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态分析

2016-11-03 08:29李西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网络舆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李西

【摘 要】随着各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文化博弈现象日渐突出,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舆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重点探讨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了在网络舆论影响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网络舆论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网络舆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

网络舆论中本身就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网路舆论信息多而复杂,其中必然有一些信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而且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同和接受,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同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网络舆论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信息做到为我所用,将其作为教学材料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同时对负面信息也适当地进行利用,对学生能够起到更加深刻的教育作用。

2、网络舆论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得以拓宽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载体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大学生常用的微博、人人、微信、知乎等平台都是网络舆论的载体。这些载体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相吻合,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因此这些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国内高校已经意识到网络舆论的重要性,纷纷开设了微博主页、微信公众号等,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3、网络舆论提高了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

网络舆论内容以及载体的丰富多样使得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网络舆论中。当前高校已经意识到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热衷,纷纷借助网络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丰富和创新,这样一来,大学生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明显增加,同时新形式、新内容的注入,也大大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提高了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

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产生的不利影响

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信息在这个世界中被蒙上了一层面纱,人们很难辨别它们的真假。需要承认的是,网络舆论确实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但是,在如此庞大的网络世界中,一些负面的、扰乱社会安定的信息也无处不在。大学生思想尚不成熟,看待事物也并不全面,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驱使和诱惑,从而对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主流意识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网络舆论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得以拓宽,但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渠道的拓宽也使得课堂教学功能被逐渐弱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小。同时,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与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大学生更愿意接收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型教育模式,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人数普遍减少。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重大挑战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工作强度有了明显增加,面对网络舆论这一大背景,教师除了要做好教学工作,还需要做好大学生的舆论引导和监测工作;二是工作难度有了明显增加,教师要想做好舆论引导和监测工作就必须深入到网络中去,能够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正确、客观地分析网络舆论信息,这对一直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网络舆论挑战的应对措施

1、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大学生联系到一起,并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关系。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时空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破。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在信息的传输、存储以及检索等方面与传统方式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结合到一起同样能够实现思想政治信息便捷的传输、存储和检索。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2、积极引进和更新现代信息网络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将思想政治和生产力结合在一起。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和这一新生产力始终结合到一起就必须要不断引进和更新现代信息网络技术。

由于思想政治课程本身较为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几年来,我国逐渐意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要求高校教育要以“质”和“量”为前提,而思想政治与大学生自身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大背景下,高校必须在充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模式及环境等进行优化,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3、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当前,困扰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兴趣需求有效结合到一起,以实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目标。实际上,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是人为了实现自由而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始终不能忘记这一出发点。在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陷入到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中去。

智能性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主要特点,简单来说,即“一定的环境下针对特定的问题和目的而有效地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形成知识和策略、利用策略来解决问题,从而成功地达到目的的能力。”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是人脑智慧的结晶,所以其中自然或多或少的包含人脑的一些功能,但是我们需要明确,它并不能够代替人脑。思想政治是电脑不具备的创造性活动,因此,我们必须要对人脑智能予以高度的重视,对信息网络技术进行合理的利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除了要适应其自身发展规律之外,还必须从信息网络技术实际出发。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要将“以人为本”放在首位,将教师和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以促使两者形成良性互动,进而将信息网络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

要想有效面对网络舆论带来的挑战就必须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制作专门的教学软件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在具体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确保教育软件始终围绕马克思主义进行,也就是说要将马克思主义相关内容的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寓教于乐;第二,要对教学软件以及其它现代化教学工具进行测评。

结语

本文对网络舆论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网络和网络舆论已经是现代社会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新型事物将对大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单纯的遏制和管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需要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使这种新型事物成为大学生的好伙伴、好助手,并且因为参与网络舆论进而参与到关心和管理公共事务的行列中来。最终,通过国家、学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实现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使网络真正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刘爱民:《对网络心理和网络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2]张俊洁:《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

[3]丁露:《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分析》,《现代交际》2015年第8期。

[4]王嘉:《网络意见领袖研究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5]谢涛:《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科技大学,2012。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网络舆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