,指的是“耶稣出生那一年”,所以“公元”准确的翻译应为“耶诞”。

选用历法,于一个国家而言并非小事,历朝历代都有人为此掉脑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天宣布使用“公元”,其实已经宣示了与西方无缝接轨的决心。

所以,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其实正是对毛泽东最靠谱儿的传承。

莫扎特能睡到海顿的卧榻,其实不光因为声气相通,还有同一黑社会背景:他们都是共济会员。1785年2月11日海顿加入维也纳共济会“兄弟同心”,莫扎特当天没出席,因为那天正好有他爹莱奥波德的音乐会,他作为儿子必须前去捧场。

但是,莫扎特早就是共济会员。

我就是没查到,海顿加入共济会,是不是莫扎特煽动的。

Well,啥子是共济会?

共济会本意“独立资深石匠”(英语:Free-Mason,全称“Free and Accepted Masons”),是欧美流传最广的高级黑社会。这里的“石匠”指的不是在山里凿石头的石匠,而是共济会理想国的伟大建筑师——神。共济会目标是用共济会理念统治全世界。据《共济会宪章》(THE CONSTITUTIONS OF THE FREE-MASONS,传说1701年写成,出版于1723年)第一部《历史篇》,共济会起源于公元前四千年,那一年即“光明之年”(Anno Lucis,简写A. L.)。共济会员自称是《圣经》中该隐之后,通晓宇宙秘密,接收任何宗教的信徒,但拒绝无神论者。

共济会的“神”(造物主)来自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完全理性的工匠,而宇宙就是他的手工制品,人“只是神不完整的复制品”。共济会徽章由分规、曲尺和书本组成,前两者都是石匠常用工具。共济会没有教皇,只有会所和总会所,总会所之间完全平等。1717年6月24日是“圣约翰日”(圣约翰是共济会守护者),英格兰4个共济会会所成员齐聚伦敦圣保罗大教堂附近的烤鹅大厦(Goose and Gridiron Ale-house),成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共济会总会所——“英格兰第一总会”,选举塞亚为第一位总导师。

这一天,即近代共济会的开端。

黑社会全世界都有,四川的袍哥与上海的青洪帮都是,为啥子袍哥和青洪帮都没走向世界呢?原因很简单,所有的这些黑社会都在底层混,他们的主要成员是在正常社会找不到轨道的流飞,而共济会是高级黑社会,要加入共济会,你本身得是社会名流,我们熟知的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雨果、歌德、贝多芬、马克·吐温、柯南道尔、加里波第都是共济会员。共济会在上层社会影响发展迅猛,遂成天主教心腹大患,1738年,教皇克莱门斯十二世禁止天主教徒加入共济会,现在双方关系也一直不怎么样。希特勒还曾利用捏造文件指控共济会都是犹太人,意图控制德国和欧洲,屠杀约20万共济会员。

在美国而言,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和本杰明·富兰克林都是共济会员,富兰克林正是在法国共济会帮助下才说服法国加入美国独立战争,从而在独立战争中击败英国。此外,《独立宣言》56位签署者中至少有53位共济会员,包括托马斯·杰弗逊。1781年第一部美国宪法的签署者中至少有10位共济会员。乔治·华盛顿部下63位将领中至少有31位共济会员,历届美国总统,只有被暗杀的林肯及肯尼迪不是共济会员。

简直可以说:没有共济会,就没有美利坚合众国。

其他国家情况也差不多: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德国的弗里德里希大帝、英国的丘吉尔、现代印度国父尼赫鲁、现代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华人第一富豪李嘉诚等等,都是共济会员。现在全世界大约有600万共济会员,据说超过天主教徒。还有文章说世界经济完全掌控在共济会的手中……

海顿加入共济会,绝对是贫寒人生的一招儿妙棋。因为,1737年3月5日,乔治二世长子——英国皇储弗里德里希·刘易斯在伦敦“临时会所”加入共济会。次年,安德森就修改《共济会宪章》并题献给他。虽然刘皇储短命没能坐上王位,但其长子即后来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他与共济会关系非常好,之后的乔治四世、乔治六世、爱德华七世、爱德华八世,统统是共济会会员。因此,海顿加入共济会等于加入王家黑社会,自然不怕其他黑社会。

当然,海顿加入共济会,主要还是因为信仰,而音乐家的信仰,指定会体现在他的音乐中。莫扎特名作《魔笛》,其灵感即来自共济会神秘阴森的入会仪式,而且其中有大量的共济会象征。

海顿朝中有人,而且是朝中最大的人——皇帝。那海顿当然也要为皇帝做点儿什么。1797年,维也纳王室请共济会员、前耶稣会士哈什卡为身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创作颂诗《主佑弗朗茨!皇帝,吾民明皇弗朗茨!》。后来海顿访英,经常听到重大场合演奏英国国歌。再后来拿破仑法军在德奥战争中大败弗朗茨,海顿身在伦敦悲愤莫名,爱国之心爆发,于是取材奥地利民歌为此诗谱曲。1797年2月12日,奥皇弗朗茨二世生日,海顿在维也纳城堡剧院上演此曲献礼。跟海顿同名的弗朗茨皇帝本尊出席,一曲奏罢,帝心大悦,立刻钦定此曲为奥地利国歌,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结束,奥地利政体改为共和国,皇帝都没有了,此曲仍为国歌。第二年(1798)海顿将其扩充为《C大调四重奏曲》,其中第二乐章即改编自奥地利国歌,主题呈示后由弦乐四重奏的4种乐器诠释主题,各部和声沿此旋律线娓娓前行,其深刻与静谧之美,百听不厌。

此即“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的代表作《皇帝四重奏》。

这部作品的路至此并未走完。1841年德国诗人法雷斯雷本为此曲重新配诗《德意志之歌》。1922年,此曲成德意志帝国国歌。此后德国历经魏玛共和国、希特勒第三帝国,到今天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此曲仍是德国国歌。至今。

所以,德国国歌的作曲,是奥地利音乐家海顿。

就是说,虽然您不知道海顿,您很可能也是他的听众。

因为,德国足球队出场时,奏的就是它。

除了交响乐,海顿还被称为“弦乐四重奏之父”。在弦乐四重奏中海顿创立了著名的“对话原则”,即各声部像对话一样互相应答,既有清晰的旋律线,又有复调的立体美感。他经常跟莫扎特一起演奏弦乐四重奏,1782—1785年间,莫扎特专门创作6部四重奏,统统题献海顿,其中一部特意配合海顿刚完成的作品33号系列。莫扎特真诚地写道:“只有他掌握让我微笑、触及我灵魂深处的诀窍。”后来他还说:“只有海顿能那样玩笑戏谑与惊诧触动并行,让人开怀大笑却又情感深厚,而这一切在他却是信手拈来。”

海顿一生创作68部四重奏,重要作品可举1771年的作品20号、1781年的作品33号系列(6部)、1790年的作品64号系列(包括《云雀》)及1797年的作品76号系列(6部)。1781年海顿发表作品33号系列时曾宣布它们是“全新的另类”作品。罗森后来评论这些作品体现了海顿作曲风格的巨大转变,比如乐句间流畅的过渡、后句的主调非常自然地从前句衍生出来、陪衬部分娴熟地从主调部分发展出来,以及注重贝多芬说的“乐器完整性”。

事实上,这个“乐器完整性”、透雕风格和主题动机是维也纳古典音乐三大要点之一。这些在音乐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

一百多年欧洲器乐的蜿蜒溪流,终于在海顿这儿水到渠成,注成万年不敢逾越的雷池,后人只能望之兴叹,连莫扎特这么狂狷的人都说:“从海顿那儿我才第一次学会了写作四重奏的真正方法。”

其实他俩个性截然不同:海顿踏实温和,有条不紊,而莫扎特是典型大天才:才气纵横,下笔千行,但个人生活一团乱麻。这两位奥地利最伟大的音乐家年龄悬殊,个性迥异,连师徒名义都没有,却惺惺相惜,跨越N条代沟,一拍即合,忘年神交,堪比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友谊——歌德与席勒。

相形之下,海顿与贝多芬的关系顶多算温暾水,贝多芬性格刚烈,激情如火,怒发必冲冠,跟温文尔雅的海顿气场格格不入。

其实,跟莫扎特不一样,贝多芬还算是海顿入门弟子。1792年7月海顿在波恩郊区听了21岁的贝多芬演奏,大为赞赏,当场答应贝多芬第二次前往维也纳修学时拜他为师。可后来两人关系相处不睦,性格温和的海顿老爹甚至不愿贝多芬在作品上签称“海顿弟子”。

他们实际上最后算不欢而散。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三个名字,是世界音乐史上最辉煌的乐章。

但是,这并不代表这几个乐章的每一个音符都那么和谐。

除了交响乐与弦乐四重奏,海顿还可称“钢琴协奏曲之父”和“钢琴三重奏之父”。当然,早期古典派如柏林巴赫对钢琴协奏曲也有重要贡献,海顿也承认他对自己影响很大,但海顿毫无疑问是钢琴协奏曲的规则制定者。他还将奏鸣曲从原来简单的“两步式”变得精巧灵活,创立了两个主题的奏鸣回旋曲,第一个将赋格和对位法引进古典音乐,等等。海顿音乐主要特点即乐曲开始主题简单,但非常迅速地扩展成宏大壮丽的结构,特别典型的“风起于青之末”。这一风格强烈影响了莫扎特和贝多芬,特别是贝多芬,他的早期作品冗长松散,但师从海顿后他迅速得到了海顿的真传,典型例子就是《命运交响曲》开头“命运的敲门”及其后主题的发展。

因此,虽然海顿貌似不太同意,但贝多芬确实是他精神的传承。

不过,海顿的呈示部与莫扎特和贝多芬明显不同,后两者都有一个用来对比的“第二主题”,而海顿通常重复前面的主题或其变奏,而且经常在再现部将主题的顺序打乱。

海顿的协奏曲中,《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非常有名。

这里有个小故事:海顿作品目录中载有《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但二百多年都没找到原稿,直到1961年,捷克音乐家奥德吉契·蒲尔克特在布拉格国立博物馆的拉德宁文库中发现了大提琴家怀格尔的手抄分谱,经研究确认是海顿作品。他研究后认为这部作品是海顿专为怀格尔所写。1962年5月19日此曲于“布位格五月音乐节”首演,萨德罗独奏,轰动天下。

因为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没写过大提琴协奏曲,所以这部海顿名作即维也纳古典音乐大提琴协奏曲代表作,曲中管弦乐与大提琴独奏交辉绚烂,悠扬的大提琴独奏在弦乐伴奏下温柔前行,然后转为热情轻快,曼妙动人不可方物,大提琴独奏精彩活跃,有辉煌的巴洛克协奏曲余韵。

如果你还不认识海顿,那不妨先来听听《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你一定会成为海顿的信徒。

随着海顿作品的流传,他的名声迅速超越奥地利国界,巴黎伦敦等地开始出版并演出海顿作品。而同时,尼古拉斯一世公爵却重病缠身,1790年病故。继位公爵对音乐不感兴趣,下令解散乐队,只保留了海顿的头衔与薪水。

这一年,海顿已经58岁。这时欧洲人平均寿命也就四五十岁,58岁的高龄海顿,退休回到维也纳颐养天年,算公爵家族格外开恩。

如果一般人,就四处旅游,吃吃喝喝,挑逗萝莉,享福去了。

可是,海顿并非一般人。他的退休,却是他纵横欧洲音乐江湖的开始!

他回到维也纳不久,在伦敦发展的德国音乐经理人所罗门邀他前往伦敦加入其新组建的交响乐团,约定海顿写12部交响曲,报酬丰厚。1790年12月15日海顿启程。临行前夜朋友饯行,莫扎特试图挽留海顿说:“老爹,你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而且你根本不会说英语。”去意甚坚的海顿说:“是啊,不过,我的语言全世界都能听懂。”全场依依不舍,饯行持续了很长时间,临别时大家都流了泪,莫扎特说:“这说不定是我们今生最后一次说再见。”

一语成谶,第二年,比海顿年轻24岁的莫扎特英年早逝。海顿从伦敦回来,迎接他的已经是一个没有莫扎特的奥地利。

与莫扎特的道别情极悲伤,旅途也并非风平浪静。看官须知,当时并无飞机,从维也纳到伦敦旅程漫长,海顿走了整整18天,1791年1月2日才抵达伦敦。这是海顿生平第一次坐海轮,在多佛海峡遭遇狂风暴雨,大家担心地去探望年近60的海顿,却发现他的舱房空空如也。大家吓了一跳,四处寻找,最后发现他独立船舷对天狂笑,全身在风雨和海浪中湿透。

全体大奇:不就坐个船吗?至于精神失常吗?

回舱房换衣服坐下,海顿给大家讲了为什么。

1752年春,20岁的海顿第一部歌谣剧《驼背恶魔》在维也纳凯伦多纳德歌剧院上演,脚本作者是歌剧院经理菲力克斯·古鲁兹·贝纳顿,他的剧本描写了海上暴风雨。但是,其实,他与海顿都没见过海,遑论海上暴风雨。于是他俩只好到处打听,有人回答说:“海浪像山一样越来越大,然后沉入深谷,接着又冒出来,再沉下,这样起起伏伏。”海顿跟贝纳顿听完之后大眼儿瞪小眼儿,依然不得要领。后来海顿坐到竖琴前张开双臂狂拨琴弦,那人听了大叫:“就是这个!”张开双手拥抱天才的海顿。

曲倒是作完了,演出也颇为成功,可海顿依然不知道什么是“海上暴风雨”。

39年后的今天,他终于见到海上暴风雨!

怎能不仰天长啸!

而且并没有啸完就算了。伦敦之行后海顿创作了伟大的清唱剧《创世纪》,其中“D大调咏叹调”即描写巨大的海浪涌动,悬崖从海中突兀地冉冉升起。海顿把乐谱给一位朋友看,一边笑言:“看看这些音符像不像波浪?上上下下,上上下下。瞧,还能看见山!在一本正经这么久后,我总得给自己找点乐子吧?”

后世英国变成德国的死敌,但18世纪显然英国对德国文化很有兴趣,因为英王乔治一世本来就是渡海而来的德国人汉诺威选帝侯盖奥尔格。所以,与亨德尔一样,海顿在英国也大受欢迎,被誉为“音乐莎士比亚”。他为所罗门创作的12部交响乐总名《所罗门交响曲》,后称《伦敦交响曲》,其中包括著名的《惊愕》《鼓声》《奇迹》《军队》《时钟》与《伦敦》,这是海顿最后一批交响曲,也是他奠定交响乐万世规则的杰作。其中的《惊愕交响曲》本名《G大调第94交响曲》。

那么,它为什么被冠名《惊愕交响曲》呢?

这里面也有个故事。

当时在伦敦,经过亨德尔的辛勤开垦,交响乐已经蔚为时尚。

世界上任何东西,只要一成时尚,基本就进入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名利场,土豪横行,贵族霸道。当时伦敦很多士绅名媛来听交响乐,并非因为他们真的喜欢或是明白,而是因为这“非常高雅”。这些峨冠博带来到音乐厅,男的人人以社会主流自居,拿杯香槟指点江山,女的个个自认艳压群芳,搔首弄姿,叽叽喳喳议论对面那个娇艳贱货的帽子如何不正宗,连音乐开始也不停止,甚至吃零食或织毛线,经常搞得大家连音乐都听不清,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北京戏园子里面的景色。可是,就是这些货色出得起大价坐在显赫的位子上。不过,有钱买不到高雅,更买不到对音乐的了解,因此,通常这些货色在第一乐章快板时就昏昏欲睡,第二乐章慢板,对他们而言更等同催眠曲,经常放眼望去睡倒一片,有的脑满肠肥,能当场呼噜震天。可怜那些真正喜爱交响乐的人,通常却只能买最便宜的票,坐在看不全乐队的歪斜角落里伸长脖子听。

顺便说一句,这个状况到今天改观也并不是很大。我2000年去维也纳开会,顺便听了《魔笛》,就是买的站票,跟一大群学生站在最后面,听完差点虚脱。

作为音乐家,海顿当然对此不满意,然而他并不像贝多芬那样怒发冲冠。

他创作了这部交响乐。

音乐开始,第一乐章由舒缓的前奏引出主题,然后是欢乐跳跃的气氛,标准的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题平静优美,十分适合胃袋饱满的高雅士绅名媛们进入梦乡,于是大家理直气壮地纷纷睡去,可是,在一个很安静的小结尾,整个乐团突然爆出巨响和弦,还加上定音鼓猛烈的一槌,绅士小姐们美梦秒渣,心跳出口,张皇四顾,既不知自己是何人,更不知今夕是何年。等他们抹去眼屎定睛一看,海顿微笑着还在台上指挥,音乐仍在继续……

从此,这部交响曲被称为《惊愕交响曲》。

《惊愕交响曲》是海顿幽默机智的铁证,也是世界乐坛的一段佳话。

诗如其人,乐何尝不如其人?洞悉世间人情的海顿老爹笑对人生,他的幽默并非只体现在《惊愕交响曲》中。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响在海顿其他作品中也能找到,例如四重奏作品33号系列的第二部和作品50号系列的第三部或三重奏作品50号系列的第一部。

海顿在欧洲音乐史上有个贡献跟亨德尔一样,就是把音乐从王公贵族那里还给了老百姓。海顿晚年虽然名满天下,但始终把握住自己的定位:就是个仆人。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上流社会”,所以深得王公贵族青睐。德国著名作曲家瓦格纳多少带着俯视的意思评论海顿说:“他一生追求平静安逸的生活和力图保持受人敬爱的地位,所以他被看作是唯命是从、卑躬屈节的人。”

瓦格纳的意思是,他不是这种人。

维也纳古典音乐另外两位大师,莫扎特跟封建势力斗到早夭,而贝多芬更是以蔑视王公贵族、达官贵人而著称于世。与他俩不同,海顿没有拿音乐作为反抗精神压迫的武器,他认为音乐应当带来幸福与鼓舞。

套用欧洲史分法,海顿可算维也纳古典音乐中的“文艺复兴”。

而贝多芬,那是“法国大革命”!

海顿这个自我定位虽然没让他成为音乐革命家,却也让他跟人民群众站到一边儿。因为,无论在哪个文明,王公贵族,无论思想多么开明,客观上总是人民群众的对立面。贝多芬是从心里瞧不起王公贵族,他有意识地站在王公贵族的对立面,而海顿跟亨德尔差不多,他们非常心甘情愿地为王公贵族服务,可一旦进入创作,他们作为音乐家却自动地向人民群众看齐。

因为,从根儿上说,音乐跟王公贵族是对立的。音乐的本质决定它不能属于一两个人。

因此,海顿跟亨德尔是无意识地在音乐中站在了人民这边。但这无意识的一站,却意义重大。奥地利人民喜欢海顿的音乐,其实跟英国人民喜欢亨德尔的音乐一样,就是因为他们觉得:“他是我们的人。”即便从生活习惯上讲,海顿也更靠近人民。虽然在上流社会广受欢迎,但其实他空下来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打猎和钓鱼,而不是参加那些无聊的“上流聚会”。所以,海顿是个接地气的音乐家。

最接地气的,是他的小步舞曲。

正因小步舞曲接近群众,所以传说就特别多,例如,海顿差点因为自己的小步舞遭到群殴。

事情是这样的:奥地利作曲家迪特施多夫和海顿是幼时好友。一天晚上他们出去闲逛,发现一家普通小酒吧有群半醉半醒的客人正演奏海顿的小步舞曲。“我们进去吧!”海顿提议。迪特施多夫同意。走进酒吧,海顿坐在领奏的小提琴手旁边问:“这是谁的小步舞曲呀?”那人说:“海顿的。”海顿说:“这首小步舞曲真让人讨厌!”“谁说的?!”小提琴手暴怒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其他乐手也围过来,纷纷准备把手里的乐器砸在海顿头上。迪特施多夫身材魁梧,急忙用胳膊护住海顿把他推出了酒吧。

其实,即使脖子上挂着砸破的小提琴出来,相信那天晚上海顿也是超嗨的。

还有一个更著名的故事,是关于海顿著名的《C大调小步舞曲》。

话说一次一个宰牛的屠夫恭恭敬敬拜访海顿,说他的小女儿即将举行婚礼,请海顿给他写一首“世界上最美的小步舞曲”,稿酬从优。几天后海顿把乐稿交给他,此即典雅的《C大调小步舞曲》。屠夫千恩万谢走了。几天后,海顿正全神贯注埋头写作,窗外突然响起很大声的荒板走调的《C大调小步舞曲》,海顿纳闷儿地打开房门,迎面赫然站着一头公牛,牛角上还挂着金色彩带。

海顿定睛一看,公牛旁边站着那个屠夫和他的女儿女婿,他们恳求海顿收下这从优的稿酬—— 一头公牛,而一支由流浪艺人组成的乐队正在后面起劲地演奏《C大调小步舞曲》。

海顿笑着接受了这笔稿费。

从此,这部小步舞曲被称为《公牛小步舞曲》。

其实它的内容跟公牛没半毛钱关系。

海顿两次光临伦敦,荣誉与赞扬像雨点一样落下来。他跟当年的亨德尔一样,一跃成为纵横伦敦上流社会的大明星。一次音乐会中场休息,威尔士亲王将海顿正式介绍给国王乔治三世,国王用英文问:“海顿博士,听说您作品很多?”海顿说:“是的,陛下,很多,不过并不怎么好。”国王立刻打断他说:“噢,不,全世界都会反对您这么说的。”

海顿个子不高,满脸天花疤,可称典型反帅哥,因此当年求婚约瑟芬惨败而归。他的颜值经常背叛他自己,因为从未有人怀疑过海顿的天才,但却有人怀疑过海顿不是海顿。公爵夫人多恩非常喜欢海顿音乐,大费周章见到海顿,却对面前这个颜值跳水的中年男子大失所望,以致失声问道:“你真是海顿吗?”在21世纪,这种情况被广大网友总结为“见光死”。实际上,因为颜值确实太低,所以海顿在埃斯特哈齐家族成名后,画家为他画像时都只能费尽心机着重表现他的人格魅力,尽量避免写实他的外貌,其结果是欧洲绘画史上非常著名的笑话:现存于世的海顿肖像画,竟没有两张长得一样!

可是,如果有钱,颜值就会上升。如果有钱又有名,那社会就会以你的脸来定义颜值,不信者参见憨豆先生、赵本山,或王宝强。

海顿当时在伦敦有钱又有名,而且,还确实有才。所以,他赢得大批女粉丝疯狂追捧,心情大愉快,差点买房定居伦敦。有天他与英国女高音演员毕灵顿夫人一起用餐,餐室里挂着张肖像画,画的是毕灵顿夫人全神贯注倾听一位天使唱歌。海顿批评说,这幅画应该倒过来画,应该是天使听毕灵顿夫人唱歌。

结果,毕灵顿夫人芳容大悦,当场派送原味香吻一个。

海顿的名气大到请他吃饭变成伦敦社交界的轰动新闻。这个当年被维也纳施台芬大教堂一脚踢出门去、差点饿死的穷孩子,现在想请他吃饭都要排队,请到了要当成婚宴来办!这么说,还真不是往海顿脸上贴金。

举个例子:有一次海顿应邀去伦敦名人肖家里做客,进门发现不仅高朋满座,而且全场女宾包括肖先生妻子女儿头上都戴着一条三指粗的珍珠色缎带,上用金线绣着“海顿”。肖先生衣领上的精美钢珠也刻着“海顿”。这些东西,这么大数量,断非一天能够置办。为表答谢,海顿送给肖先生一个烟盒,结果几天后海顿再度拜访,发现烟盒里放满银币,盒盖上刻着阿波罗的竖琴,还有一行字“名人约瑟夫·海顿先生所赠”。

哪位朋友出去做客的时候享受过这个待遇?我做客送人家酒,指定过几天被喝完,瓶子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就在这次伦敦之行,海顿还与德国音乐家约翰·莎米耶尔·修雷塔的遗孀擦出火花。她跟贝多芬一样是海顿记名弟子,不一样的是,她给海顿写了很多情书。投桃报李,海顿也视为珍宝,居然一字不落地重抄了一遍!显然海顿对修雷塔夫人也心有戚戚。修雷塔夫人非常喜爱海顿的音乐,参加了海顿的每场音乐会。当时玛丽亚还未去世,海顿曾向朋友表示:若非有玛丽亚,他一定会娶修雷塔。

海顿在伦敦写了这么多交响曲,跟修雷塔夫人断然有关系。

1793年,两次英国之行结束,海顿回到奥地利,买下维也纳西边上风磨区下石胡同73号,多次装修后于1797年入住。

因为海顿,下石胡同走入世界音乐史。

因为清唱剧。

海顿自小生长于虔诚基督教家庭,音乐训练完成于维也纳施台芬大教堂儿童合唱团,当然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作曲不顺时往往拿起那串带十字架的念珠来捻。作曲结束,他都会在结尾写下“一切荣誉终归上主”。为埃斯特哈齐家族打工时海顿曾创作6部弥撒,1770年还创作过大型宗教康塔塔和清唱剧如《托比亚的归来》(1774)和《临终七言》等。

入住下石胡同之后,海顿写下了他最伟大的作品——清唱剧《创世纪》(1796—1798)和《四季》(1799—1801),还有弦乐四重奏系列最后9部,包括《皇帝四重奏》《五度四重奏》和《日出》。

此时海顿已年过六旬,已算垂垂老者,但他仍对未来充满憧憬,在一封信中写道:“在这美妙的艺术中还大有可为啊!”。

清唱剧《四季》文本源自苏格兰诗人汤姆森,充满海顿对四季时序、春夏秋冬、清晨傍晚这些“自由资深石匠”造物的赞叹,他用生动的音乐语言描绘暴风雨与晴空万里的自然界景象,真诚地赞美淳朴农民的日常劳动及他们对爱情的伦理观。

更重要的是《创世纪》。

《创世纪》,是公认的世界音乐史的璀璨瑰宝。

第一次访问伦敦期间,海顿观看了亨德尔《弥赛亚》的演出,当雷霆万钧的《哈利路亚》大合唱开始时,年近六旬德高望重的海顿泪流满面,突然站起来振臂高呼:“亨德尔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

全场英国人肃然起敬,这才意识到亨德尔有多么伟大。

海顿在英国得到英国诗人礼德勒的诗集《创世纪》,阅后很受感动,回维也纳后开始构思,最后以《圣经·创世纪》与英国诗人弥尔顿名作《失乐园》为基础,历时3年,终成《创世纪》。

《创世纪》用3个乐章栩栩如生地描绘上帝一周创世:第1部慢板奏鸣曲,叙述上帝创世纪的第1日到第4日,使用海顿交响曲中常用的慢板结构,细致入微地描绘整个世界的“混沌初开”。第2部是第5日到第 6日,第3部则描绘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赞美上帝的功绩。

海顿说:“我一生从未有任何时刻比写《创世纪》时更接近神,我觉得神仿佛就在我的身边。”

《创世纪》1798年首演,海顿亲自指挥,但反响平淡,隔年于罗马再演,才受到注目。整整10年后,1808年3月27日,由萨里埃利指挥,在维也纳完美演出,曲中优美欢愉的气氛淋漓尽致,演出结束后全体听众起立喝彩,彼时已高龄76的海顿激动地手指天空说:“此曲乃天旨,自天而降!”

《创世纪》,自此矗立世界音乐史,永不磨灭!

所以,任何作品,推出后没有好评如潮,并不代表它无法传世。巴赫去世79年,19岁门德尔松在柏林重演他的《马太受难曲》,巴赫从而复活,赢得柏辽兹评价“巴赫就是巴赫,就像上帝就是上帝”,自此君临天下,纵横历史。

时间,只有时间,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802年,海顿患病无法创作,重创海顿。因为他觉得自己在音乐上刚刚成熟。虽然他誉满天下,备受尊崇,但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他经常弹奏《主佑弗朗茨!》来寻找精神安慰。

1809年5月10日,拿破仑大军攻陷维也纳,法军炮火让维也纳居民惊慌失措,已77岁高龄的“海顿老爹”却对他们说:“别担心,有海顿在,谁也伤害不了你们。”说也奇怪,拿破仑居然派卫兵到海顿家站岗,还有一位法国轻骑兵士官走进海顿家客厅,唱起《创世纪》向海顿致敬。

3年前,法军攻占德国魏玛,两个士兵冲进歌德家抢掠,老年歌德奋起反抗,当场被打翻在地,他的年轻太太伍碧丝冲上去护住他大喊:“不要伤害他,他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

法军居然就停止抢掠,走了。

所以说,法国人有文化,确实不是法国人自己吹的。

当然,有文化的法军仍然是法军。26日,一颗炮弹掉在海顿家门前爆炸,海顿抑郁不已,抱病坐在钢琴前,激动地连弹3遍奥地利国歌。

5天之后,77岁的海顿病逝家中。

值得一提的是,海顿第9条遗嘱是:“留给圣马克斯养老院穷人1000格尔登。”并细心地列举了受款人名单。

“海顿老爹”,至死不变。

其实,此前就有过关于海顿死亡的假新闻:1805年巴黎各报纷纷登出讣告:国立协会将唱弥撒以纪念海顿,海顿听说后很愉快:“哎,为什么这些博学而慷慨的人不通知我呢?说不定我还能在自己的葬礼仪式上打拍子呢。”

非常有意思的是,海顿去世后,他的脑袋享受了爱因斯坦待遇。

这里的故事更加曲折。

一开始,海顿被葬在宏德斯笃姆墓地(现维也纳海顿公园,位于美林区。

但是,海顿下葬时,埃斯特哈齐家族竟然不闻不问。这非常不合常理,因为海顿至死还是埃斯特哈齐家族的家仆,甭管他在英国挣了多少钱出了多大名,他的“单位”始终是埃斯特哈齐宫廷,他还一直拿着宫廷乐长的退休金呢。就像德国文学史万年老大歌德和老二席勒,那都是“人类历史的珍宝”,但他们的棺材现在还停在魏玛大公家族地下墓陵里,大家去瞻仰是要买票的,而且,这个票钱收进去,理论上并不进入德国国库,因为,他们死为魏玛大公家臣。

海顿现在这么有名,棺材放哪儿都是锦上添花啊。

问题的答案很令人瞠目结舌:这个家族的后人尼古拉斯二世公爵根本不知道海顿很有名!直到后来剑桥大公弗里德里克在他面前大赞海顿才华横溢,他这才知道海顿还是他们单位的人!1820年,尼古拉斯二世决定把海顿坟迁到家族所在地埃森施塔特的贝格教堂,现为海顿教堂,可找到棺材打开一看,大家吓了一跳:棺材里躺着的海顿大师没有头!

大公大怒,严令追查,却一直没找到。

所以,1820年下葬在埃森施塔特的,是个无头海顿。

就像后来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病逝,火化时,居然脑花被人偷走了。

时间,不只检验一切真理,还会揭露所有秘密。

很多年后,这个谜终于揭晓。

原来,海顿离世时,埃斯特哈齐公爵的秘书罗森鲍姆崇拜头骨学者加尔,他买通下葬工、监狱长和维也纳的两个公务员,在海顿下葬8天后打开棺材偷走了海顿的头。他并不是想拿回去做烤猪脸吃,他是满怀崇敬之心,回家设个灵堂把海顿的脑袋供起来了!

所以,恨你的人恨不得把你斩首。

爱你的人,亦同此心。

我好奇的是,海顿的头肯定此前是连在脖子上的,也就是说,罗森鲍姆肯定是把海顿的脑袋切下来的。

可是,对一个你如此崇拜的大师,你怎么下得了手呢?

罗森鲍姆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但之后不久上头追查下来,罗森鲍姆好友、监狱长彼得便交给警察一个“海顿头骨”,但那并不是海顿的头骨,真头一直在罗森鲍姆家里。他去世时请彼得将头骨转交维也纳音乐学院。因为害怕被追究责任,彼得到死也没敢上交,他的遗孀最后将它转送给彼得生前好友哈拉医生。哈拉医生死后,根据他的遗言,海顿的头被安置在一位解剖学教授的博物馆,直到该教授离世,他的家人才决定依照当年罗森鲍姆的遗愿将海顿的头献给“维也纳爱乐协会”。之后又几经转手,1895年,海顿去世后86年,头骨被维也纳音乐家之友协会(金色大厅)收藏。一战开始前汤得乐教授研究了头骨,作下详细记录,并与海顿的天体面具(死后拓下的石膏面具)比较,确认是海顿头骨。

后又几经周折,直到1954年4月16日,维也纳音乐节当天,头骨从维也纳隆重运回埃森施塔特,雕刻家安布罗西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头骨放入棺材与海顿合体。

历经145年,海顿这才算是有了全尸。

入土为安,并不是只有中国人才有的陋习。

海顿一生创作交响曲108部,贵为“交响乐之父”。

贝多芬只有9部。可是,单论交响乐,贝多芬的成就远远超过海顿。

海顿一生创作歌剧30多部,可是,单论歌剧,只有22部歌剧的莫扎特,他的成就远远超过海顿。就是说,在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海顿贵为老师,成就却比不上他的俩学生。

不过,历史上看,开山祖师,通常不一定是该门派最伟大的代表。

最伟大的唐朝诗人是李白和杜甫。

但唐诗的基础,却是初唐4杰奠定的。

任何人都知道爱因斯坦,但没有普朗克,并不一定有爱因斯坦。

学生超过老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但是,宗师的地位,就因为他是宗师。宗师的成就并不在于他是否有最多最好的作品,而在于他开山立宗,制定规则。

中国的孔丘,其实一生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作品。《论语》是他学生记录的他的话,而他唯一的作品《春秋》只是一本流水账,根本就不是正经“专著”,放在今天,甭说指定拿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科研处也肯定不会认定为“科研著作”。

可是,说到中国文化,无论爱恨,你指定绕不过孔子。

有的天才生为大师。

有的,生为宗师。

那么,啥子是宗师?

甲骨文中,“宗”字写为,即“大”+“示”,代表大示。《礼记·祭法》中说“有虞氏禘黄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我们不讨论这句话的意思,只看孔颖达对这句话中的“祖”与“宗”这两个字是解释:“祖,始也,言为道德之初始,故云祖也。宗,尊也,以有德可尊,故云宗。”

我们也不讨论这句话,只需要知道,必须有“德”才可以称“宗”。

再看“师”字。

“师”这个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甲骨文中已有“文师”的说法,后来董仲舒和司马迁都用过“师表”。

“宗”“师”合用,即学问与道德并尊的万世师表。《汉书·艺文志》说“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而人类社会没有“师”行不行呢?

中国先贤认为不行。

《荀子·儒效》明确说:“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人类没有可以师法的东西,就大难临头了。

因此,对于任何一类人类精神产品而言,宗师,必不可少。

海顿,即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宗师。

不折不扣。

海顿去世5年后(1814),他的学生西吉斯蒙德出资在宏德斯笃姆墓地给海顿立了块儿墓碑,至今仍在。墓碑上书“Non omnis moriar”。

我死了,但是我并不会死去。

其实他的意思就是:

吾将为天下宗。

而且,我们知道:

他说得对。

(2016年9月12日12稿毕于贸大转角居)

责任编辑 洪清波

猜你喜欢
海顿音乐
恰到好处的温柔和真诚
恰到好处的温柔和真诚
奇妙的“自然音乐”
演说艺术在海顿钢琴奏鸣曲中的演奏运用
善是养生
音乐从哪里来?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